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千燈湖與公共藝術“共生”,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開幕

1月16日,“共生的景觀——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在佛山南海桂城千燈湖活水公園啟動。展覽邀請二十多位國内外重要知名藝術家、優秀中青年藝術家參加,為千燈湖活水公園帶來22件公共藝術作品。展期将持續至4月16日。

展覽由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範勃教授擔任項目總顧問,馮博一、何桂彥、冀少峰、王璜生、楊衛、楊小彥、俞可等組成學術委員會,廣州美術學院藝術與人文學院院長胡斌擔任策展人,佛山市藝術創作院院長夏金旺任展覽總監。

本次邀請參展藝術家有:安迪·萊提甯(Antti Laitinen)、崔譯、段俊豪、傅中望、付軍勝、管懷賓、郭工、江山、林岚、李琳琳、若瑟·狄莫(José Drummond)、宋冬、孫佳興、童昆鳥、無一工作室(李超、羅保權、劉再行、趙耕)、萬朵雲、楊心廣、楊光、楊牧石、楊義飛、蟻潮、周力,包括有國内外重要知名藝術家、優秀中青年藝術家,他們為千燈湖活水公園帶來了22件公共藝術作品。

在千燈湖與公共藝術“共生”,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開幕

江山《與共2021-禮物》作品現場

在現場,參展作品中,藝術家有的将山石樹木和動物作為創作的元素與素材,由此建立自然與現代物質以及生活的關系。郭工以螺帽連接配接大型花崗岩,用現代工藝與自然樸拙的石塊對話;李琳琳通過奇幻的動物組合營造溫暖、和諧、浪漫的氛圍;童昆鳥以平衡為動力的鳥型雕塑思考人類文明與自然生态的關系;楊心廣以“綠色”混凝土附着于岩石來表達自然與人工共生共長的狀态;周力以綜合材料建構出草木繁盛、人與萬物共存的宏大而抽象的圖景。

在千燈湖與公共藝術“共生”,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開幕

楊心廣《漂亮的混凝土》作品現場

佛山本地有着豐厚的嶺南文化資源,如何對其進行當代藝術方向的轉換應用,也是不少參展藝術家感興趣的方向。

崔譯将佛山傳統文化中龍舟和剪紙的視覺造型與城市改造所遺留的回收鋼筋結合,呈現工業和自然的轉換關系;無一工作室以佛山本地文化中的世界級符号——“功夫”展開,實施一組具有互動趣味的裝置藝術項目;傅中望用榫卯結構連接配接銅和不鏽鋼材料,以實作傳統與現代的“契合”;管懷賓借用中國傳統園林的方式去捕捉經典與南海地脈的傳承;若瑟 狄莫以中國傳統文化中常用的正方形和圓形的結合來展現靈活性和秩序的世界定義。

在千燈湖與公共藝術“共生”,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開幕

若瑟 狄莫《你越想忘記,你就會記得越好》作品現場

珠三角是南中國制造業的中心地帶。在本次展覽中,藝術家也注意到将創作與本地區新興産業和技術形成共振,探索新材料、新技術所帶來的觀念更新和思想拓展。

楊牧石通過對材料的處理以及形态的錯位,激發觀者對于城市的發展、變革以及生産關系的思考與想象;楊義飛以風與本地不鏽鋼材料建構的“窗”共為媒介,來定格某種南方記憶;蟻潮采用本地富有盛名的鋁、陶材料來構築水的分子式造型,以傳達接納與包容的意涵;付軍勝将漁村老舊漁船和不鏽鋼門組裝成引發浪漫和自由想象的“飛船”;林岚使用水管和鐵器等城市舊材料和傘布組成意喻英雄氣概的木棉花;孫佳興采用不鏽鋼材料組成極具未來感的“時空森林”。

在千燈湖與公共藝術“共生”,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開幕

蟻潮《海·納》作品現場

公共藝術離不開公衆參與,本次展覽不少作品都将公衆的參與作為作品的一部分,在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中讓作品産生變化,也讓觀衆獲得富有思想意趣的身心體驗。

安迪 萊提甯讓觀衆通過釘釘子這一簡單的手工形式體驗立方體由木變成鋼的過程以及視覺外觀的轉換;江山的持續性、開放性互動藝術計劃結合了本地材料工藝和産業技術,以及衆多普通群眾的參與;萬朵雲将剪紙的局部圖案進行簡化提煉與遊樂設施相結合來與公衆産生互動;楊光利用現場的樹和當地傳統民居建築的造型元素來構築一個供人作息的空間;宋冬創造了一個長達40米的跷跷闆,象征當今時代的時間刻度和人與自然的平衡關系。

在千燈湖與公共藝術“共生”,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開幕

安迪·萊提甯《釘子立方體》作品現場

近些年來,在中國的非中心城市、城郊、鄉野湧現了越來越多的持續性的公共藝術項目,這一方面與藝術組織者越來越希望打破中心城市的僵化模式,尋找新的藝術發生方式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區域的文化藝術生态的拓展有關。本屆南海公共藝術展力圖在首屆對于作品與公共空間關系拓展的基礎上,進一步聚焦于新型公共藝術的“共生”概念。

在千燈湖與公共藝術“共生”,第二屆南海公共藝術展開幕

童昆鳥《飛不走的鳥》作品現場

藝術如何與這樣一個景觀相融并形成“共生共長”的關系是本屆公共藝術展要思考的問題。策展人胡斌表示,在大力提倡藝術和美育的今天,展覽試圖讓這裡的公共藝術成為一種“微介入”的力量,而不是某種宏大而空洞的架構,進而與全球所關注的綠色生态、綠色經濟、綠色文化聯系起來,同時也成為南海人民生活的一種方式,促進南海文化品質和人文自然環境的優化更新。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巧蓉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李巧蓉

部分圖檔來源:主辦方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吳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