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ll be better and better
去不了遠方就去讀書,
至少書裡有大千世界的縮影。
●
我出現在大衆的視野裡,是寫作和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緣故。這五年來,在文藝繁榮發展的春風裡,一篇篇文章的發表,一本本書的出版,一次次在鏡頭前侃侃而談,大家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農村婦女。是以總是有人問:“文學給你帶來了什麼樣的改變?”
撇開這些别人看到的表象,我個人覺得,文學給我帶來的最大的改變是讓我的心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自己生活之外不一樣的天地。
36 歲之前的很多年我都不愛說話,原因是我不善于口頭表達。木讷、笨拙是我留在親友心中的印象,大家都覺得我是個沒有想法的人。
直到 2016 年,綜藝節目《我是演說家》播出之後,我的表現驚呆了所有人,這樣一個多年緘默少語的人,居然去演講了,居然講得還可以,居然能說國語。一時間,大家都很好奇我的這些改變究竟因何而來。
很多年裡,我在生活的困境中不能自拔,那時我也曾抱怨生活,否定自己,是讀書,是文學,讓我重新有了生活的動力。
如今,新時代斑斓多彩的文學景象,讓我們的精神生活跟着物質生活一同富裕,也為每個人創作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從散文集《溪風絮語》《希望長在泥土裡》《農閑筆記》,報告文學《鹽池故事》《走出黑眼灣》,到最近出版的小說《出路》,我的作品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
去不了遠方就去讀書,至少書裡有大千世界的縮影。讀書多了,眼界也就寬了。感謝文字賦予我的這些神奇力量,讓我一次次地去改變自己,挑戰自己,和曾經不喜歡的自己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