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是怎麼做到的?

流行天王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簡稱 MJ)于 2009 年 6 月 25 日去世,終年50歲。其獨創的特殊舞步太空步(圖 1)和 45 度前傾(圖 2)令人難忘。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是怎麼做到的?

1987 年,MJ 在其音樂錄影帶《犯罪高手》中以一種難以置信的超自然姿态震驚了全世界樂迷—他整個身體向前傾斜 45 度,雙腳卻仍牢牢地釘在地面上,猶如擺脫了地心引力。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是怎麼做到的?

盡管很多人都相信舞王打破了生理學和實體學之間的屏障,但事實是這一奇特舞步的背後隐藏了一種特制舞鞋。MJ 本人也在 1993 年為這種特制的舞鞋申請了專利(圖 3)。

2018 年,幾名神經科學家專門研究了 MJ 在世界各地的演出畫面,分析這項特技背後的脊椎生物力學。該研究發表在學術期刊《神經外科雜志:脊柱》上。論文中介紹道:MJ 掀起了一場無與倫比的 45 度前傾模仿熱潮,觀衆都認為這堪稱奇迹。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是怎麼做到的?

包括作者在内的諸多 MJ 粉絲都試圖模仿這一動作,然而大部分人都失敗了(圖 4),并且常常還會傷到自己。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是怎麼做到的?

這項特技早已不是秘密,演出時地面會在恰當的時刻彈出一根釘子,楔入特制的鞋底中(圖 5)。這給了舞者額外的抓地力,否則他就會跌倒。不過,神經學家指出,即使采用了特殊設計的舞鞋,并擁有連接配接件的支撐,這一動作也難以實作。這需要強健的脊椎、腿部和背部肌肉,以提供能夠對抗重力的力量(圖 6)。研究人員發現,MJ 在完成該動作時跟腱部位承受了相當大的力量。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是怎麼做到的?

本文将建立簡單的數學模型,利用力學平衡原理,計算 MJ 在表演 45 度前傾時,跟腱部位承受的張力大小。

模型

當人體的腳在做足底屈或足背屈時,腳基本上是在繞踝關節中心旋轉(圖 7),且旋轉中心幾乎不變(圖 8)。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是怎麼做到的?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是怎麼做到的?

當站立的身體繞踝關節中心向前旋轉超過某個角度時,人體重心位置會超過腳尖,地面支撐力和人體重力作用線将不在同一直線上,地面支撐力将無法維持身體的平衡,重力産生的力矩将使身體傾倒(圖 9)。

但 MJ 在表演 45 度前傾時,身體并沒有傾倒,主要是因為特制的舞鞋将腳固定在地面上,跟腱肌肉對身體施加了一個反向力矩,與重力力矩平衡(圖 10)。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是怎麼做到的?

跟腱是小腿肌肉力量傳達至足部的最主要解剖結構,是人類站立、行走、奔跑、攀登等運動不可或缺的組織。

如圖 9 所示,假設人體品質為 ,身高為 ,重心高度為 = ,其中 為重心高度與身高的比。則身體向前傾斜 角時,重力對踝關節中心産生的力矩大小為 如圖 10 所示,假設跟腱肌的張力為 ,跟腱肌到踝關節中心的距離為 ,則跟腱肌對踝關節中心産生的力矩大小為 根據前面的分析,為了保持平衡,重力産生的力矩必須由跟腱肌肉平衡,即 。是以跟腱肌的張力為 如果我們簡單地假設人體品質 與身高 的立方成正比,即 = 。跟腱肌到踝關節中心的距離與身高成正比,即 = ,則上式可以表示為 其中 和 為比例常數。上式表明,跟腱的張力大小是身高 和前傾角度 的函數。

參數

根據公開的資訊,MJ 的身高為 =1.75 m,體重為 = 60 kg。文獻測得成人踝關節旋轉中心與足底屈肌的距離約為 =0.05 m。要應用上文中的模型來計算 MJ 45 度前傾時跟腱肌的張力大小,還需要知道 MJ 身體重心高度。

