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孫殿英扔掉的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拍出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乾隆皇帝下葬時的“裹屍布”,表面上看起來就是一塊普通的遮布而已,當年孫殿英對清東陵進行盜墓的時候,看到這塊遮布,都沒有正眼看它,而是将遮布上邊金光閃閃的寶物取下來拿走,遮布則被無情丢棄在了裕陵當中。

誰也沒有想到,就是這塊當年孫殿英根本看不起的遮布,在幾十年後,不僅拍出1.3億人民币的天價,還成為文藝品收藏當中獨一無二的佼佼者,要是孫殿英得知這個真相,估計腸子都悔青了,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一塊看似普通的遮布拍出1.3億的天價呢?

被孫殿英扔掉的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拍出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乾隆下葬時的“裹屍布”曆史

事實上今天所說的這塊“裹屍布”,可不是一塊普通的遮布,而是一件價值連城的藝術品,當年是由藏地活佛親自制作,後來送給乾隆的,當年類似于這樣的遮布,總共有三塊,一塊送給了康熙,一塊送給了乾隆(最大的一塊),另外一塊則是送給了慈禧。

正因為這種遮布代表的意義非凡(開過光),是以在乾隆去世下葬的時候,就成為了乾隆的“裹屍布”,可乾隆怎麼也沒有想到,在自己去世百年之後,自己和這塊裹屍布都遭到了非人的對待。

1928年,孫殿英因為軍費問題,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把目光集中在了清東陵乾隆的裕陵以及慈禧的定東陵上,這兩個主兒都是生前極盡奢靡的人,稍微熟悉一些清朝曆史的人,都明白兩人的财富衆多。

生前的那些巨額财富,在去世之後,自然也被兩人帶進陵墓之中了,不管是傳說中慈禧口中的夜明珠,還是乾隆随身攜帶的九龍寶劍,都絕對是價值連城的寶物,再加上李蓮英口述的《愛月軒筆記》,記錄了很多慈禧當年的陪葬品,可謂是樣樣價值連城,讓孫殿英心癢難熬。

被孫殿英扔掉的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拍出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終于最後孫殿英沒有忍住這些寶物的吸引,以軍事演習的幌子去到清東陵,開啟了對清東陵浩浩蕩蕩的盜墓之旅,孫殿英等人對慈禧的定東陵以及乾隆的裕陵都展開了瘋狂盜墓,他們果然發現慈禧口中的夜明珠,并且将其盜走,而慈禧的屍體則被随手丢棄在一旁。

與慈禧有着相同遭遇的就是乾隆,乾隆的屍骨也被孫殿英等人丢棄在了一邊,而乾隆的陪葬品中最珍貴的幾樣東西,包括九龍寶劍以及108顆寶珠制成的朝珠,都被孫殿英等人悉數帶走。

當時孫殿英等人在翻動乾隆屍骨的時候,發現了一塊看似普通的裹屍布,上邊鑲有一些寶物,孫殿英等人并不明白這是什麼東西,就把寶物取走之後,将其丢棄在一邊,和乾隆的屍骨放在一起。

孫殿英等人在清東陵收獲頗豐,用了整整30輛卡車才将盜墓所得的寶物運輸出去,可以說孫殿英此舉,狠狠賺了一筆,不僅解決了軍費問題,還發了一筆橫财。

被孫殿英扔掉的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拍出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盜墓結束之後,由于孫殿英的行為影響過于惡劣,很多報紙都刊登了他們盜墓的醜相,引起社會各界人士對其進行口誅筆伐,當時溥儀以及一些清朝遺老得知乾隆和慈禧的陵墓都被孫殿英盜墓之後,十分氣憤,溥儀氣得直跺腳,不斷施加壓力,希望對孫殿英嚴懲不貸。

孫殿英得知有人要收拾自己後,迅速開始疏通各方面關系,靠着多方打點之後,孫殿英盜墓一事不了了之了。溥儀以及清朝遺老看到孫殿英安然無恙,也沒有什麼辦法,隻能自發組織起來去修繕陵墓,在修繕陵墓的過程中,一個遺老發現了丢在地上的那塊遮布,他拿起來仔細觀察之後,确定那就是乾隆曾經擁有的遮布,于是悄悄将其藏起來帶走了,他擔心這塊遮布留在這裡會被人再次盜走。

