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網上刮起了一股“民國風”,仿佛自己回到民國就能過得多好多好,完全沒有考慮過實際問題。

其中最搞笑的一句話是“民國意味着驚心動魄的愛情,每個女孩子都能遇見自己的軍少”,這真的讓人有些無力吐槽。對于有這樣想法的人我隻想說:醒醒吧。

所謂的‘浪漫’,都是達官貴人的,普通的百姓想平平安安過完一生都是艱難。在那個平均年齡隻有35歲的時代,如果你是一名相貌出衆的女子,那麼恭喜你,等待你的不是什麼軍少,而是一把年齡的舊軍閥。

民國隻是完成了名義上的統一,實際上各地還有很多實權軍閥,這些軍閥并非大家想象中那樣風度翩翩憐香惜玉,往往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大老粗,脾氣差不說,忤逆了他們搞不好就是個身死的結局。

這并非我亂說,“川軍五行”之一的楊森就處決了兩房姨太太。楊森是民國很有代表性的人物,那些“小清新”們可以看看他的經曆了解一下民國。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一、恩将仇報

楊森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為了權勢,别說姨太太,就是恩人也照殺不誤。

早年的楊森通過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從軍,先後在王陵基、熊克武麾下任職,熊克武被雲南軍閥唐繼堯擊敗後,楊森就成了滇軍的俘虜。

不過楊森很有膽氣,即便被俘也淡定自如,他這神态得到了滇軍混成旅旅長黃毓成的賞識,将他從俘虜提拔為副官。

楊森本以為跟着黃毓成能混出點事業來,沒想到黃毓成一回到雲南就被唐繼堯解除了兵權,楊森被迫在黃家當起了食客。

這種光吃飯不出力的日子,楊森過得不習慣,他便通過黃毓成的關系網結識了一幫滇軍将領,幹起了走私鴉片的髒活。此舉害了不少國人。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1915年,袁世凱開曆史倒車複辟,護國戰争爆發,以滇軍為主的護國軍開始向四川進發,楊森在黃毓成的推薦下成為護國軍第二梯團的一名中校參謀。

第二梯團團長趙又新也很欣賞楊森,是以才予以接納,這是楊森重返軍旅很重要的一步。

1917年護法戰争爆發,唐繼堯再度組織靖國軍,趙又新是靖國軍第二軍軍長,他将楊森任命為該軍參謀長(說句題外話,當時朱德是第二軍麾下的旅長)。

楊森能在軍界闖出一片天地來,趙又新絕對算得上他的貴人,然而楊森在後來的滇、川混戰之中,卻從趙又新麾下拉走一個獨立團倒戈投向了川軍。

因為楊森在滇軍中發展多年,很熟悉其内部的情況,是以他為川軍擊退滇軍立下了大功,并且在追擊的過程中他是最激進的,甚至率部直撲趙又新的軍部。

對楊森恩重如山的趙又新,最終就被他逼死了。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二、興辦實事

憑借着對滇作戰的功勞,楊森在川軍中聲名鵲起,野心也越來越大,本來想一鼓作氣把熊克武也趕走,結果被打得大敗。

不甘心的楊森依附了直系軍閥吳佩孚,北洋軍裡吳佩孚部的戰鬥力是頂尖的,是以他們沒費多少力氣就攻破了成都,楊森随即被任命為四川軍務督辦,成了直系在四川的代理人。

這個時期楊森的勢力擴張得非常快,讓他膨脹到一度想要統一四川,因而與劉湘、劉文輝等人混戰不休。不過這個時期他也還是做了些實事,比如興辦學校、設立兵工廠等。還有現在著名的網紅打卡點春熙路就是他提議修建的。

