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柯南發生了什麼,從摩天大樓到彩色子彈?

作者:胡不歸

前段時間,《名偵探柯南:彩色子彈》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時上映,這是《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的第24部作品,從1997年至今,除了去年因疫情中斷外,柯南劇場版以每年一部的穩定速度與觀衆見面。

柯南絕對是持久IP中的一員。不少網友開玩笑說,"從小柯南,我就大學畢業了,柯南還是國小生。調情的背後,是柯南幾十年來不斷更新的劇情,也是觀衆和讀者對其的期望。不過,從劇版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名偵探柯南》似乎有"爛尾巴"的氣勢,惡搞、敷衍、自閹割等問題,出現在觀衆的評價中。

1997年,在漫畫系列《名偵探柯南》播出三年後,青山綱昌推出了首部劇場版《引爆摩天大樓》。二十多年前,《引爆摩天大樓》還是經典之作,無論是案情的強度,對主演情感台詞的處理,還是對福爾摩斯的緻敬。可以說,一座"引爆摩天大樓"的上映,為柯南劇場版推出幾十年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此後的十幾年裡,柯南劇場版一直保持着較高的制作水準,推出了一批傑作,如《貝克街的亡靈》、《世紀末的魔術師》等,即使放在今天,也不亞于偵探作品。以2002年的《貝克街上的亡靈》(The Undead on Baker Street)為例,當時虛拟現實遊戲出現在故事中。而以現實與現實和現實的古代倫敦兩個世界為線索,平行推廣,不僅不是突然,而是緊張的氣氛恰到好處,不僅出櫃了偵探片應該有節奏,而且順便說,真相是孩子們成長起來的。現在回頭看看《名偵探柯南》,《貝克街的亡靈》依然是衆多觀衆的最愛。

然而,在過去的十年中,柯南劇院的版本很少出現好作品,甚至近年來也有越來越糟糕的趨勢。以2019年上映的《名偵探柯南:綠軍之拳》為例,劇情可以說是支離破碎,人物技能爆裂,不僅沒有考慮牛頓的三定律,甚至還帶來了一些科幻色彩,不知道編劇是否受到了"手撕鬼"等離譜劇的影響。《綠拳》最令人大開眼界的兩個部分,或許在于新加坡的秀麗風光和花園的新發型,對于一部已經更新了二十多年的偵探電影來說,這或許是一個很大的諷刺。

那麼,為什麼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柯南在過去二十年裡發生了什麼?從《引爆摩天大樓》到《彩色子彈》的轉變并不突然,每部電影都有點出人意料。最初,柯南劇場的每個版本,除了自己的劇情外,都承擔起了推進主線的角色,有時柯南或新版與黑組織對峙,有時基德出現,每個劇場版都能帶來不同的焦點,而無論劇情如何,都可以找到柯南與黑組織糾纏的一些線索。但從近幾年的劇場版來看,主線的推進似乎進展甚微,卻被削弱了,甚至給人的印象是原來黑色紙巾的坑挖得太大而無法填補。

如果劇情隻是在主線進度滞後,是可以了解的,畢竟在影院版或TV版之外都在不斷推進。但現實情況是,如今的劇場版不僅是劇情的主線,即便是由于偵探懸疑劇情也一團糟,比如兇手的動機無法支撐一系列犯罪,嚴重的刑事或國家安全事件都很容易解決,難免讓人覺得是重中之重。這種敷衍了事,是對二十多年來一直在追逐《名偵探柯南》的觀衆的冒犯。

也許有人認為是追逐戲劇的那群孩子長大了,變得挑剔。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僅僅是試圖掩蓋它。任何電影畫面的細化都掩蓋不了劇情中的缺陷,生動的人物也不應該成為環形錢的工具。而那些懸念是不夠的,CP走到一起練習,注定不會持續太久。前段時間《彩色子彈》上映時,著名名偵探柯南再次登上熱搜,但引起觀衆大面積讨論的不是劇情,而是哪對CP是真的。如此無聊的讨論,雖然也給影片帶來了熱度,但這種熱度來得又快又快,不會激起任何火花。

縱觀今天的《名偵探柯南》,其實無論是劇場版還是TV版,幾乎都是情感前瞻,支援觀衆追求劇氣的勢頭,已經很少有有趣的情節。從長遠來看,恐怕《名偵探柯南》可以留給我們,什麼都沒有。(胡不回來)

來源:Bright.com 文學評論頻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