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那些風霜雨雪
01、濯枝雨:農曆五、六月間的大雨。
晉·周處《風土記》:“六月有大雨,名濯枝雨。”
02、黃雀風:夏天的東南風。
唐·韓鄂《歲華紀麗》:“芒種之日,螗蜋之生, 風名黃雀,雨曰濯枝。”
03、桃花水:亦作“桃華水”,指春汛。
《漢書·溝洫志》:“ 來春桃華水盛,必羨溢,有填淤反壤之害。”
04、解霜雨:荞麥結實時期所下之雨。
宋·朱弁《曲洧舊聞》:“荞麥,葉青、花白、莖赤、子黑、根黃,亦具五方之色。然方結實時,最畏霜。此時得雨,則於結實尤宜,且不成霜,農家呼為解霜雨。”
05、木樨蒸:亦稱“桂花蒸”,指桂花開放時節郁熱的天氣。
《清嘉錄》:“俗呼岩桂為木樨,有早晚二種,在秋分節開者曰早桂,寒露節開者曰晚桂。 将花之時,必有數日炎熱如溽暑,謂之木樨蒸。”
06、桃花雪:桃花開時下的雪,春雪。
農諺有語:三月裡,桃花雪,各樣果子收不多。
07、少女風:指西風,或輕微和煦的風。
宋·詹默《禱雨詩》:“下僚竊有随車喜,遙見枝頭少女風。”
08、花信風:花開時吹過的風,意即帶有開花音訊的風候。
明·張岱《夜航船》:宋徐俯詩雲:“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風。”
《歲時記》曰:“一月二氣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氣二十四候, 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風信應之。”
09、春酲:春日醉酒後的困倦。
唐·元稹《襄陽為盧窦紀事》:“猶帶春酲懶相送,櫻桃花下隔簾看。”
10、青岚:竹林間的霧氣。
唐·白居易《題盧秘書夏日新栽竹二十韻》:“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團。”
11、青道:日月運作到東方天空的那一段軌迹。
宋·沈括《夢溪筆談》:“‘月行’黃道之東,謂之‘青道’。”
12、鹿夢:比喻得失榮辱如夢幻。
《列子·周穆王》中記載:鄭國樵夫打死一隻鹿,怕被别人看見,就把它藏在坑中,蓋上蕉葉,後來他去取鹿時,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為是一場夢。
【二】
那些細分的四時之美
01、牡丹時:指暮春時節。
唐·白居易《買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車馬度。 共道牡丹時,相随買花去。”
02、梅熟日:指夏初時節。
唐·皇甫松《夢江南·蘭燼落》:“蘭燼落,屏上暗紅蕉。 閑夢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蕭蕭。人語驿邊橋。”
03、竹醉日:栽竹之日,農曆五月十三日。
宋·範緻明《嶽陽風土記》:“五月十三日謂之龍生日,可種竹,《齊民要術》所謂竹醉日也。”
04、歲聿(yù)雲暮:指一年将盡,同“歲聿其莫”。
《詩經·唐風·蟋蟀》:“ 蟋蟀在堂,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
《魏書·樂志》:“ 既歲聿雲暮,三朝無遠,請共本曹尚書及郎中部率呈試。"
【三】
那些有靈且美的人間萬物
01、落蘇:指茄子。
宋·陸遊《老學庵筆記》:“《酉陽雜俎》雲: ‘茄子一名落蘇。’今吳人正謂之落蘇。”
02、種玉:一指雪景,一指締結良姻。
宋·辛棄疾《上西平·會稽秋風亭觀雪》:“自憐是,海山頭,種玉人家。”(指雪景)
明·朱鼎《玉鏡台記·宴會》:“念良姻乘龍未遂,種玉尚無緣。”(指締結良姻)
03、絲蘿:菟絲與女蘿,均為蔓生,纏繞于草木,不易分開,故詩文中常用以比喻結為婚姻。
《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
04、照夜清:螢火蟲的别稱。
明·陳繼儒《珍珠船》:“照夜清,螢也。”
05、促織:指蟋蟀。
唐·杜甫《促織》:“促織甚微細,哀音何動人。”
06、胎仙:鶴的别稱。
元·張養浩《寨兒令·夏》:“見胎仙,飛下九重天。”
07、銜蟬:指貓。
宋·黃庭堅 《乞貓》:“聞道狸奴将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08、水梭花:魚的隐稱。
宋·蘇轼《東坡志林》:“僧謂酒為‘般若湯’, 謂魚為‘水梭花’,雞為‘鑽籬菜’,竟無所益,但自欺而已,世人常笑之。”
09、半生瓜:指苦瓜。
有人說,把苦瓜稱為半生瓜,是因為少時覺得苦瓜苦澀,當真的回味過來苦瓜的滋味時,人生已經走過一半了。
10、晴虹:燈的别稱。
清·厲荃《事物異名錄》:“《韻府》:‘晴虹即燈也。’”
11、虹雨:指夏日的陣雨,也指落花。
宋·周邦彥《過秦樓》:“ 梅風地溽,虹雨苔滋,一架舞紅都變。”(指夏日的陣雨)
明·王世貞《為劉侍禦題清舉樓》:“習習蘭芝缭戶牖,紛紛虹雨挂闌幹。”(指落花)
12、不秋草:指竹子。
金·馬天來《賦丹霞下寺竹》:“人天解種不秋草,欲界獨為無色花。”
13、雙鯉:指書信。
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其他表示書信的詞還有:鴻雁、錦書、尺牍、鸾箋、尺墨、青鳥書等。
14、望舒:中國神話傳說中為月駕車之神,也借指月亮。
屈原《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其他表示月亮的詞還有:蟾宮、玉盤、銀鈎、婵娟、桂宮、清虛等。
◎本文轉載自“詩詞世界”,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