修建春熙路工程非常浩大,是将舊衙門全部拆除,把斷頭路向南打通,使東大街和商業場連接配接起來。雖然我們現在覺得這是個好事,然而在當年可是反對聲四起。

因為楊森此舉涉及到了道路兩邊的民房,偏偏他一分錢不願意補給那些百姓,他的做法就是讓麾下的大兵們拿着槍去讓百姓花錢拆房、蓋房。

是以當時有一副這樣的對聯:馬路已捶成,問督理何時才滾;民房将拆盡,願将軍早日開車。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三、言行不一

楊森督川時,為了樹立自己民主、睿智的形象,他也向群眾宣傳了很多革命思想,比如他提倡婦女解放,禁止婦女纏足,還将智語貼滿了大街小巷。

這本來是好事,但這樣宣傳的背後,楊森自己卻是娶了一房又一房的姨太太,而且他特别喜歡那種14、5歲的女學生,隻要自己看上了總會用各種手段弄到手。為此四川百姓私下裡開玩笑說:楊軍長在提倡婦女解放,自己卻娶了幾個小婆娘!

這種言論楊森自然是不在乎的,他一生共娶了12房太太,子女更是達到了43人之巨,這麼一大家子,平日相處都是大麻煩,不過楊森對此有自己獨特的一套方法。

他将自己的家庭用軍事化來管理,為杜絕妻妾之間争風吃醋,他實行了輪宿制,規定各房妻妾不得争風吃醋,否則将會嚴懲。

同時日常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規矩,比如家中每一個人都必須早起,統一穿軍服出操,即便是刮風下雪也不得缺席,然後再由副官帶着一起去吃飯,就像是軍訓一樣;

妻妾一律不得看電影看戲,跳舞、打牌、喝酒、請客等事物都不被允許,每個月的生活用度會給月例銀錢。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四、自私自利

楊森倒是允許妻妾學習鋼琴、英語,當然,學這些不是為了在外面用,隻是為了滿足楊森自己的情趣。如果哪房妻妾惹得他不快,随時都會招來一頓毒打。

隻有在子女面前,楊森才像一個正人君子,他對子女的規定就正常多了,不許抽大煙、酗酒,如果外出看戲必須帶上他,其餘的都管得很松。

之是以對妻妾定下如此多奇葩規矩,就是因為他将妻妾視為自己的私人财産。如果有人膽敢出軌,就會見識到他有多心狠手辣。

像七房曾桂枝、九房蔡文娜,楊森覺得她們漂亮帶出去能長面子,是以就将她們送去讀書了,沒想到這兩人對楊森都沒什麼感情,在學習期間都與同學相戀。結果就是兩個可憐的女人與戀人都被楊森殺死。

尤其是曾桂枝的經曆悲慘,楊森将其槍殺後覺得不解恨,還把她與戀人綁在了巨石上沉入江底。他的心思真的令人害怕。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五、知恩圖報

雖然楊森對趙又新以及自己的妻妾都非常狠,但他對吳佩孚還是相當夠意思的。

在第二次直奉戰争中,由于馮玉祥的倒戈,吳佩孚被打得大敗,這就意味着楊森失去了靠山。

而劉湘被臨時執政段祺瑞任命為川滇邊務督辦,有權節制全川部隊,當初皖系就是被直系趕下台的,是以段祺瑞對直系扶持的楊森沒有任何好感,宣布撤銷了楊森的職務。

面對這樣己消彼漲的局面,楊森不服,他決定用武力統一四川。楊森這麼多年的發展也不是蓋的,前期打得非常順利,最頂峰時占據了四川72個縣,兵力也超過10萬,這使他成為四川地盤最廣、軍隊最多的軍閥。

然而槍打出頭鳥,劉成勳、劉文輝、劉湘、賴心輝等人擔心一個個被吞掉,便聯合了鄧錫候和袁祖銘一起反楊,雙方打得非常激烈各有勝負。

在最關鍵的時候,楊森麾下主力師師長王瓒緒轉投劉湘,雙方本就是拼着最後一口氣,王瓒緒這一手直接導緻了楊森部潰敗。楊森無奈之下隻好逃到武漢。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或許是老天眷顧他,吳佩孚此時又複起組織了“十四省讨賊聯軍”,吳見楊森來投,便任命其為四川讨賊聯軍第1路總司令,并撥了少量人馬讓楊森傳回四川召集舊部。

