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賽約河之戰,匈牙利10萬騎士對蒙古6萬騎兵卻慘敗,原因是什麼?

古人常說“兵不厭詐”,在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曆史上,關于這一點可以說诠釋得淋漓盡緻,在早期的戰争中,可能古人還沒有太多關于戰術之類的思想覺悟,可是到了後期的戰争中,古人越來越在乎戰術這種東西了。

合适的戰術可以幫助軍隊以少勝多,合适的戰術還可以幫助軍隊事半功倍,而不合适的戰術則可能導緻軍隊全軍覆沒,在曆史上有太多這樣的經典戰役,比如赤壁之戰、淝水之戰都是如此,當然還有賽約河之戰也是一樣的,10萬歐洲騎士對戰6萬蒙古騎兵,居然僅僅兩天時間就損失7萬多人,這是為何呢?

賽約河之戰,匈牙利10萬騎士對蒙古6萬騎兵卻慘敗,原因是什麼?

賽約河之戰蒙古騎兵的勝利

公元1236年,蒙古主帥拔都(成吉思汗的孫子)與先鋒速不台率領6萬左右的蒙古軍西征,兩人在西征過程中橫掃了歐亞大陸,取得諸多驚人的戰績,最終于1241年4月抵達匈牙利,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對面集結大軍等待征服匈牙利。

匈牙利在曆史上也曾有過相當輝煌的時刻,可以說他們曾經也和蒙古人一樣好戰并且十分善戰,在公元五世紀的時候,匈牙利在首領阿提拉的帶領下橫掃歐洲大陸,被人們将其稱之為“上帝之鞭”,足以見得曾經的匈牙利是多麼輝煌。

不過時過境遷之後,當現在的蒙古人浩浩蕩蕩橫掃歐亞大陸,來到曾經那個不可一世的匈牙利面前,很多事情的結局就比較耐人尋味了,當兩個強者相遇,最終是不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呢?

匈牙利此時的國王是貝拉四世,當得知蒙古人率領大軍駐守在布達佩斯對面的時候,貝拉四世并不慌張,畢竟他們也是在戰場上摸爬滾打長大的國家,對待戰争并沒有太多恐懼,況且自己還擁有10萬騎兵,根本就不虛。

賽約河之戰,匈牙利10萬騎士對蒙古6萬騎兵卻慘敗,原因是什麼?

拔都和速不台的軍隊與匈牙利軍隊展開戰争,雙方僵持了很久,匈牙利靠着優越的地理優勢,成功擋住了蒙古軍隊的進攻,他們怎麼也沒有辦法攻入布達佩斯城中,就在這種難分勝負的情況下,速不台向拔都提出建議:先假裝不敵對方撤退,以此引誘對方軍隊出城,隻要他們出來之後,戰争就好打了。

拔都聽取了速不台的建議,開始和速不台商量戰術,經過一番精心布置之後,拔都決定先派一支比較小的軍隊去攻打布達佩斯城,打到差不多的時候就假裝打不過他們,然後迅速撤退,一邊撤退一邊假裝回頭和匈牙利軍隊對抗一番,等到把匈牙利軍隊被引誘出城,并且體力消耗差不多的時候,拔都和速不台再兵分兩路對匈牙利軍隊趕盡殺絕。

有了這樣的戰術之後,接下來就看匈牙利會不會上當了,要是貝拉四世堅決不出戰,那拔都等人的戰術将會毫無用途,可當時的真實情況是這樣的,當匈牙利軍隊看到為數不多的蒙古軍隊不斷撤退後,他們覺得蒙古軍隊數量很少,而自己擁有十萬大軍,隻要追出去将其一舉殲滅,就可以解除後顧之憂了。

最開始貝拉四世還比較謹慎猶豫,擔心會上當,在一些激進派的堅持下,貝拉四世動搖了自己的想法,率領大軍沖出城門去追殺蒙古逃跑的那些軍隊,這一追,就越走越遠。

賽約河之戰,匈牙利10萬騎士對蒙古6萬騎兵卻慘敗,原因是什麼?

