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這關勝,那可是水浒傳中響當當的一個人物,他在108位英雄好漢中位列第五,是馬軍五虎将第一位,相傳他還是關二爺關羽的嫡系子孫,除了這些頭銜,最讓人尊敬的是他那一身好武功,即使是與林沖秦明二人同時對戰,也隻是“看看輸與他了”。

可能施耐庵在刻畫關勝這個人物時,就是有意将他寫得像關羽。同樣是一把青龍偃月刀“一身好武藝,青龍偃月刀天下無對”,騎一匹赤兔馬好不威風,南征北戰,赢得赫赫功名。既然他這麼優秀,又為何會有“讓關羽都跟着蒙羞”的說法?
出身不凡,歸順梁山
關勝是三國名将關羽的嫡系子孫,長相與關羽極為相似,一口青龍偃月刀使得天下絕無僅有,更是有“大刀關勝”的稱号,從小熟讀兵法,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奈何生不逢時,在上梁山之前僅僅得了個浦東巡檢的官職,屈居下僚。
北宋徽宗宣和年間,政治腐敗,以蔡京為首的“六賊”仗着皇帝的勢力為非作歹、貪贓枉法、橫行霸道,把朝廷搞得烏煙瘴氣,底下的百姓更是民不聊生、苦不堪言。
彼時梁山好漢正着力攻打大名府,蔡京為解大名府之圍,圍魏救趙,派關勝帶兵攻打梁山,這也是他上梁山的契機。
還沒到梁山的地界,建功心切的張橫便帶了二三百人前來夜襲,無奈被關勝活捉,又引來張順和三阮前來搭救,阮小七又被生擒,正面交鋒之前梁山已經折進去兩員大将。
這時林沖和秦明帶着主力部隊姗姗來遲,令人驚訝的是沖明二人竭盡全力共同對抗關勝也隻是險勝,宋江覺得不能讓這般武藝奇才白白流失,及時叫停了三人的打鬥,與呼延灼用計将關勝誘入我方陣營後将其拿下。
一行人将關勝五花大綁帶回了梁山,宋江喝退衆人,給關勝松綁,又讓出正中交椅,情真意切地對關勝說:“蓋為朝廷不明,縱容奸臣當道,讒佞專權,設除爛官污吏,陷害天下百姓。宋江等替天行道,并無異心。”
一席話使關勝感同身受,想到自己空有一身好武藝卻始終得不到重用,偌大的朝堂竟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便決定背棄朝廷,歸順梁山。
橫刀立馬,南征北戰
既然上了梁山,那便是與朝廷作對,為梁山做事。在攻打大名府時,關勝作為前部先鋒身先士卒,與宣贊、郝思文二人密切配合,為大敗官軍做出顯著貢獻。
在與單廷圭對陣時,二人交戰的關鍵時刻關勝詐敗而逃,引誘單廷圭追擊,使了一出拖刀計将其拿下。
在攻打東昌府時,幸虧關勝武藝高超,将朱仝、雷橫二人救下,又憑一己之力将張清擋下,否則這一戰梁山怕是損失慘重。因為攻打東昌府成功,宋江便名正言順地坐了這梁山的第一把交椅。
在當晚的慶功宴上,一百零八将排了座次,關勝第五,星号天勇星。元夜鬧花燈時、兩赢童貫時,都少不了關勝的勇猛和謀略,手裡的大刀和座下的駿馬都讓他如虎添翼,戰功顯赫。
宋江為了招安之事忙前跑後,關勝就跟着他南征北戰,對關勝來說,宋江就是他的伯樂,不僅重用他,還給了他用武之地,更是他的知音好友。
是以在抗遼之戰中他更是一馬當先,賀重寶、兀顔光、房學度等人都是他的手下敗将。或許他們奮勇殺敵是為了招安,但确實抗遼有功,給百姓們營造出一個相對和平的環境,也保下了大宋的江山,也能擔一個民族英雄的稱号,更不愧為關二爺之後。
馬失前蹄,英雄命短
世人都知道關羽有一匹赤兔馬,對這匹馬關羽也是十分愛護,是以在作戰中這匹馬與關羽配合極佳,關羽死後,赤兔馬傷心欲絕,絕食而亡。
在關勝攻取常州時,錢振鵬胯下一匹赤兔卷毛馬吸引了他的注意,在殺掉錢振鵬後更是想将他的戰馬占為己有,卻不想被自己的赤兔馬給掀下馬來,還差點命喪于此,幸好宣贊、郝思文二人将其救回。
若是被關二爺知道他的子孫竟被自己的戰馬掀下去,怕是要氣的拿青龍偃月刀砍人了。
好不容易平定了江南,關勝回京後被封為武節将軍、大名府正兵馬總管,在北京操練軍馬。作為一個有實力又有勇有謀的将領,關勝在軍中威望很高,深得軍心,是以少不了與衆将士開懷暢飲。
一日,他喝完酒騎馬回營,卻因為大醉,意識模糊、昏昏沉沉,不慎失足落馬,雖然被人發現救了回去,但不久後還是得病身亡。
不忠不義,枉為人後
關羽是曆史上有名的忠義之臣,正所謂虎死不失威,即便是在投降曹操時,還提出三個條件,隻有曹操全都答應,才選擇投降。
而關勝在領命攻上梁山之前還立下軍令狀“不滅梁山,勢不回朝”,或許有着萬般委屈,在朝堂之上郁郁不得志,但他僅憑宋江的三言兩語就摘下了烏紗帽,歸順于自己口中的“亂臣賊子”,這般沒有忠義風骨,确實讓人大跌眼鏡。
不僅我們會覺得他歸順得太容易,吳用等人也起了疑心,在他主動請纓攻打大名府時,林沖和楊志就各領五千人馬在後面秘密監督。看出他确無二心,一行人才對他徹底卸下防備。
但好在他奮勇殺敵、抗遼有功,也算是為曾經效力的朝廷做出了貢獻,與梁山衆人招安後也謀得個不錯的武職,得到了重用,從此盡心盡力的為朝廷操練軍隊、整頓軍紀,也是以深閱聽人将士愛戴。
他确實擔得起梁山好漢這一稱号,但是與關羽相比,除了那把青龍偃月刀、那匹赤兔馬、還有那極為相似的長相和一身武功,也沒有什麼可相提并論的地方了。以至于提起關勝,都少不了争論他作為關羽後代為祖上蒙羞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