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目錄----------

一、上手體驗

  1、主界面

  2、功能

二、程式的 BUG

三、必應詞典的 BUG

  1、“每日一句”裡的句子不能完美翻譯

  2、不能翻譯網頁

  3、一個不算 BUG 的 BUG

四、采訪子產品

  1、使用背景

  2、評價

  3、問答環節

五、分析必應詞典

  1、功能對比

  2、産品優劣

  3、我對産品的建議

  4、我的評價

六、建議和規劃

  1、如果你是項目經理,如何提高進而在競争中勝出?

  2、目前市面上有什麼樣的産品?

  3、你要設計什麼樣的功能?

  4、為什麼要設計這個功能而不是其他功能?

  5、為什麼使用者會使用你的産品/功能?

  6、你的創新在哪裡?請用NABCD分析?

  7、如果你來上司這個團隊,會有什麼不一樣?

  8、如果你的團隊有5個人, 4個月的時間,你作為項目經理,應該如何配置角色(開發,測試,美工等等)?

  9、描述你的團隊在16 周期間每周都要做什麼,才能在第16周如期釋出軟體?

一、上手體驗:

  必應詞典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基于中英文互譯的軟體。說到這一類軟體,我之前一直使用的是有道詞典,正好有一個對比,通過對比往往能得出比較客觀的評價。那麼這一次我就簡單說一下 必應詞典的使用體驗吧。

  1、主界面:

  單從界面上看的話,有道詞典用的是暖色調的紅色,左側一列的各種用到用不到的功能一目了然,有最基本的單詞查詢,句子翻譯等等,是比較好上手的一款軟體;但是頁面内容給人感覺很繁雜,看的讓人眼花缭亂,當然,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廣告,每次一開啟有道詞典都會彈出廣告,單憑這一點就給使用者不太舒适的體驗。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再來說說必應,其實必應給我的感覺更清新,用的是冷色調的藍色,主要功能按鍵也都放在明顯的地方,排版很簡單,看起來就沒有有道詞典那麼繁雜,不過這樣的排版處理會給人一種功能不是很強大的感覺。最後一點要優于有道詞典的方面就是廣告的處理了,畢竟是财大氣粗的微軟的産品,根本不需要打廣告賺錢,是以在必應的界面中基本上看不到什麼廣告,這也是我喜歡的地方。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2、功能:

  對于詞典來說,單詞、句子的翻譯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基礎功能,接下來我們看一些擴充功能:

  1)有道詞典 -- 可以在任意地方實作翻譯,隻要把滑鼠停留在某個英文單詞或者漢語詞語上,它都能進行翻譯:

  ①:網頁上翻譯英文單詞: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②:網頁上翻譯漢語詞語: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③:甚至在必應詞典上翻譯滑鼠抓取到的單詞: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這一點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

  2)當然,必應詞典也不是一無是處:

  在翻譯句子的時候能夠做到逐詞對應: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然而,有道就不行了,隻能做到逐句翻譯: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隻是想說兩個詞典各有各的好處,如何選擇完全看使用者心情~

  既然要找必應的茬(BUG),那麼有道的戲份就到這裡吧。

二、程式的 BUG:

  我們用必應詞典來看看 BUG 是什麼意思: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我們可以看到 ,BUG 在英文中其實就是缺陷、小蟲子、臭蟲的意思,但是人們很形象的就用到了程式上面,現在人們将在電腦系統或程式中,隐藏着的一些未被發現的缺陷或者問題統稱為BUG(漏洞)。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微軟出品的必應詞典到底有什麼 BUG 。

三、必應詞典的 BUG:

  必應詞典作為微軟推出的首款中英文互譯智能詞典,其擁有很多特色:拼音例句、搭配建議、例句朗讀合成視訊、近音詞搜尋、詞條對比等等。盡管這款軟體各方面都做得很不錯,但是我們說了,要來找茬,那就别怪我太挑剔啦~