蒙古軍隊實際上對于這樣的戰争,可謂是遊刃有餘的,首先他們在戰馬的裝備方面,就要比匈牙利的更加簡單一些,匈牙利的戰馬上邊都有厚重的铠甲,而蒙古戰馬沒有铠甲,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匈牙利的戰馬越走越遠之後,體力消耗就十分嚴重,一旦蒙古發起反攻,它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體力傳回到布達佩斯城中。

不僅戰馬如此,匈牙利的那些士兵也是如此,雖然他們擁有厚重的铠甲,在正面戰争中具有優勢,可是在長途跋涉的戰争中,這些铠甲将會成為最大的累贅,也許當時匈牙利沒有想到會追出那麼遠。

拔都等人一路看着匈牙利的軍隊體力逐漸消耗下去,當他們覺得時機成熟之後,就在1241年4月10日兵分兩路,按照原計劃對匈牙利軍隊趕盡殺絕了,拔都負責率領一隊人馬炮擊那些守橋的軍隊,而速不台則帶領一隊人馬從河的下遊偷偷迂回去到匈牙利軍隊的後方實行包抄,那些最開始被匈牙利軍隊追趕的蒙古軍隊,也反過來和匈牙利展開大戰。

賽約河之戰,匈牙利10萬騎士對蒙古6萬騎兵卻慘敗,原因是什麼?

匈牙利軍隊意識到自己上當了,就打算迅速逃跑,可惜不管是東邊、南邊,還是北邊,都已經被蒙古軍隊死死包圍住了,好不容易貝拉四世帶着一些精銳找到了西邊的出口,卻在逃離的時候亂成一團,很多士兵為了逃命一擁而上,在慌亂之中,很多人直接被踩死了,隻有一千多人在貝拉四世的帶領下順利逃脫,大約有7萬左右的士兵在僅僅兩天的時間裡,就被蒙古軍隊殲滅了。

經過此戰之後,匈牙利戰鬥力嚴重衰減,再也無法抵擋蒙古軍隊了,拔都等人順利沖入佩斯城,成功拿下匈牙利,為後來拔都建立金帳汗國奠定基礎。很多人覺得這場戰役足夠讓人驚奇,那麼究竟匈牙利是為何會失敗得那麼迅速呢?

為何匈牙利會失敗得那麼迅速

想必通過整個戰争過程的詳細情況來看,其實我們已經很容易了解匈牙利失敗的原因了,下邊我再分别詳細分析一下:

匈牙利失敗的第一個原因就是貿然行動,他們當時都沒有搞清楚蒙古軍隊有多少人,實力又如何,就敢貿然率領十萬大軍長途跋涉追擊蒙古軍隊,這個決定絕對是匈牙利軍隊失敗的最主要原因,要是他們留一條後路,不那麼冒進,也許還會留有一線生機。

賽約河之戰,匈牙利10萬騎士對蒙古6萬騎兵卻慘敗,原因是什麼?

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匈牙利在既不清楚自己實力,也不了解敵軍實力的情況下就開始出兵,這種舉動已經幾乎決定了自己的命運和結局。

第二個原因就是匈牙利的裝備過于複雜,不太适合這樣的戰争,蒙古軍隊擁有各種各樣的炮彈,而匈牙利還想象着借助自己軍隊的铠甲來實作近距離作戰,這明顯就是自尋死路。

匈牙利軍隊這樣的裝備,不僅導緻自己沒有機會和蒙古軍隊近距離作戰,還導緻自己在追擊蒙古軍隊的過程中體力消耗過于嚴重,給了蒙古軍隊後來輕松拿下他們的機會。

賽約河之戰,匈牙利10萬騎士對蒙古6萬騎兵卻慘敗,原因是什麼?

第三個原因是匈牙利在戰術方面嚴重落後于蒙古軍隊,蒙古軍隊針對匈牙利軍隊的特征,專門制定三面包圍的戰術,隻留下一個出口,讓匈牙利的精銳離開,羊群一旦失去領頭羊,剩下的将會成為一盤散沙,任人宰割,這就是蒙古軍隊戰術的高明之處。

而匈牙利的軍隊,在最開始階段沒有什麼戰略布局,當遇到危險的時候,又瞬間亂了陣腳,在慌亂之中,瞬間失去戰鬥力,就連死去的士兵,也有很多是被自己的同伴踩死的,簡直讓人覺得悲哀。

就是靠着這種毫無戰術的作戰方式,匈牙利軍隊的失敗,可以說從一開始幾乎就已經注定了,蒙古軍隊當時别說還有6萬大軍,估計再少一些,也完全可以順利取得戰争勝利的。

賽約河之戰,匈牙利10萬騎士對蒙古6萬騎兵卻慘敗,原因是什麼?

結語

曆史上那些經典的戰役,很少是靠着蠻力取得勝利的,大多都是靠着戰術以及智慧,隻有這些東西,才能夠把一場戰争的損失降低到最小,也隻有這些東西,才能夠事半功倍,取得驚人的成績,要是僅僅靠着蠻力,後果不堪設想!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