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妲己是我國曆史上有名的美人,但是根據資料記載,蘇妲己并非姓蘇,而是姓己名妲。在古代她屬于蘇氏部落,而古代的蘇氏部落,就坐落在現在的河南。相信大家都對商纣王的行軍手段有所耳聞,公元前1047年的時候,纣王進攻蘇氏部落,并且迅速獲得戰争的勝利,占領了該部落。在古代,部落的概念就相當于如今的村莊,一群人住在一起,男耕女織,是以在武力上也僅有一些輕兵器,完全比不上當時訓練有素的專業軍隊。

失敗是一件令人顔面盡失的事情,當時的蘇轼部落為保全族人的性命,不僅上纣王進貢許多珍奇異寶,還一并将蘇妲己也送給纣王。能代表整個族人,服侍在纣王身邊的女人,自然是姿色過人,美貌無雙。《封神演義》中對妲己的描寫,也不是空穴來風。不過商朝在公元前1046年就滅亡,而這時妲己才剛剛,進入商朝一年,她短暫的生命,也就随着這個朝代一同消失。
直到20世紀初期,專家在河南發現蘇妲己墓,這才揭開了其本來面目,專家:我們冤枉了她幾千年。既然蘇妲己當時被供奉給纣王,那麼自然是跟商纣王葬在一起。在商纣王的墓穴旁邊,就是蘇妲己的墓穴。專家經過調查之後,決定進入陵墓,他們發現其中的陪葬品也隻不過比常人多一些而已。墓穴中通常都會有關于墓主人的生平記載,專家經過閱讀墓中的龜甲,并沒有發現有任何文字可以表明蘇妲己是魅惑商纣王的狐狸精。
根據更深入的考究,專家驚訝地發現,大家竟然冤枉了妲己幾千年。當時商纣王攻打蘇氏部落的時候,已經60多歲了,而當時的蘇妲己隻是一個16歲的小姑娘,單純可憐,沒有心機,也沒有手段。并且蘇氏部落作為失敗的一方,将蘇妲己供奉到商纣王身邊,蘇妲己的身上肩負着整個族人的性命,是以,她自然不敢造次,而是一直謹小慎微,戰戰兢兢地生活在商纣王身邊。這一形象令在場的人都大吃一驚,因為這與我們印象中的蘇妲己完全不同。
在小說中,往往稱蘇妲己是狐媚惑主的狐狸精,甚至連卡通片也是這樣的形象。商朝滅亡的罪名,也就此被推到蘇妲己的身上,但是事實并不是這樣。
至于為什麼會将蘇妲己比作狐狸精,或許是因為蘇氏部落的圖騰是九尾狐。不過這也并不是根本原因,這個謠言是西周的帝王散布出去的。西周的帝王作為一個用武力打下天下的君主,是否得民心是他一直擔心的事情,畢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為了讓自己的形象在百姓的心中不會蒙塵,是以稱商纣王暴虐,而妲己是個紅顔禍水,妖言禍國。這一切都不過是帝王,為了蒙蔽百姓而使出的手段罷了。
至于小說和影視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那多半是經過加工和演繹,任何書名後帶有“演義”兩字的書,實際上都是小說,他們與曆史的真相相去甚遠,僅僅是在大方向上吻合而已。至于人物的性格發生的細小事件,那些都是作者杜撰。作為現代堅定的唯物主義者,我們也不該相信那些神鬼之說。古代人民是因為他們的科技并不發達,是以喜歡用神鬼之說去解釋一些自己無法了解的現象。他們渴求有神來改變自己的生活,這也是當時,社會并不先進的展現之一。
不過,一個人的名聲傳了千百年之後,是很難再改變人們的刻闆印象。提到狐狸精,人們腦海中閃出的第一個名字仍舊是蘇妲己。不過現在我們知道了,一個16歲的女孩,并沒有惑亂朝綱的本領,同時也就不存在什麼狐狸精之說。幾千年來,我們終于可以還她一個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