  1、“每日一句”裡的句子不能實作完美翻譯:

  用了一段時間的 必應詞典,我發現它有一個很好的地方,就是每日都會給你推薦一句或者幾句話,這對于我們學習英語是一個很好的詞句積累方法。有一天我很好奇,就把“每日一句”裡的例句複制下來,拿到【翻譯】裡面去進行翻譯,結果驚奇的發現,它并不能翻譯成原來的意思!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2、不能翻譯網頁: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我用紅色橫線劃出來的那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能翻譯網頁的我沒了解錯吧?于是我打上了百度首頁的位址,再點選翻譯: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發現它真的跳出來了一個頁面,但我來不及高興,他就報了一個錯誤: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顯示這個頁面不支援翻譯!心想:這麼巧,第一次輸入的網頁就不能翻譯,那我再試試其他的網頁。于是我又輸了幾個不同的位址,發現結果和第一次一樣!我的天,你這不是騙人嗎?說好的能翻譯網頁呢?困擾了一段時間之後,轉念一想,該不會是隻支援英文的網頁翻譯吧?于是我滿懷期待地輸入了一個英文網站的位址,結果還是...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我還不死心,接着猜測,這可能是浏覽器版本不相容的問題,于是我把 Windows 自帶的 IE 浏覽器設為預設浏覽器後再重複上面的步驟: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依然報錯!額...那這就不怪我了,IE 浏覽器應該不會不相容吧?你連自家浏覽器都不支援,我也很無奈啊~

  #--更新部落格的時候看到了助教的提示/(ㄒoㄒ)/~~,是我沒注意。但是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很多 https 開頭的網站了,比如要上外國的購物網站亞馬遜,看不懂啊~這時候就想要借助必應團隊開發的網頁翻譯功能,然後發現不能用,就挺尴尬的了(偷偷說一句:百度翻譯可以不完美地支援網頁的翻譯)。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來,我們必應詞典會攻克這一難題,做出更完善的網頁翻譯功能的!

  3、一個不算 BUG 的 BUG:

  為什麼說不算 BUG 的 BUG 呢?這個情況我無法截圖說明,隻好文字描述了。不知道其他人的情況怎麼樣,在我的電腦上,打開必應詞典,隻要滑鼠滑動在必應詞典的視窗區域内,總是會出現人眼能察覺出的延遲,不及一般情況下滑鼠指針移動的那麼流暢,但是并不影響其他功能的使用,隻是作為使用者,在體驗上不是那麼好。是以我覺得這不算很嚴重的 BUG ,應該是優化方面沒做好吧。

四、采訪子產品:

  1、使用背景:

  我了解到一位高中同學正在積極備戰六級英語考試,于是向他推薦了一下這款軟體。

  2、評價:

  他用了幾天(安卓用戶端),回報給我一個問題,就是點選“本地聽力”按鈕的時候會出現閃退的情況,吓得我趕緊用手機下了安卓版的必應詞典,發現并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過了幾天,偶然間聽到我室友說手機的必應詞典會閃退。等等..啥?閃退?我這靈敏的耳朵不放過一絲細節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趕緊詢問了詳細情況。聽室友簡單說了一下,挖草,情況和我高中同學一毛一樣。但我至今仍然不知道什麼原因...

  不管了,問問他這兩天的使用有什麼體驗?

  3、問答環節:

  Q: 你用了幾天了吧,感覺咋樣?

  A: 感覺一般吧~不是你向我推薦我都不知道還有必應詞典,/尴尬,我之前查單詞用有道詞典,背單詞用百詞斬,但是其實詞典隻是一個工具,在遇到生單詞的時候才會用到,而背單詞的話用百詞斬等工具感覺對我英語的提升更加有幫助,如果在詞典的基礎上再添加像百詞斬那樣的一些背單詞的輔助功能我覺得會更好一些。

  Q: 那與有道詞典相比你覺得必應詞典有什麼優缺點嗎?

