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與病毒“賽跑”!長甯這群隐形的“逆行者”夜以繼日……

作者:上觀新聞

有這樣一群隐形的“逆行者”,他們沖鋒在疫情處置第一線,承擔着每一疑似病例及密切接觸者的流行病學調查、臨床樣本采集後收樣工作,他們就是長甯流行病學調查小組的成員,一群與時間、與病毒“賽跑”的人。

一位“疾控人”的密集通宵

與病毒“賽跑”!長甯這群隐形的“逆行者”夜以繼日……

“疫情期間,睡個安穩覺是我們每一個密接組成員最樸素也是最強烈的願望,因為你永遠猜不到你值班那天能睡8小時、4小時、2小時……還是一秒都無。”在日記中,長甯區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科李曉梅這樣寫道。

去年7月底,面對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李曉梅毅然選擇了傳染病防治科。

去年11月下旬,上海疫情開始反複,疾控密接組和流調小分隊成員化為一個個最忙碌的身影。

“十一月底開始,每天不是在通宵值班,就是在通宵值班的路上……”李曉梅笑着讓記者看她的日記:11月25日,納管密接11人,次密51人;睡眠時長0小時;12月2日,納管密接14人,次密38人,睡眠時長0.75小時;12月7日,納管密接1人,次密13人,睡眠時長2小時……

李曉梅介紹,密接組工作是将外省來函、各區互轉密接、次密以及各類篩查人員轉發給社群進行核實,确認無誤後再将這些人員按照上海疫情防控規定進行管控。每次新發現确診病例或者無症狀感染者,都會以“時間+地點+人員”的形式,将這個事件進行命名并建群,群内每小時更新各區所涉及該事件的所有人員管控、采樣及檢測結果的資料彙總。

經曆了密集通宵,李曉梅有時候也會瞬間懷疑當初的選擇,也會跟媽媽視訊時吐槽,可每每看到絕大多數的老百姓能夠正常工作、生活,就會更加認可自己工作的意義,就會重新全身心投入手中的工作。

李曉梅說,她如今最大的願望就是疫情退散,國泰民安。

安慰也有無窮力量

一天淩晨4點,李昭潤在值班時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是一位情緒近乎“崩潰”的長甯居民。

這位居民在電話中傾訴,前幾日他前往某地旅行,飛行途中與病例近距離接觸,落地後直接由當地疾控安排進行集中隔離。

“這位居民自述有抑郁病史,已失眠多日,希望當地隔離點為其購買處方藥或協助其就醫,但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便撥打了長甯區的值班電話。”李昭潤回憶道。

電話中,居民情緒多次崩潰,幾次痛哭失聲。在了解具體情況後,李昭潤先是對該居民進行情緒安撫,“現在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您保證了自己的安全,才能保證家人的安全,是不是?我也了解您身體上的種種不适,也希望您可以早日結束隔離,回到上海,回到親人身邊,但您最重要的是要配合當地隔離工作,如果确實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您也可以聯系當地疾控中心……”

就這樣,李昭潤和電話那頭的居民聊了近1小時,最終那位居民的情緒有了極大好轉,平靜了下來。

之後,李昭潤也兜兜轉轉聯系到了隔離點,提醒加強對該人員的關注和心理疏導。

曲折的環境采樣與流調

去年12月12日早上8時30分,長甯區疾控中心10樓防病辦被緊張的氣氛籠罩着。

一天前,區内報告一名入境人員新冠病毒核酸異常,病例和病例相關人員去過的地方已經全部隔離和封鎖消殺,下一步是繼續追蹤排查相關涉及場所,開展環境采樣。

與病毒“賽跑”!長甯這群隐形的“逆行者”夜以繼日……

陳馨馨和同僚前往2個餐廳進行環境采樣,但由于現場已封鎖,餐廳鑰匙又在從業人員手上,采樣工作變得複雜了。

在疾控人的眼中,辦法總比問題多。于是,陳馨馨和同僚兵分兩路,一隊先和公安去餐廳踩點,另外一隊同僚前往隔離點拿取餐廳鑰匙,最後再彙合開門進入采樣。

2個小時的協調下,終于成功采完了2個餐廳的環境樣本,并順利按時送進中心實驗室進行檢測。

無獨有偶,12月11日5時30分,長甯區疾控中心接外區疾控報告,一名境外輸入性新冠病毒核酸異常人員在入境後第15-20天曾入住長甯某酒店,疾控中心流調小分隊隊員立即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由于被調查病例是日本人,小分隊隊員撥通病例電話後,發現對方既不會說中文也不會說英語,這給流調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經過耐心溝通,隊員從病例那裡獲得了一位會講中文的日本朋友的電話,并立即與其取得聯系,通過此人将流調詢問資訊翻譯給病例。

經過長達4小時的反複溝通,小分隊隊員終于完成了該病例的初步流調工作。

圖檔來源于長甯區疾控中心

文字:趙 立

編輯:李冰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