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戀童癖?薛定谔不僅有“貓”,還有陪伴他的女童

戀童癖?薛定谔不僅有“貓”,還有陪伴他的女童

新智元報道

編輯:時光

【新智元導讀】被譽為「量子實體學之父」的薛定谔,最近被扒出一些料,稱他有戀童癖,看來,陪伴這位科學家的不僅有方程,有貓,還有女童。

最近一項調查發現,著名實體學家埃爾溫·薛定谔(Erwin Schr dinger)是一個戀童癖,這引起了一些議論。

戀童癖?薛定谔不僅有“貓”,還有陪伴他的女童

薛定谔,被譽為量子實體學之父,奧地利理論實體學家,他提出了薛定谔方程,曾獲諾貝爾實體學獎。

戀童癖?薛定谔不僅有“貓”,還有陪伴他的女童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于1935年提出了思想實驗——「薛定谔的貓」(Schr dinger’s Cat)。

戀童癖?薛定谔不僅有“貓”,還有陪伴他的女童

這位逝世于1961年的實體學家,半個世紀之後,還被挖出這樣的料,不禁讓人噓唏。

一個聰明的腦和一顆戀童的心

據《愛爾蘭時報》(the Irish Times)報道,薛定谔是一個戀童癖,文章詳細披露了他的施虐細節。

這是一個令人反胃的發現!

有人評價到,即使是強大的人,聰明的人,也可能是個「怪物」。

戀童癖?薛定谔不僅有“貓”,還有陪伴他的女童

有報道确認了薛定谔所迷戀的女孩,其中包括一名14歲的少女。

他在女孩17歲時使她懷孕了,那一年,他45歲左右,相差28歲。

可怕地是,這位17歲的女孩為此做了一次拙劣的流産,結果,她永久不育。

這位實體學家在日記中記錄了此事,并為自己的行為辯解,他甚至認為,由于他的天才,他有權得到這些女孩。

正如傳記作者沃爾特·穆爾(Walter Moore)由他感慨到,實體學家對女性的态度「基本上是一種男性至上主義者」。

戀童癖?薛定谔不僅有“貓”,還有陪伴他的女童

沃爾特·穆爾寫作《薛定谔,生命與思想》(Schr dinger, Life and Thought)一書,記錄了薛定谔一生的工作與生活。

另外,薛定谔還試圖與一位12歲的女孩戀愛,并稱這位小姑娘是他「生命中單戀的人」。

女方家裡擔心,這位實體學家是一個頑固不化的虐待者,這件事也就涼涼了。

由于這些不好的名聲,人們甚至請求更正都柏林大學聖三一學院以他名字命名的演講廳。

戀童癖?薛定谔不僅有“貓”,還有陪伴他的女童

請願書中寫到,「我們承認薛定谔在科學上留下了偉大印記,這份請願書并不想削弱他的演講或思想對實體學的影響……然而,像三一學院這樣的……用一整棟建築來紀念他,似乎不合品味。」

他到底是偉大的人物還是十足的人渣?人已「蓋棺」,品無「定論」。

薛定谔:「我的世界觀」

偉大哲學家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見康德《實踐理性批判》)

對哲學有濃厚興趣的薛定谔,同樣思考了他的世界觀,他在《我的世界觀》一文中談及個人道德,這樣寫到:

「如果說讀者們會對「我的」世界觀感興趣,我不知道是不是過于放肆了。評論家們——而不是我自己,對此自然會有定論。不過,做作的謙虛姿态事實上通常是傲慢的一種僞裝。我是不必為此而自責的。不管怎樣,全文總共也就28000到29000單詞(我數過),這對于一個世界觀來說倒也不算太長。」

看來,薛定谔是不喜歡「做作的謙虛」,那麼,他是否真正喜歡「不做作的謙虛」呢?

戀童癖?薛定谔不僅有“貓”,還有陪伴他的女童

《我的世界觀》一文收錄在他的《生命是什麼》一書中,想必,不少中國讀者都受益于這大學普讀物吧。

薛定谔本來規劃的人生是:一邊做實體學教師,一邊研究哲學。

他在1960年,也就是逝世的前一年,這樣總結自己的人生:

「我的1918年,也就是我31歲的時候,我非常有望在琴斯托霍瓦獲得理論實體學的教職(接替蓋特勒)。當時,我已經準備以我所愛戴的老師弗裡茨·哈澤内爾(不幸的是他于一戰中喪生)所做的非凡的講學作為最高榜樣,好好地講授理論實體學;此外的時間,我便打算全心全意地投身于哲學,沉浸在與斯賓諾莎、叔本華、馬赫、理查德·西蒙和理查德·阿芬那留斯的著作相處的美好時光中。」

造化弄人,琴斯托霍瓦不久後便被德軍占領,不再屬于奧地利了。薛定谔不得不作出調整。

「 是以這些計劃都沒能實作。我不得不專攻理論實體,而且,出乎意料地,我竟能從中有所偶得。」

關于薛定谔,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事?

參考資料:

https://wordpress.futurism.com/schrodinger-pedophile/a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