  A: 我用必應詞典查單詞的時候沒有顯示與單詞搭配的短語,還有它顯示一堆網址是什麼意思,要我自己點進去看嗎?我對那些東西沒什麼興趣。還有我想知道為什麼閃退?

  Q: 額...不知道。那你有什麼意見或建議嗎?

  A: 可以加上百詞斬的一些功能,還有,閃退是BUG嗎?為什麼我的手機會出現閃退的情況?

  Q: 诶,是我問你還是你問我啊? = =!

  不說了上圖上圖: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五、分析必應詞典:

  1、功能對比:在開頭的上手體驗裡,我們把必應詞典和有道詞典作了一個簡單的對比之後,我就把有道給雪藏了,現在,我們再把它請出來,同時請出另外一位嘉賓——金山詞霸。認真對比一下三者在功能上的異同。

  1)先貼個表: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2)簡單解釋一下表中各個功能:

  ① 查詢:英文單詞和漢語詞語的查詢;

  ② 翻譯:英譯漢、漢譯英;

  ③ 例句:給出所查詢單詞的用法和例句;

  ④ 發音:給出所查詢單詞的音标和發音按鈕;

  ⑤ 百科:給出名詞科普資訊(個人覺得沒什麼用,要查資料都用百度Google誰會用一個英語詞典查);

  ⑥ 電台:線上的英文廣播電台;

  ⑦ 單詞本:使用者可以自行記錄自己的單詞;

  ⑧ 詞彙挑戰:設定難度關卡,使用者可以一級級挑戰;

  ⑨ 人工翻譯:應對機器翻譯的不準确而推出的人工線上翻譯;

  ⑩ 推薦閱讀:推送好的文章;

  ⑪ 劃詞翻譯:在網頁上或者其他地方檢測滑鼠指針所指單詞/詞語顯示對應翻譯;

  ⑫ 網頁翻譯:實作網頁的翻譯。

  我們可以從表中看出,必應詞典具備了一個詞典所應具有的基礎(詞彙/句子的翻譯和音标/發音)功能,而且在此基礎上還有自己的特色(詞彙挑戰、廣播電台),可以說算得上是一款比較好的産品,但是它依然還有可以增加的功能。比如說可以借鑒有道的劃詞翻譯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和人工翻譯。

  我認為一個擁有 UI 專業支援的計算機應屆畢業生 6 人團隊要完成這個項目,至少要6個月,因為涉及到的相關功能子產品還是比較多的,加上應屆畢業生缺少經驗,可以說是邊學習邊開發吧,難度不會太小,但也不是很大。我将這個項目分成4個子產品:第一、功能開發子產品,需要3個軟體開發工程師;第二、美工設計子產品,需要1個UI工程師;第三、産品測試子產品,需要1個軟體測試工程師;第四、産品推廣子產品,由項目負責人完成。第一階段:社會調研,是項目開始前的準備工作,即收集資料,統計資料等工作,需要比較漫長的時間,不算進項目實施的時間;第二階段:按照前期調研的結果設計産品的功能并考慮可行性,同時UI工程師給出主視窗和各個功能子產品的界面方案,需要 2 周的時間;第三階段:軟體的開發階段,3位軟體開發工程師按照設計的方案實施,同時UI工程師着手設計多款風格不同的應用皮膚,需要 10 周;第四階段:軟體測試工程師在拿到軟體樣本後對軟體整體情況開展為期 2 周的檢查與測試,當然此前測試人員在各個功能子產品開發出來的時候都要進行檢查與測試;第五階段:如果發現嚴重 BUG 則需要更多的時間修複,若是一些小 BUG 則情況會好很多,這個階段用于修複 BUG 和優化相關功能,預計需要 4 周;第六階段:當軟體開發完成後,自然就是釋出了,這個時候項目負責人召開釋出會,釋出新産品,當然作為項目負責人,此前除了監管項目的實施進度之外還要進行一些商業洽談,為産品釋出做準備。以上對各個階段的時間都是估計的,前面有提到,這個團隊是 6 名應屆畢業生,是以他們是第一次做這樣的項目,則 X = 18 , N = 1 ,那麼預測的真實時間 Y 就等于 18 周,也就是 4 個半月,比我之前整體預測的要少了 1 個半月!感覺越是考慮得細緻,時間算的越準~

