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湛江産業數字化轉型之變

湛江産業數字化轉型之變

華強電器的數字化生産線。

協調發展深調研·湛江數字經濟

無論在園區還是企業,随着數字技術的深入發展,數字應用正在湛江廣泛落地。南方都市報區域協調發展課題組走訪調研了湛江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深入了解廉江小家電産業的變化發展,以及農業、水産行業數字化生産的創新形态。

調研發現,以小家電為主導産業的廉江智造向數字化精準發力;湛江水産依靠大資料,努力打造全球凍品供應鍊公共服務平台。搶抓數字化“風口”的當下,企業正加快應用工業網際網路、5G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實施數字化轉型更新。但在轉型期間,數字化人才稀缺是不少企業碰到的棘手問題。

廉江智造 精準瞄向數字化生産

粵西廉江是“中國電飯鍋之鄉”。家電名聲在外,有兩個中國名牌産品、3個廣東省名牌産品、8個廣東省著名商标,同時,華強電器、威王電器、高博電器、威鴻電器、伊萊頓電器等5家家電企業被評為“中國十大電鍋出口企業”。

走進廣東華強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機器忙碌地揮舞着機械臂,将半成品加工,然後由輸送帶輸送至下一道工序。廣東華強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陸錫平向課題組介紹工業網際網路+智能制造生産線标杆示範項目成效:經智能自動化改造後,工廠中的房間實作了生産的安全、标準、節能、快速、高效,大大降低了工傷事故的發生。

“工業網際網路是數字經濟轉型的重要支撐,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台,可直接擷取每日生産資料:每日生産多少個電飯鍋,每日生産多少個配件,甚至還可以具體到某個配件出自于哪一個小組、勞工。”陸錫平介紹,按照一天8小時工作時間計算,人工生産約3000個配件,自動化生産大概4500-5000個。效率明顯提升。

機械臂的投入使用為廉江家電業帶來了新的發展。這一幕同樣在威王集團鋁制鍋膽生産工廠中的房間上演。威王生産總監許廣智介紹,工廠中的房間有多條生産線實作了自動化,相比人工,自動化産出率不僅提高了,且産品準确率幾乎100%,減少人工、費用的同時,提高了速度和産能。

課題組調研發現,目前包括華強、威王等廉江小家電企業,擁有高度智能自動化的五金和裝配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正在積極探索應用行業雲平台。陸錫平表示,未來仍然會繼續加大對智能自動化産線的投入,争取早日實作全面自動化生産;在數字化轉型方面,完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字化系統和平台的應用。

湛江水産 探索數字經濟新形态

湛江向海而興,三面臨海,發展水産産業具備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優勢。

當下,湛江搶抓數字化“風口”,國聯公司5G水産品加工生産線全國領先;恒興公司首創的智能池塘養殖系統已投入使用;全聯水産采購平台集水産品國際貿易、加工、倉儲、物流、銷售于一體……湛江水産産業迎來了加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加快打造全球水産産業高地。

全聯集采就是依靠大資料,打造全球凍品供應鍊公共服務的平台。其成立于2019年6月,是由全國工商聯水産業商會、湛江水産流通與加工協會共同發起的。立足于湛江産業的特色,從細分切入,針對單一品種“南美白對蝦”,公司從傳統的場景嵌入,通過衆籌開放生态,快速地在行業中立足。通過兩年的運作,全聯集采在南美白對蝦的進口量排名全國第一;進口額和國内貿易額超80億人民币,繳納海關關稅将近5億人民币。

“全聯集采建構行業産業網際網路是産業價值鍊重塑的過程,産業鍊上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數字化更新,産業生态不再是傳統意義上把原材料變成産品,還要加工‘資料’要素,把資料變成産品一部分,并進而通過資料産品和服務拓展産業鍊的價值空間。”全聯集采水産品(廣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添陽說。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打亂了企業生産的節奏,但也給企業帶去了新機遇。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許多線上新模式應用,原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應急之舉,農戶隻能選擇線上解決農業生産中遇到的困難,但其成果讓人看到了鄉村經濟發展新機遇。

對農戶而言,線上拓寬了資訊管道,養殖不再依賴老黃曆,農技、行情等資訊得以快速共享,甚至直達農産品加工、流通、終端銷售各環節,使農業生産更加精準高效。對恒興而言,線上模式打通企業和農民之間的聯系管道,大大提升服務效能,還能以十傳百、百傳千的速度,引發品牌裂變效應。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恒興植根于工業網際網路,建構生産管控平台,有機融合水産種苗、飼料生産、水産品養殖、魚塘、漁港、人員、交易等資料,借助5G物聯網、智能硬體、APP、核心算法等,對水産養殖全過程進行資料采集和存儲,化“數”為“據”、變”靠天吃飯”為可視可控,并實施線上監測、智能控制,為漁業領域全産業鍊提供強有力的保駕護航和數字化管控,實作養管協同,促使漁業向資訊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更新。

“粵西數谷” 打造粵西資料中心集聚區

工業網際網路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數字賦能智能水産養殖,農戶足不出村即可監控魚塘養殖情況……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目前湛江已在小家電、新能源、鋼鐵、水産等行業支援7個應用标杆示範項目建設。

在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湛江堅持“千兆引領、百兆起步”,推進千兆光纖網絡和5G網絡建設,加快打造“雙千兆”網絡城市。

2021年11月,湛江舉辦全市數字經濟發展大會,全面開啟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浪潮,加快推動湛江市數字經濟發展,為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注入新動力、增創新優勢。同時,湛江市編制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對湛江“十四五”期間推進産業數字化和數字産業化,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建立數字經濟發展體系,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提供頂層規劃。

大資料産業園是集聚大資料産業資源的重要載體。目前,湛江正在規劃建設“粵西數谷”,落實《廣東省5G基站和資料中心總體布局規劃(2021-2025年)》和省委、省政府《關于支援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規劃建設“粵西數谷”大資料産業園,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産業。

企業聲音 數字化人才缺乏 政府加強人才引進與定向培養

工業網際網路向數字化經濟轉型,遇到的一個棘手問題就是人才。希望政府大量教育訓練和普及工業網際網路、數字化的人才,包括懂資料化采集、應用開發、系統維修、資料加工的人才等。 ——華強電器總經理陸錫平

數字化轉型需要大量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技術複合型人才。湛江由于區位局限性,暫時沒有數字化相關産業鍊,數字化人才非常缺乏。建議針對本地企業實際需求,政府加強專業數字化人才引進,通過扶持本地數字化産業叢集,增加人才就業機遇,對企業新引進專業技能人才予以政策扶持,如技能等級評定、技能工獎勵津貼、技能競賽、落戶和住房保障等激勵保障政策的完善。同時,采用定向、專向政策扶持的方式,鼓勵在水産領域有一定潛力的企業聯合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上下遊配套企業等成立研發機構,加強成果産業化的研究。加大對水産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援力度,同時加大對養殖戶端數字化應用的政策支援。 ——恒興集團相關負責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