有了一個名義,楊森當即殺回了四川,最讓他開心的是,“反楊聯軍”因為分贓不均也爆發了強烈的沖突,這樣一來楊森這個昔日的“公敵”就成了各方拉攏的對象。

楊森左右逢源吃盡了好處,随後在萬縣設立司令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被他招募而來的新兵以及舊部就達到了7萬人,雖然不複巅峰時的勢大,但至少也有了割據之地。

後來國民革命軍北伐,四川大大小小的勢力都宣布投向北伐軍,隻有楊森鐵了心跟着吳佩孚幹,甚至還與吳佩孚的部隊配合奪取了湖北西部地區。

直到出川部隊被革命軍消滅他才乖乖退回萬縣,宣布跟随北伐軍。他倒是很難得地沒有對吳佩孚落井下石,反而頂着讓蔣介石不快的後果選擇接納了吳佩孚,為此還與蔣介石指令下的劉湘、賴心輝等部進行了戰争。

最有意思的是,解放戰争後期他是西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蔣介石都在他的勢力範圍内,有人勸他把老蔣抓了去向解放軍投誠,以免流亡異鄉。他哭着回道:就像當年不能背叛吳子玉一樣,現在我也不能這麼做。

子玉就是吳佩孚的字,看樣子楊森對吳佩孚還是極有感情的。這就讓人一時不知該說他究竟是恩将仇報呢還是知恩圖報了。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六、抗擊日寇

四川這些軍閥,雖然進行了連年的内戰,但面對外敵,他們都很值得稱贊,劉湘是這樣,楊森也是這樣。

1937年9月11日,20軍在貴陽集結完畢,楊森在誓師大會上高聲說:

本軍過去在四川打了多年内戰,為争權奪地犧牲了不少将士性命,也給人民帶來了難以估計的損失,如今想想,真是可恥的行為。今天為了國家、民族的生存,本軍要調赴上海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這是無上光榮的任務。望我官兵,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殺敵,保衛國土,竭盡軍人天職,造福後代!

20軍在淞滬會戰中的表現的确可圈可點,他們死守老人橋、郁公廟、新泾橋一線,與日寇血戰了五個晝夜,18000人的部隊付出了7000多人的傷亡,但他們沒有退,直到友軍前來接防才下去休整。

有人評價,20軍是淞滬會戰中除中央軍88師、稅警團這樣的德械師之外,最能打的部隊了。關鍵是,這個戰績還是建立在川軍裝備很差的背景下。

複雜的軍閥楊森:為12房太太定下嚴格的奇葩家規,天天要“軍訓”

七、複雜人生

楊森最終跟着蔣介石逃往了台灣,第十二房太太也是在台灣娶的,當時他已經辦了九十大壽,在壽宴上對老鄉張群說:我這個人就是喜歡跟年輕人在一起,有朝氣。然後沒過多久就娶了17歲的張靈鳳。

最厲害的是,後來張靈鳳還為他生下一個女兒,年過90啊,真厲害。

1977年楊森在台灣省去世,終年93歲。

總的來說,他的人生是非常複雜的,對大多數人都是相當殘暴,随意草菅人命,但他待吳佩孚卻給人俠義之感;明面上說婦女解放,實際自己又通過權勢威逼了十多個女子做姨太太;

他曾經殘殺過義士,但早年也庇護過朱德和陳毅;他經曆了多年的四川混戰,然而打起外敵來也毫不含糊。

這樣的人不能用簡單的好或者壞來概括,但軍閥的出現對一個國家來說,肯定是不幸的。

如果有人看完此文更想回到民國了,那我隻能最後提醒你一點:回去以後,你絕不可能變成他,反而大機率會成為被軍閥随意處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