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極其繁盛的朝代,但在安史之亂後逐漸衰落。衆所周知,唐朝著名的宰相郭子儀,便是在安史之亂中扭轉了局勢的偉人。
但鮮有人知道,在逐漸衰落的唐後期短暫地出現過一段中興時期。其中,締造了這一段“元和中興”,功勳堪比郭子儀的宰相就叫裴度。裴度是唐中期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作為唐後期四大宰相之一,在唐朝國力衰弱之時與其他幾位名臣竭盡全力,力挽狂瀾,與奸佞宦官鬥争。
為唐朝政局的穩定,社會的安定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這樣一位名臣,卻曾經被算命先生說是餓死之命,也曾差點因為小偷偷了他一件貴重的東西失了官職。

一、裴度少年改命
裴度生于唐朝永泰元年,字中立,河東聞喜人,是唐代與狄仁傑、郭子儀齊名的三位名相之一。裴度出生于名門望族,但在他年少時貧困潦倒。有一天,他在去學堂的路上遇到了一個自稱會看面相的相士。
那相士看他長相瘦小平庸,全身上下看不出半點富貴的特征,便搖搖頭對他說:“你将來恐怕會遭遇橫禍,落得個餓死的下場。”裴度聽了之後釋然一笑,說道:“雞豬魚蒜,有的吃就吃沒吃就不吃。生老病死之事,時辰一到,該走就走。”
後來有一天,裴度去香山寺遊覽。看到一個素衣女子把一件黃色單衣放到寺廟的欄杆上,然後祈禱許願了許久。她走了之後,裴度發現那件單衣還在原地。
裴度知道是那個女子忘記拿回去了,但這時那女子已經離開許久了,恐怕追上去還給她已經來不及了。于是他便收了起來,打算等那女子回來再還給她。
可是太陽已經落山了,還沒有見到那位婦女回來,于是裴度便打算在寺廟的旅館住一晚。第二天天還沒亮,裴度便帶着那件單衣去了寺廟。功夫不負有心人,裴度看到昨日那女子急急忙忙跑過來,向四處張望。
裴度便上前詢問她出了什麼事。他了解到那名女子的父親明明沒有罪卻被關押起來,這犀牛玉帶單衣便是一位貴人贈與她來賄賂主管的物品。但在這裡卻丢失了。裴度确認過是這名女子沒錯,便把單衣還給了她。
之後裴度決定啟程回家,而就在出旅館的路上又遇到了那名相士。這相士看到他的面相後大驚失色,驚歎說:“你一定做了一件善事。這陰德到了你的身,你以後前途不可限量啊!”
二、裴度丢失官印
裴度自從聽了那相士的話之後,便更加努力,考中了進士。而後在唐憲宗時一路遷升到禦史中丞。後來,他因和宰相武元衡一起支援唐憲宗削弱藩鎮的權利,成為了很多人的眼中釘。而後武元衡遇刺,裴度就代武元衡為相。然而,就在裴度升任宰相後發生了丢失官印的事。
衆所周知,官印是一個官員最大的信物,是一個官員身份的象征。是以雖然價格不高,但其意義巨大。如果丢失了官印,就可能被免職甚至終身不再錄用。有了官印,便可以代表本人審批檔案。但在唐朝中後期,政局并不很穩定。有很多貪官小人為了謀取不當的利益,會去偷盜他人的官印。
那天,裴度和幾位好友一起在家舉酒宴飲。突然,幾位幕僚面色十分着急,匆匆走到裴度面前,附身告訴他說:“大人,不好了!我們宰相府的官印不知被誰給偷了!”
裴度知道後,讓幕僚們冷靜下來,并且叮囑他們不要宣傳,也不要大肆尋找。幕僚們十分不解,生怕來不及官印就追不回來了。裴度笑了笑,讓幕僚們先回去不要聲張,說官印明天便會回來。
幕僚們聽到之後,大驚失色,覺得這怎麼可能呢?但裴度一向聰明,自有他的打算,而且宰相發話了,他們也隻能遵守,便聽裴度的話都回去了。裴度當做什麼事沒有發生,依舊和朋友們把酒言歡。他們一直喝到了後半夜,幕僚們又急急忙忙跑來,面帶喜色的給裴度說:“大人,回來了,回來了!”
幕僚們心中既興奮又疑惑,對裴度更敬重了。但是到底為什麼官印這真的就如裴度所料,又自動還回來了呢?幕僚們決定一起去問一問裴度。原來裴度很清楚,能夠偷他的官印的人一定不是為了金錢,很可能是為了僞造文書。
而會用他的官印僞造文書的人,一定也不是個簡單的角色。那麼他不會希望事情鬧大,便會在裴度沒有發現的情況下,将官印偷去,等到用完了就會再還回來。
如果當時幕僚們召集下人一起尋找,便會打草驚蛇。偷官印的人為了銷毀證據,很有可能把官印毀掉。這樣一來,就得不償失了。
幕僚們聽後,對裴度大為欽佩贊賞,更加認可他的心智才能。裴度安排幕僚們緊緊盯住這幾天的文書,讓他們把文書放到他的書房裡,他親自一一檢視。
果然,僞造的文書就藏在真的文書之中。裴度順着這文書來找線索,果然把偷官印的人抓了個正着。而僞造文書的是一個小吏,他為了輕松地擷取一個官職,便把官印偷來打算僞造檢舉的文書。最後這個人被押到衙門,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三、總結
裴度的經曆告訴大家,世界上并沒有真正的絕路,也沒有真正的“死棋”。哲學告訴世人,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主動地改變困境,努力争取努力奮鬥,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
裴度在處于困境之後選擇無為,并不是選擇放棄,而是先靜觀其變,等待時機成熟後再一舉解決。裴度一生坦坦蕩蕩、盡心盡責,可謂是做到了“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立馬定乾坤”。總而言之,裴度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更是值得後人尊敬的一代名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