這個遺老還是十分小心翼翼保管遮布的,回去之後,他将遮布繡在了一件袈裟裡面,以此保護遮布,他甚至沒有告訴任何人關于這塊遮布的重要資訊,就連自己的子女都沒有透露半點消息。

被孫殿英扔掉的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拍出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也就是因為沒有人知道遮布的任何消息,是以在遺老死後,袈裟中這塊遮布的秘密就此被掩埋下來,一直到幾十年後的2005年,這塊遮布才開始第一次出現在拍賣會上,當時袈裟的拍賣價格僅為8萬元,結果也沒有人願意出價,最終流拍了。

在拍賣會上,有一個人對袈裟頗感興趣,這個人我們稱他為秦先生,在袈裟流拍之後,秦先生主動找到拍賣方,提出自己願意以9萬元的價格買下這件袈裟,拍賣方當然很樂意就将其賣給了秦先生。

秦先生把袈裟拿回家之後,才發現袈裟裡邊的秘密,原來在袈裟之下,隐藏着一塊滿是經文,并且工藝複雜的遮布,憑借以往的經驗來看,秦先生斷定這塊遮布價值不菲,後來他找到多方專家對其進行鑒定,最後得出結論:這塊遮布就是當年乾隆身上的裹屍布,其價值連城。

2008年,這塊遮布第二次出現在拍賣會上,秦先生以6550萬的高價賣給了一位神秘女士,可是僅僅兩年之後,這塊遮布又被一位神秘男士以1.3億的天價買走,從此之後 ,這塊天價遮布的消息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中。

被孫殿英扔掉的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拍出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也許很多人比較好奇,明明就是一塊普通的遮布,為何能夠拍出1.3億的天價,甚至還在繼續漲價呢?關于這個疑惑,我就不得不多說一些關于這塊遮布的珍貴之處了。

為何這塊遮布能拍出1.3億的天價?

實際上,這塊遮布之是以能夠拍出1.3億的天價,無非就是以下三個原因而已:

第一個原因是這塊遮布的工藝十分複雜,當初藏地活佛使用缂絲編織而成,不僅工藝複雜,而且花費了整整三年時間才制作而成,這塊缂絲遮布全長2米,寬1.38米,都是使用缂絲純手工打造而成,價值自然不菲了。

第二個原因是這塊遮布的選材十分珍貴,2米長的遮布選用的材料都是獐子絨、藏羚羊尾巴最末端的絨毛以及金絲編織而成,這些原材料的搜集難度可想而知,能夠花費大力氣使用如此珍貴的原材料制作而成的遮布,其價值自然很高了。

被孫殿英扔掉的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拍出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當然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其實前邊的兩個原因還不是最主要的,要說這塊遮布能夠拍出1.3億天價的主要原因,其實還是在于其背後所蘊含的曆史以及文化意義,首先從曆史意義而言,這塊遮布可是乾隆使用過的,乾隆是清朝時期最為知名的皇帝之一,這塊遮布跟随乾隆多年,背後代表的曆史意義自然不用多說。

而文化意義方面則是來源于遮布上邊的那些經文,根據研究結果來看,遮布上邊總共繡制了72種經文,這些經文分别用藏文和梵文繡制在遮布上,僅僅是這些經文,就足夠值得後人研究了,背後代表的文化意義,不需多說,大家也能夠明白。

可以說世界上任何珍貴材料做成的東西,都是可以明碼标價的,但是一旦涉及到曆史以及文化意義之後,其價值就瞬間無法簡單衡量和評估了,這塊遮布之是以能夠拍出1.3億的天價,甚至以後還會更高,其真正的價值就來源于背後所代表的曆史文化意義了,這種東西是無法用價錢衡量的。

被孫殿英扔掉的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被拍出1.3億,為何值如此天價?

結語

随着曆史不斷向前,很多曾經遺失的國寶都已經回到了我們祖國的懷抱之中了,但是諸如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以及乾隆随身攜帶的九龍寶劍,卻至今下落不明,它們同樣和這塊遮布一樣具有重要的曆史文化價值,但願有朝一日能夠回到祖國懷抱,讓我們在目睹寶物的同時,也可以順便了解背後精彩的曆史故事!

備注:圖檔來源于網絡,侵權必删,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