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梅破知春盡”,到“老盡少年心”,他都經曆了什麼?

從“梅破知春盡”,到“老盡少年心”,他都經曆了什麼?

「人生每個邊上,都有風景美麗。」

◆◆ ◆

圖文原創:人生邊邊

歡迎轉載,謝絕抄襲

01

樂觀

一個向來樂觀的人,會不會也有悲觀的時候呢?

答案是肯定的。

沒有誰生來樂觀,一直樂觀。

那些成天樂呵呵的人,并非沒有憂愁煩惱。

他們,要麼悄悄獨自承受了這些;要麼,将所有的不快悄悄藏在心底。

一曲《虞美人》,或許可以清楚地照見黃庭堅心底的憂傷。

縱然,他曾經那麼努力地樂觀過: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闌風細得香遲,不道曉來開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平生個裡願杯深,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02

春近

天涯是什麼地方?

對于夢想來一場說走就走旅行的人來說,天涯肯定是個好地方。

但是對于黃庭堅來說,天涯顯然是他的傷心之地。

詞人晚年的時候再遭貶谪,以“天涯”二字形容遠離恩寵中心,其内心酸楚痛苦的情緒,不言而喻。

人在逆境之中,大抵看什麼都是沒有心情的。

其實,更确切地說,是在此種情況下,人常常沉浸于自己的世界裡,進而很難留意到身邊其他的人事物。

可想而知,當作者說出“天涯也有江南信”的時候,心中是何等驚訝。

甚至于可以說是驚喜。

糟糕日子過多了,人會容易陷于一種怪圈:

既不認為自己有脫離這種生活的可能,卻又習慣于在一點一滴的“征兆”中發現好消息,用來安撫自己。

或者說欺騙自己,也沒問題。

從“梅破知春盡”,到“老盡少年心”,他都經曆了什麼?

對于黃庭堅來說,在遙遠的異國他鄉看到梅花含苞待放,顯然有着非同尋常的意義。

當然這意義并非僅限于春天快要到了。

更進一步的意義,乃是暗含他的苦日子即将結束。

哪怕這即将僅僅隻是一種可能性,那這種可能性也足以使人歡呼雀躍,一掃晦暗之色。

我們可以是以笑話黃庭堅太過于幼稚,甯願輕信所謂的江南信,也不好好審時度勢,認真看一看自己身處的現實嗎?

不,我們當然不能。

有誰身處逆境之中,一直身處逆境之中,而不有意無意為自己尋覓一束光亮呢?

對于黃庭堅而言,梅破知春近這件事,顯然正是他想要抓住的一束光。

03

老盡

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

相傳武帝之女壽陽公主小睡之時,有梅花飄落其額上,怎麼拂也拂不去。

後來宮女争相模仿,後世遂有梅花妝之說。

梅花飄落眉間,在黃庭堅的解讀當中,他認為這是梅花在忌妒玉人的容顔。

有人是以認為作者在這裡是暗指。

所謂的梅花妝典故,不過用來遮掩自己被小人妒忌迫害的現實。

這樣的解釋不能說沒有可能,唯一的問題是稍顯突兀——

上面欣賞梅花的盛放,下面怎麼轉眼之間就将梅花視為小人的代表了呢?

這似乎有點不太能說得過去。

而且,若是将梅花落眉心解讀為小人作梗,那麼下文作者“平生個裡願杯深”雲雲也似乎不好處理。

因為文意之間的連接配接會變得很怪異。

從“梅破知春盡”,到“老盡少年心”,他都經曆了什麼?

是以,更自然的解讀應該是将這些句子串在一起,作者因由梅花盛放想到梅花妝,想到自己昔日的興緻,這足以證明他是個風雅之人。

對于生活,對于美好的生活,或者對于人生,他都有着積極正面的态度。

可那又怎麼樣呢?

再積極再樂觀的态度,也抵不過漫漫時光的冷漠侵襲。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隻此一句,便讓人不勝唏噓。

那些曾經快樂的一切,那些曾經能輕易觸動他的一切,如今都早已物是人非,他再不複往日的少年模樣。

不,外表老去其實并沒有那麼可怕,真正讓人感到絕望的,是心靈的逐漸淡漠,一點點散了該有的熾熱。

04

歸來

從“梅破知春盡”,到“老盡少年心”,黃庭堅都經曆了什麼,答案隻有他自己知道。

有些話,不必細說。

有些話,想細說也未必能細說得出口。

有些話,就算能細說得出口,也未必能找到可說之人。

不如不說。

不如一聲歎息,留給自己,也留給那些能懂的人。

能懂的人,自然會懂。

不能懂的人,任千言萬語,也是天涯海角一臉茫然。

黃庭堅當然是傷痛的。

傷痛,且落寞。

哀莫大于心死,心其實未必真的會死,但對于一個向來熱烈生活的人,失去了那份熱烈之心,那其實和死并沒有什麼不同。

去國十年,老盡少年心。

一句老盡,多少無奈,多少黯然,多少絕望。

那些有着少年心還渾然不知的人啊,多少羨慕的目光投過去,都不過分。

他們,理所當然是人生的幸運兒。

隻可惜這樣的理所當然,對于塵世衆生的每一個個體來說,真的沒有那麼理所當然。

梅破知春近,天涯也有江南信,玉台弄粉花應妒,飄到眉心住。

願眉眼皆春的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從“梅破知春盡”,到“老盡少年心”,他都經曆了什麼?

人生君說

“隻有心中有光,青春便永不散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