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天下局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中國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曆史中,先後出現了十多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既有二世而亡的大秦王朝,也有綿延了幾百年的漢朝、唐朝。每當王朝發展到後期,總會暴露出各種各樣的問題,随之而來的就是戰亂、朝代更替。

中國所有的封建王朝中,明朝是最慘的。明朝末年,因為統治階級的腐敗,導緻社會沖突尖銳,百姓揭竿起義。朱姓皇室上百萬的子孫被起義軍趕盡殺絕。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一、大明王朝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起來的一個大一統王朝。在推動中國曆史發展上,明朝也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明朝之前,是由蒙古人建立起來的元朝。但是,因為蒙古族統治階級和漢族地主、百姓之間存在着非常很大的沖突。

到了元朝末年,社會沖突被激化,民間爆發了紅巾起義,各地陷入到戰亂的局面。出身于普通農民家庭的朱元璋,也參加了起義軍。并逐漸在起義軍中掌握上司權,打敗其他敵人。統一全國,建立起大一統的明朝。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每個朝代的初期,都會出現許多有作為的皇帝,以及清正廉潔、受百姓愛戴的官員。在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為了讓百姓休養生息、從戰亂之中恢複過來,采取了輕徭薄賦的政策。

并在民間修建了許多的水利設施,大力提倡和推廣棉、麻等經濟作物的種植,豐富百姓的收入。在朝廷和地方中,也湧現出了許多勤政愛民的官員。社會的經濟和政治都呈現出了一片良好清明的狀态。是以,人們将朱元璋統治時期,稱為是“洪武之治”。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除了朱元璋的洪武之治外,朱元璋的兒子朱棣在位期間,開創了永樂盛世。随後,明仁宗朱高熾、以及明宣宗朱瞻基,又開創了仁宣之治。社會經濟得到極大的發展,天下安定太平,國家的實力也達到了巅峰。

然而,在明宣宗之後,明朝整體上就開始走向了下坡路。皇帝年幼,導緻外戚幹政;皇帝寵信宦官,又導緻了宦官禍亂朝政。雖然後期也出現了張居正這樣的内閣首輔進行變法改革,但是始終挽救不了明朝走向衰敗的命運。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二、明朝的滅亡

明朝後期,在朝堂之上,出現了非常激烈的黨争。以宦官魏忠賢為首的閹黨、以江南地主階級為首的東林黨、以及昆黨、齊黨、浙黨等多個黨派,都為了各自的利益,争奪權力、争奪地盤,而忘了忠君愛民的為官本分。

這些黨派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加大對百姓的剝削,使得天下百姓怨聲載道。在國家内部,民怨不斷積累。而在外部,北部的後金國虎視眈眈。後金國的努爾哈赤不斷派兵入侵。但好在,有袁崇煥這樣優秀的将領鎮守在山海關,阻擋了後金兵入關。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然而,因為内部朝政混亂、官員腐敗A錢嚴重,再加上出現了極端的惡劣天氣,民間農田的收成大幅減少,出現了大規模的饑荒,百姓們難以生存下去。

每一個朝代的百姓,隻要能過上穩定的生活,他們都會遵紀守法,過好自己的生活,不去管上層統治階級的事情。但是,當上層統治階級昏庸無能,導緻下層的普通百姓無法生存時,農民的反應是最激烈的。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是以,在天災人禍雙重災難面前,農民們開始發起暴動起義。李自成、張獻忠、王自用等人紛紛組織起義軍,與朝廷形成對立。李自成的起義軍雄踞在陝西、河南等地區。而張獻忠的起義軍,則盤踞在湖廣、四川等地區。

很快地,占據着優勢的李自成,率領着軍隊進行北伐,攻陷大同、居庸關,攻進了北京城。親眼見證着國家滅亡的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成為了明朝的末代皇帝。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三、被趕盡殺絕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就将自己的兒子們冊封為藩王,讓這些藩王在封地中生活。雖然,每一個皇帝都想要削弱藩王的勢力。但是,到了明朝後期,皇帝已經自顧不暇,根本沒有時間去管這些藩王了。

是以,崇祯皇帝死後,在南京的福王、在福建的魯王朱以海,先後建立起兩個“南明”政權。一山不容二虎,一國不容二君。這兩個南明政權都宣稱自己是正統的皇帝。是以,兩個政權之間互相讨伐。然而,他們還沒厘清勝負,就再次被外敵攻打了。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沒有得力的将領鎮守山海關,清兵很快就攻入了中原。1646年,清兵攻占了浙江和福建兩地,在福建稱帝的魯王朱以海,急匆匆地出逃海外。但很快就被清兵俘虜了。最終,朱以海因為不願意向清兵投降,絕食殉國。

而另一個朱氏皇族朱聿襖,帶領着一批皇室後代和明朝老臣,逃到了廣東,并在廣州稱帝,希望能夠重振朱氏皇族。但是,很快地,清兵再次攻打到廣東。政權再次被攻破。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從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明朝一共延續了兩百七十六年,先後有十六位皇帝。在這兩百多年間,朱氏皇族不斷繁衍擴大,到了明朝末年,人數多達百萬。明朝被推翻之後,這些朱氏皇室的後代們,也過上了逃亡的生活。

中國古代中,皇室以及他們的後代,都被認為是天子的後代,有着很高的地位。在朝代更替的時候,新的朝代的君王,為了向天下人表示自己的仁義,讓天下人信服,他們往往會優待這些前朝皇室的後代。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然而,明朝朱氏皇族的後代,卻并沒有得到優待。因為群眾對皇室怨恨已久,多方起義勢力的争鬥,以及入關的清兵,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對這些朱氏皇室的後代們趕盡殺絕。

許多朱氏皇族滅國之後,終于醒悟了過來,也表現出甯死不屈的品性。他們甯願自盡,也不願意被俘虜。是以,到了清朝建立之後,能夠生還的朱氏皇族後代,少之又少。

中國下場最慘的王朝,百萬皇家子孫被趕盡殺絕,隻因民怨太深

總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一國的君王,勤政愛民,能得到百姓的愛戴。但是,倘若君王昏庸無道,導緻天下百姓怨聲載道,那麼這個朝代離滅亡也就不遠了。朱氏皇族被趕盡殺絕,是因為不斷積累起來的民憤造成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