  2、産品優劣:

  前面我們也對比分析了一下三款主流翻譯軟體,各有千秋也都不完美,對于必應詞典來說,其優劣如下:

  1)優勢:

  ① 沒有廣告:部落格開頭我有提到,我最喜歡必應詞典的一點,就是沒有!廣告!!相信很多使用者都很讨厭那些煩人的廣告,但是作為軟體開發者來說,廣告的植入會帶來一筆豐厚的回報,植入廣告的行為雖然會對使用者産生消極的影響,但是這樣的回報是人家辛苦開發軟體得來的,也不能說這是不好的行為(畢竟以後我們也會從事相關工作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但是對于使用者來說,必應詞典沒有廣告确實是一大吸引因素,這可以算是必應詞典的優勢了。

  ② 詞彙挑戰:另外的優勢當然是别的詞典沒有的功能——“詞彙挑戰”了,詞彙挑戰可以激發使用者的戰勝欲望去一級級地闖關,進而在不知不覺間提升自己的英語水準。

  那必應詞典沒有劣勢嗎?非也...自己的優勢是擁有别人沒有的功能,那麼相對來說,自己的劣勢當然就是自己沒有而别人擁有的功能啦~

  2)劣勢:

  ① 沒有“劃詞翻譯”功能:就實用性來說,有道詞典的“劃詞翻譯”功能還是很實用的,說實話我之前使用有道詞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這項功能,因為在閱讀英文材料的時候有很多不認識的單詞,但是又不可能一個個輸入到詞典裡面去查吧?這樣效率太低了!是以有道的這項功能是真心友善。

  ② 沒有“人工翻譯”功能:有時候需要翻譯一些專業的論文,光靠機器翻譯明顯是行不通的,這時候就需要更專業的翻譯——“人工翻譯”了。試想:一個必應詞典的老粉絲,遇到這樣的情況,想必會有所失望吧?

  其他兩款産品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不足,總體來說自己的優勢就會相應地成為别人的劣勢,而别人的優勢也相對地成為自己的劣勢。

  3、我對産品的建議:

  那麼在對産品改進的建議上,當然就是希望能做出别人也有的功能,就像剛剛說的借鑒有道詞典的劃詞翻譯和人工翻譯;還有就是優化滑鼠在視窗内滑動卡頓的問題;最後再支援以 https 開頭的網頁翻譯。這樣就好很多啦~

   4、我的評價:

   這款軟體我認為還是很不錯的,基礎功能就不說了,主要是其詞彙挑戰功能,對于那些想要提升自己英語水準的使用者來說是有比較大的幫助的;站在使用者的角度還是希望必應詞典可以一直保持清潔界面(沒有廣告)。當然如果我身邊的朋友有需要,我也會推薦給他。

六、建議和規劃:

  如果我是項目經理,我當然會分析市面上各種詞典,然後對比他們的優劣就像我上文所提到的那樣,把他們有的而我們沒有的功能都給補上!為什麼别人能做到而我們做不到?科技狂人埃隆·馬斯克說如果你是處于新興産業下的創業,相對來說就會簡單一些,但是如果你想要颠覆一些傳統的産業,就必須比其他人的産品要好,而且不能隻是好一點點,不然使用者憑什麼放棄原來的産品?在這裡也是一樣,在我的生活圈周圍很多使用翻譯詞典的人一般都會選擇有道詞典或者金山詞霸,總感覺必應詞典的知名度不如前兩者,于我而言在此之前我也不了解必應詞典。是以我會建議給必應詞典做做廣告提高知名度,這樣才有更多的人知道必應詞典。那麼對于那些一直使用有道或者金山的使用者來說,你作為一個我新接觸的詞典,我憑什麼放棄原來的産品而去使用你家的東西?那我們肯定就是要做得比有道和金山好上不止一點點才行!

