天天看點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文丨網際網路的那些事兒

素有“香港電競第一股”、“電競愛馬仕”的雷蛇近日釋出消息稱,決定以2.82港元的價格從港交所退市,将最多支付107.88億港元實作私有化。

上市前三年一直處于虧損的雷蛇,終于在2020年迎來盈利,但股價長期低迷的狀态,并未讓投資人滿意。

據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01月12日收盤,雷蛇報2.22港元/股,市值為194.47億港元。

除了一路下行的股價,還有近九成來自滑鼠硬體的單一營收,在電競市場如火如荼之時,雷蛇為何步步艱難?退市就能解決問題嗎?私有化的雷蛇将如何走向未來?

且看本文分解。

聚焦高端玩家,股價卻一路下行

與打出“高端玩家都來網魚”的網魚網咖一樣,雷蛇也定位為“高端電子競技硬體制造商”,不論是網咖,還是滑鼠,都理應随着電競市場的逐漸火熱而“一榮俱榮”。

但有意思的是,今年11月,英雄聯盟世界賽中國戰隊EDG獲得冠軍,成為中國隊曆史上參與度最廣、含金量最高的一個獎杯,據哔哩哔哩資料顯示,決賽最高實時線上觀看人數最高超7000萬。

但與電競相生的網咖、滑鼠,卻并未有太多波瀾,讓人不免懷疑,電競行業的故事,講不動了?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據資料顯示,2005年,陳民亮和Robert Krakoff共同創辦了雷蛇,并在美國和新加坡設定雙總部。

從誕生之初,雷蛇就打出“高端電子競技硬體制造商”,旗下的筆記本、鍵鼠等産品均比同行平均高30%左右,成本效益産品并不在雷蛇的産品矩陣中。

2017年11月,雷蛇登陸港交所,從3.88港元/股的價格一路上漲至5.49港元/股,漲幅高達40%,市值最高達405億港元,不過本以為是開始的雷蛇,卻在之後由巅峰股價一路走低,最低跌至1港元/股以下。

在上市之後,為了拯救低迷的股價,雷蛇也組織了多次回購,但多元持在2-3港元/股之間,而如今市值也幾近腰斬。

讓人不禁懷疑,雷蛇到底怎麼了?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雷蛇困局:失落的“高端”

雷蛇的“高端”概念其實并不與業績挂鈎。

據天眼查資料顯示,雷蛇在2015年-2019年間,連續實作負淨利潤,累計虧損28.7億元。在上市時的2017年,雷蛇虧了10.72億元。

上市之後,雷蛇虧損收窄,但依舊成效不佳,2019年,雷蛇依舊虧損5.87億元。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更為要命的是,多年掙紮的雷蛇已然迎來了自己的營收瓶頸。

據雷蛇财報顯示,雷蛇營收在2020年上半年收入31.68億元,同比增長29%,首次低于30%。在這期間,雷蛇毛利年增長率約為10.9%,将要掉出兩位數。

讓雷蛇得以喘一口氣的是2021年,據資料顯示,雷蛇上半年營收48.58億元,同比增幅達到53.32%,并且實作了上市以來的首次正向歸母淨利潤。

隻是雷蛇并未挽回資本市場中失去的信心,在10月,雷蛇的股價甚至跌至1港元/股的低價。

其實也基本展現了資本市場對雷蛇的質疑。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對雷蛇的質疑不無道理,首先是來自老對手羅技的資料對比。

據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9月30日,羅技營收與毛利增長均在25%以上,總市值為131.68億元,在全球遊戲外設領域總市占率為16%,雷蛇為11%。

羅技與雷蛇的定位相對不同,羅技更擅長在産品上下功夫,産品線涉及高中低多個價位,涉及辦公、無線、遊戲等多個使用場景。

而雷蛇則更聚焦于遊戲領域,定位為遊戲生活品牌,主要為玩家提供硬體、軟體和服務的一體化生态系統。

例如在前不久英雄聯盟總決賽中,雷蛇就為EDG提供機械鍵盤服務支援。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據不公開資料顯示,羅技在全球市場已經占據了電腦外設的50%市場佔有率,從現實來看,産品線更為全面,雷蛇則更為聚焦遊戲領域。

其次是,相比起羅技不斷在研發上進行投入,不斷出新産品,雷蛇則在營銷上略勝一籌。

據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雷蛇研發費用為1.98億元,但同期銷售與分銷費用高達5.54億元。

在過去三年中,雷蛇的營銷支出分别為3.88億元、3.72億元和3.64億元,作為一家科技公司,“重營銷輕研發”營運模式已基本成型。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生态轉型:概念更響,聲音更小

雷蛇也在嘗試轉型用以改變當下的憂慮。

據資料顯示雷蛇目前收入主要分為硬體業務和軟體服務兩大業務。

以2021年上半年營收構成來看,雷蛇硬體業務收入6.78億美元,占總營收比重超90%。

開設多元化布局雷蛇早已有之,早年大力發展的軟體業務目前僅占9.6%,而因未獲得新加坡數字銀行拍照,雷蛇的電子錢包Razer Pay也遭遇關停。

不過在當下内卷嚴重的軟體市場,一方面是各式軟體服務接近飽和,巨頭林立的局面。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硬體廠商的管道抽成壓制,多元化概念雖響,難度卻卻很大,雷蛇想走這條路恐難一蹴而就。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據艾瑞咨詢《2021中國電競行業研究報告》的資料顯示,2020年中國電競市場保持着高速增長趨勢,使用者規模已經突破5億,整體市場規模已經接近1500億。

即使在“雲玩家”肆虐的當下,電競依舊是當下蓬勃發展的行業。随着電競市場的逐漸規範與完善,相關産業上下遊勢必會迎來一輪突破。

實事求是,在多元化成效甚微之後,首先當下的雷蛇在私有化之後,憑借在遊戲領域的專業化,“投靠”遊戲領域巨頭,組成“生态閉環”,猶如當年蘋果拿下beats一樣,雷蛇或許有二次增長的機會。

電競愛馬仕不香了?

其次,則是在産品側尋求更多可能。

據媒體報道,2021年12月2日,雷蛇宣布聯合高通釋出首個基于骁龍G3x晶片的遊戲掌機開發套件,意圖進軍掌機市場,選擇搭上高通,與Switch一同競争,不失為一個新的增長方向。

私有化之後,雷蛇的下一步棋落在哪裡,還得繼續觀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