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溥儀閱兵台》中提到:閱兵台上閱兵時,苦澀心情隻自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溥儀皇帝在成為僞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之後,在閱兵台上去閱兵時,那種心裡的苦澀滋味也許隻有溥儀自己才能夠了解得了吧。其實關于溥儀,現代很多文學作者都給溥儀貼上了一個“悲催命運”的标簽。其實仔細去看溥儀的一生其跌宕曲折的故事情節,往往總是令人同情萬分。

其實關于溥儀的故事有很多,在1949年新政府成立之後,溥儀也呈現了願意接受配合,願意重新規劃生活的态度,而這樣的态度也讓新政府對溥儀寬大處理了。不僅給溥儀介紹了在植物園裡養護植物的工作,而且還給溥儀配置設定了一些新房屋作為養老的居住點。然而溥儀在新生活開始之後也傳出了很多極具故事性的事情來。
1963年,溥儀當時已經頭發斑白,然而在回到故宮的時候,看到很多遊客在故宮博物館門前排隊買票。然而溥儀站在長長的隊伍之後,驚訝的自己問了自己這樣一句話說:我還要買票嗎?然後苦澀的笑了笑。想當初1908年,溥儀當時還僅僅隻是一個孩童,就被接到了宮裡居住,成為了紫禁城的主人。
然而時代變遷之後,溥儀也僅僅隻能憑借着遊客的身份,用購買票價的方式,才能夠進入故宮博物館。是以當時的溥儀和其他的遊客不一樣的地方在于,自己的家變成了博物館,而自己當初是這個家的主人,然後現在也僅僅隻能以遊客的身份來欣賞這裡的一切,不得不感歎滄海桑田。
溥儀購買門票,進入故宮博物館。然而在進入大殿之後,溥儀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那張龍椅上,之前身為孩子的溥儀厭倦着紫禁城生活的節奏,渴望從這個類似于鳥籠子一般的地方逃出去。但是現在在以遊客的身份回到這裡的時候,發現之前的一切都變成了回憶時,自己現下也隻能苦笑。
然而當溥儀再次坐回龍椅上的時候,卻突然想起了自己兒時為了反抗這樣枯燥的生活,也曾經養過一隻蛐蛐。拿到籠子的溥儀當時就激動的說了一句:“這是我的寶貝。”要知道當時在被人安排的生活中,溥儀雖然貴為封建社會中的皇帝,但是向來無法支配自己的生活。
是以那時候的溥儀并沒有任何朋友,也沒有任何親人,是以隻能通過一些小動物來擷取生活中一丁點快樂。之是以能夠被稱之為寶貝,其實也可以看出溥儀在生活中,也是精神上的窮人。溥儀想要從龍椅後面再次找到關着蛐蛐的小籠子,卻沒想到多年時間過去了,這隻籠子裡面的蛐蛐居然還在。
雖然已經沒有了當初的生命力,但是對于溥儀而言,那小籠子裡面的蛐蛐應該也就象征着溥儀年少被他人安排的命運一般,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這樣被人刻意安排的命運也就變得更加自由化。是以披着封建皇帝的名号的外衣已經被徹底撕去,是以蝈蝈也去了另一個世界,也就寓意着溥儀可以換一個身份,重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