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用“白虎節堂”來象征商議軍機大事的機構,這裡最主要的就是“白虎”的威權象征。
白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四象之一,屬于西方的象征。青龍在東方,象征春天,屬于木;白虎在西方,象征秋天,屬于金;朱雀在南方,象征夏天,屬于火;玄武在北方,象征冬天,屬于水,合稱為四象。
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中,歐陽鋒就是西域白駝山主,手下包括歐陽克及侍女皆穿白衣。因為白虎又是金的象征,歐陽鋒彈鐵筝,說話聲音也帶有铿锵金屬之聲。
白虎是代表西方的靈獸,也是兇神的名稱,又與軍事、戰争、殺人聯系在一起。是以歐陽鋒在《射雕》《神雕》兩部書裡就沒消停過,在哪都在打。
由于白虎與秋天的蕭殺有關,是以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軍隊。因為在中國的民間傳說中,白虎精是煞星,是肅殺的死亡的象征。在古代,監獄要處決罪犯時,必須在秋後問斬,而這個季節就是白虎來代表。
古代很多以白虎命名的地方都與兵家之事相關,例如古代軍隊裡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古代的軍機重地也多以白虎堂取名。東漢漢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年)朝廷召開白虎觀會議,大家“講議五經異同”,後來班固寫成《白虎通義》。這裡的白虎觀也是國家重要機構所在地,象征着生殺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