  存在的産品有有道詞典、金山詞霸、百度翻譯、和火雲譯客等等。

  我想要設計的是綜合了市面上其他主流詞典的多種實用功能的産品,比如有道的劃詞翻譯、和金山詞霸的人工翻譯功能等。

  因為這樣的功能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實用!使用者真正需要的是真正有用的東西而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當然界面的美觀可以再稍微優化一下

大家一起來找茬(BUG)

  為什麼?因為我內建了市面上各種主流翻譯軟體的各種實用功能啊。一款軟體就有多款軟體的功能,你是使用者你會怎麼選擇呢?

  N: 使用者可能會希望必應詞典可以對英文電影進行線上翻譯:随着電影的播放,錄入電影中的人聲實作語音—>翻譯成—>文字并實時顯示在螢幕上。但是一般的電影都是配好了中英文字幕的,不過不排除一些冷門的電影沒有中文字幕,或者為了滿足一些從事電影字幕比對的從業人員的需要,我認為這個功能還是挺有用的。

  A: 我們知道,今年1月17号,微軟收購了以深度學習為重心的研究型人工智能創業公司Maluuba,Maluuba在早期的時候釋出了一款安卓的語音助手,就這款應用的表現來看,并不遜色于Siri,甚至在某些地方更加了解使用者,我們不妨借助這個技術,使用到必應詞典上,實作對英文電影的線上翻譯功能。

  B: 好處當然就是減少那些從事電影字幕比對的從業人員工作成本,減輕他們的工作壓力,而且他們為電影配上字幕肯定是基于商業上的需求,那麼我們做一個企業版本豈不是你好我也好?

  C: 我并不知道現在那些為電影配上字幕的從業人員是怎麼工作的,但如果他們目前要是手動打上去的,那我們就有市場,而且據我所知當下其他的翻譯軟體并沒有這樣的功能,那這算不算是一個創新?我們又是第一位涉足者,其他人若想模仿,對不起,專利費!

  D: 我之前說過了,要想推廣産品,比打廣告。①對于已經使用了必應詞典的使用者來說,我們可以在他們開啟必應詞典的時候推送相關消息;②對于使用有道或者其他詞典的使用者來說我們可以利用強大的功能來吸引他們使用必應詞典,進而再重複①中的方法。/陰險

  我也不知道會有什麼不一樣,但我會把我的想法加進去:

  1)打廣告,提升知名度;

  2)綜合其他軟體功能,比其他軟體強大不止一點點,逼迫使用者放棄原來使用的産品。

  我認為5人團隊所具備的技能應該包括:2位軟體開發工程師,對産品進行開發;1位軟體測試人員,對産品進行測試;1位具備UI專業相關技能,設計軟體圖形界面,1位項目經理,做開發和測試之外的所有事情。

  第一周:産品界面設定,由美工設計人員負責拿出多個樣本方案,應用于主界面和相關功能界面;項目經理提出基礎功能和擴充功能,讓開發人員在接下來的時間實作。

  第二到第六周:軟體開發人員完成基礎功能的開發;美勞工員設計多款顔色的皮膚主題;測試人員進行排查檢測,若發現 BUG 及早提出;項目經理進行市場調研和與客戶商談拉贊助。

  第七到第十一周:開發人員完成擴充功能的開發;美勞工員對界面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設計,測試人員繼續進行排查檢測,若發現 BUG 及早提出;項目經理繼續市場調研和與客戶商談拉贊助。

  第十二周:測試人員對軟體進行最終排查檢測,發現 BUG 并提出,若 BUG 嚴重,向公司申請适當延期。

  第十三到十五周:開發人員修複 BUG 并優化産品。

  第十六周:召開産品釋出會,正式釋出該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