如圖 11 所示,人體的質心位置可以通過簡單的實驗進行測量。實驗中,讓人體平躺于一塊長為 的平闆上,記平闆兩端測得的淨重(扣除平闆重)分别為 和 。則可根據杠杆原理計算出人體重心高度 ,以及重心高度與身高比 : 文獻中給出了男女各 16 人的實驗測量資料,相應的重心高度與身高比的統計結果見圖 12。測量結果表明,所有人的重心高度與身高比相差不大,幾乎都在 0.5-0.6 之間。從平均來講,女性的重心高度與身高比約為 = 0.543,而男性為 = 0.560。是以,可以認為 MJ 的重心高度約為 1.75 0.56 = 0.98 m。

如果我們以 MJ 為标準身材,并假定其它身高的人在各次元上的尺寸僅是 MJ 的一個等比例縮放。則可以計算得到人體品質與身高立方的比例系數,以及跟腱到踝關節中心距離與身高的比例系數:結果

首先我們應用上述模型計算一下 MJ 在表演 45 度前傾時,跟腱部位承受的力。将上文确定的參數代入模型中可得 MJ 跟腱肌肉張力為: 這個力相當于 MJ 自身體重的 13.9 倍,或相當于 832 kg 産生的重力。研究表明,正常人在劇烈奔跑時,跟腱承受的力量峰值約為體重的 12.5 倍,而在跳躍或騎自行車時承受的力量可達體重的 6-8 倍。顯然,MJ 在完成 45 度前傾時,跟腱部位承受的力超過了一般劇烈運動。

接下來再讨論一下不同身高、不同前傾角度對跟腱張力的影響。将比例系數 = 11.2 kg/m、 = 0.0286 和 = 0.56(以男性為例)的數值代入模型中,可得身高為 的人前傾 角時跟腱張力為 根據上式,我們可以繪制出不同身高 的人在前傾相同角度 45 時跟腱張力 的函數圖像(圖 13),以及相同身高 的人前傾不同角度 時跟腱張力 的函數圖像(圖 14)。

圖 13 和 14 顯示,身高越低,前傾角度越小,則跟腱所承受的張力就越小,反之亦然。跟腱張力正比于身高的三次方和前傾角度的正弦值。如果認為跟腱的截面積正比于身高的平方,則跟腱肌肉機關截面上承受的拉力(拉伸應力)正比于身高。

結論

邁克爾·傑克遜 45 度前傾動作,猶如擺脫地心引力。除了特制舞鞋,完成該動作還需要強大的跟腱力量。跟腱肌肉對身體施加了一個反向力矩,與重力力矩平衡。本文根據力學平衡原理,建立了數學模型,計算出 MJ 在表演該動作時跟腱承受的張力相當于 MJ 自身體重的 13.9 倍,這是一個相當大的力,遠超一般劇烈運動時的跟腱張力。

本文還将模型推廣到不同身高的人前傾不同角度的情況。研究表明,個頭越瘦小,越容易完成 45 度前傾,前傾時跟腱張力正比于身高的三次方,跟腱肌肉機關截面上承受的拉力(拉伸應力)正比于身高。前傾角度越小,跟腱承受的張力就越小,前傾時跟腱張力正比于角度的正弦值。傑克遜能夠完成該動作,一方面得益于其是專業的舞者,經過專業的訓練,跟腱肌肉比普通人粗。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其身高适中,體重偏輕。

邁克爾·傑克遜作為不可複制的偶像并非偶然。45 度前傾動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建議普通人不要輕易嘗試該動作,一不小心可能會造成跟腱受傷或斷裂。

參考資料

[1]

Manjul and Tripathi. How did michael jackson challenge our understanding of spine biomechanics?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 2018.

[2]

Micheal jackson age, death, wife, family, biography and more:

[3]

J. R. Baxter and S. J. Piazza. Plantar flexor moment arm and muscle volume predict torque-generating capacity in young me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116(5):538, 2014.

[4]

Stephanie Gambino. Center of mass of a human, 2009:

[5]

K. W. Barfod. Achilles tendon rupture; assessment of nonoperative treatment. Danish Medical Journal, 61(4):B4837, 2014.

轉載内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實體所立場

來源:HIMCM

編輯:牧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