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們是古代特殊民族:不準讀書,不準為官,世代不得和漢人通婚

先秦時期,名相管仲曾寫過一本《管子》,裡面将中國古代人民劃歸為四種身份——士、農、工、商。即所謂的“四民”。通俗來說就是讀書的,務農的,從事手工業的工匠和商人。

他們是古代特殊民族:不準讀書,不準為官,世代不得和漢人通婚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之人,莫非四民。就算是放到今天,士農工商還可以涵蓋一大部分國人的生活身份。而這四字的排列,也是相當有文章的。古代重士農,輕工商這是衆所周知的常識,之是以叫“士農工商”,一是按其對社會的貢獻順序排列,二也指治理一個國家輕重緩急的四個方面。

不過,還有一類人,卻不屬于“四民”之列,他們的地位可以說是古代最低的。這類人被稱作“堕民”。何為堕民?其又稱怯鄰戶,明朝時叫丐戶,到了後世直接被簡化成了堕民。顧名思義他們就是屬于乞丐或是難民的一幫人,社會地位低賤也在常理之中。

他們是古代特殊民族:不準讀書,不準為官,世代不得和漢人通婚

他們起源于古代浙江紹興,世代聚居在一起。事實上,他們其實是被單獨隔離開了,古代法律規定他們不許離開聚集區以外的地方居住。此外,他們還不準與平民通婚,不能接受教育參加科舉考試,更不能為官從政,即使隐姓埋名謀上一官半職,隻要被發現,就會馬上取締。

他們是古代特殊民族:不準讀書,不準為官,世代不得和漢人通婚

最重要的是,堕民的身份是代代相傳的,隻要你是堕民,你的子子孫孫都是堕民。為啥會出現這樣一種人群呢?其實他們誕生于明朝時期,朱元璋坐穩位置後,決定對元朝的蒙古貴族進行清算。他下令在全國範圍内搜尋蒙古貴族和蒙古士兵,并将他們的戶籍單獨拎出來,設為丐籍,以示羞辱。至此之後,四民之外就多出來了這麼一個堕民。

他們是古代特殊民族:不準讀書,不準為官,世代不得和漢人通婚

由于各方面限制,身為堕民很多職業無法從事,他們隻能從事古代社會最低賤的工作。譬如收破爛、收雞毛、擡棺材擡轎、媒婆、理發、唱戲等行業。值得一提的是,我國的著名猴戲表演藝術家章宗義就是堕民出身,正是由于世代唱戲,唱成了家喻戶曉的藝術大師。對了,他還有一個兒子子承父業,叫章金萊,也就是西遊記裡孫悟空的扮演者六小齡童。

他們是古代特殊民族:不準讀書,不準為官,世代不得和漢人通婚

比起别的行業,唱戲的堕民還算稍微體面。而女性堕民從事的職業裡,有一種極為特殊的職業叫“老嫚”,她們一般在别人家辦紅白喜事時上門幫忙做事讨彩頭,類似于今天的婚禮葬禮司儀這種工作。

他們是古代特殊民族:不準讀書,不準為官,世代不得和漢人通婚

俗話說,華夏一家親,都是中國人沒必要在戶籍上分個三六九等。朱元璋設立堕民後至今的600多年裡,其實有很多帝王曾下旨廢除過堕民稱号。奈何百姓常年歧視思想的根深蒂固,加上堕民自身的文化走不出聚集區,形成了死閉環。即使外部歧視消除了,人們内心的隔閡早就成了不可逾越的鴻溝。

他們是古代特殊民族:不準讀書,不準為官,世代不得和漢人通婚

直到新中國成立後,老百姓思想真正得到了解放和開化,意識到了祖國人民都是無産階級兄弟,堕民的身份才真正意義上得到消除。他們也都紛紛搬離了象征歧視的聚居區,走向全國各個行業崗位,為新中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