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感想與Java階段性學習總結
一、獲獎感想
- 首先,我很感謝婁嘉鵬老師,對我過去這一個月左右學習的肯定和鼓勵,而且讓我體驗到了一種與衆不同的教學模式。與擷取的知識相比,我認為自己從婁老師身上學到的更多的是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自主學習,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如何利用碎片時間學習等等;這些能力可能是比書本知識更能獲益一生的東西。
- 同時,也非常感謝幫我幫助我耐心耐思的童鞋們,我是那種不太機靈而且還有點死腦筋的,堅定自己的想法決不妥協,有時候陷進某個問題中,無法自拔,和同學讨論問題的時候就像吵架一樣,但是他們依然耐心的幫助我,給我解答疑惑。尤其還要豬豬舍友--張雪瑩,她經常給我鼓勵,腦子不清楚的時候,任務太多的時候,她就告訴我,别着急慢慢來,事情要一件一件的做,不能急于求成,這在心理方面極大的幫助了我,讓我穩住腳步,腳踏實地。
- 最後,那必須得感謝爆炸努力的自己,頭腦不太靈光的我早就知道早起的鳥有蟲吃,是以我一般不睡懶覺,跑完步收拾收拾就去教室,利用這些碎片時間看書學習背單詞,因為我反應不夠快,天分也不高,是以隻能用時間來彌補和别人的差距。我還記得高中的時候和時間争分奪秒,精确到每一分鐘做什麼事情,曾經還逼迫自己隻睡四個小時,上課不允許睡覺,别人能做到的能想到的,我也必須能,一直和自己較勁。但在這個過程中,我收獲了不少,不談自己的知識有多豐富,但說堅持這件事,我從來沒有放棄過。
二、階段性總結
·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在考大學前,我從沒想過自己會學“秃頭”的計算機,在上了這門課後,我也沒想過自己真的還挺喜歡,也在慢慢培養興趣。當一個人做他喜歡的事情時,那麼個人的潛能将會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而且更為迅速、更為容易的獲得成功。
· 自我發現型的學習
通過自己看書,查資料搞清楚一個概念,和别人直接傳授知識是有非常大的不同的。《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學習分為兩種,指導型的學習,或者稱輔助性的自我發現學習,是借助他人的幫助完成學習;另一種是自我發現型的學習,或者稱非輔助性的自我發現學習,是沒有任何人指導的學習方式。在普通教學模式下,在傾聽的過程中由于困意、走神等等原因總會遺漏一些東西,而且是被動式學習,老師告訴你思路的走向。而自主學習卻是自己看書,查資料搞清楚概念,這樣不僅豐富了知識,還獲得許多學習技巧,比如:敏銳的觀察,靈敏的記憶,想象的空間,訓練有素的分析能力,省思能力。而這門課的教學方式恰好讓我體驗了這種自我發現型的學習,主動掌握知識,擁有自己了解思路,主動發現問題,自己尋求方式解決。
· 碎片時間學習
現在的學習生活很忙碌,節奏也很快,有的時候沒有完整的大塊的時間學習,時間碎片化也越來越嚴重。一旦自己忽略了時間碎片化,就會慢慢發現自己一整天都這樣消耗完了。除了吃飯,睡覺,上課以外,基本上沒有别的生活了。是以我們要在吃飯,睡覺,上課的時間夾縫中尋找時間碎片,加以利用,比如跑完操和第一節課之間,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足夠看一篇文章,再背三十個,再去吃個早飯。再比如晚飯過後,人的睡意感就會襲來,大部分同學都會拿起手機刷朋友圈,逛淘寶,刷微網誌,各種打發睡前時間的東西。其實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将手機設定為幾點之後不可用,看一點書就睡覺,這樣既可以讓自己不熬夜睡覺,又能保證明天新的一天的精神狀态。這樣有人說,一天已經這麼疲憊了,為什麼還要為難自己。其實放深層一點思考,一個人的積累是不斷的積累。你在原地踏步的同時,别人就在進步。如果做不到時間的掌控者,那麼所謂的“自由”,不過是自己的心理安慰。真正的自由是建立在自律的基礎上。
· 拒絕機械式重複
這門課學習到現在有非常多的從書上copy的過程,有的同學大多都是複制粘貼現成的,隻動動手指,而不過腦子,我認為還是自己親手敲了解的更加透徹。對于我自己來說,自己還仍受C語言的影響,總是按照C的思路模式編碼,但在自己敲書上例子的過程中,逐漸會了解面向對象語言的巧妙之處,并展現于自己的代碼之中。比如此次的結對程式設計,本來已經已經做出了所要求的結果,但看書的過程中學習到了編碼原則,設計模式,反過來看自己的代碼,完全就是C的思路,根本沒有面向對象。紙上得來終覺淺,要将書上的方法思想加以應用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