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周深,因無法跟“梵高”成為朋友,而遺憾和無奈|Vincent

周深,翻唱過一首歌,其實與其說是歌,不如說是一首隽永沉郁的詩歌,沒有過多的辭藻堆砌,卻深入人心,而周深更演繹出了散文詩的憂傷。

周深,因無法跟“梵高”成為朋友,而遺憾和無奈|Vincent

梵高1889年,在精神病院裡創作了一幅油畫《星月夜》(The Starry Night),彼時的梵高是瘋狂的、躁動不安的,更是孤獨和痛苦的,1971年著名民謠歌手Don Mclean為《星月夜》作曲作詞并演唱了《Vincent》緻敬“瘋子”梵高。作者似乎要通過這首歌穿越時間去觸及梵高的靈魂,去解讀和感覺創作時的孤獨與狂喜、喜怒與苦痛。

周深,因無法跟“梵高”成為朋友,而遺憾和無奈|Vincent

周深在2021開心夜演唱的《Vincent》,也許真的讀懂了他們。通過對部分音符微小的調整,增強了樂句的流動性,幹淨的吉他,零星的鍵盤,自然無矯飾地演唱,令人無比着迷的發音,載着聽衆看那繁星明滅的畫面,向偉大的創作者(梵高)緻敬,再一次傾聽這首傳唱了半個世紀的作品。

周深,因無法跟“梵高”成為朋友,而遺憾和無奈|Vincent

前奏,幹幹淨淨的木吉他,像在夏夜的郊外,一陣清風拂過臉龐,擡頭看着星空,等着一個安靜的男孩開始唱這首歌。接着周深開口,極緻美妙的氣聲包裹着輕柔的聲心,仿佛低頭能看到夏夜裡的小花在輕風中搖曳,擡頭能看到夜空中黯淡的星星。簡單的四句(第一段主歌),就把聽者帶到梵高的身邊,看他勾勒出世人無法了解的扭曲線條和色彩。

周深,因無法跟“梵高”成為朋友,而遺憾和無奈|Vincent

接下來副歌,周深幹淨的嗓音,唱出了梵高的處境和無奈,更唱出了對梵高遭遇的同情和選擇的認同。那句“Perhaps they'll listen now”充滿了對某些人的輕視不屑。接下來周深進行了一點點的改變,在改編的地方進行強聲推進,幫助情感的爆發,突出了“無法跟Vincent成為朋友”的遺憾和無奈。

周深,因無法跟“梵高”成為朋友,而遺憾和無奈|Vincent

最後一句“They would not listen they're not listening still, Perhaps they never will”,是多麼地無奈和心痛,現在他的畫已經價值連城,但有幾個是真正懂得呢?“will”百轉千回的轉音,是歎氣也是釋然吧,他的畫終于可以賣錢了,但他又真的開心了嗎?沒人知道也沒人能回答,也許隻能夏夜的繁星能知道一二,就讓這一切隐匿在這靜谧的木吉他中吧。

周深,因無法跟“梵高”成為朋友,而遺憾和無奈|Vincent

周深的演唱,是真的适合安安靜靜地去聽的,一首幹淨純粹的音樂作品,它帶着聽衆和Don Mclean、梵高進行了一次不同時空的靈魂碰撞,耀眼而剔透,這裡你能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唱詩”。隻是,為什麼有着淡淡的憂傷彌漫而來呢?

周深,因無法跟“梵高”成為朋友,而遺憾和無奈|Vincent

(與這首歌串燒的是《no fear in my heart》,已經在另外的文章寫過)

周深,因無法跟“梵高”成為朋友,而遺憾和無奈|Vincent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