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輝煌的孔子後人為何被千夫所指?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輝煌的孔子後人為何被千夫所指?

肖伯納曾經說: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一支暫時由我們拿着的火炬。我們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燦爛,然後交給下一代的人們

。"

民族文化代代傳承,家族精神經久不息,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漫漫人生之路,人們總要有所追求,夜空中閃亮的星星成為了最高的道德準則,指引着無數人前行。

在中國的曆史上,

衍聖公這個稱号一直被認為是傳統、涵養、博學的代名詞。

然而随着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衍聖公的稱号改變為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漫長的曆史究竟發生了什麼?曾經輝煌的衍聖公為何被千夫所指,在衆多網友眼中如此不堪?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輝煌的孔子後人為何被千夫所指?

追本溯源

衍聖公這個官職的由來,在中國頗有淵源。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而孔子倡導的儒家思想也成為了各個朝代統治者的基本思想,儒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

生老病死是人們必須要經曆的過程,

沒有人會永遠存在于這個世界上

,但他們留下的财富将會永遠流傳人間。

作為儒家文化的開山鼻祖,孔子成為了萬人追捧的對象,人們稱呼他為孔聖人,以此來表達對他的尊重。西漢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戰略,孔子的社會地位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彼時的孔子已經殒身,而孔子的後人也開始接受祖先的庇佑,獲得了世襲爵位。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輝煌的孔子後人為何被千夫所指?

千百年來,

孔子後人的官職名稱一再發生改變

,從奉聖公到衍聖公,公元1104年,宋朝将衍聖公這個名字正式賦予孔子的後人。自此,衍聖公這個稱号一直伴随着孔子後人的出生、成長、成功。

表面上的真相往往能夠迷惑人的雙眼,紙終究包不住火,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任何人都無能為力。

曆朝曆代的衍聖公一直是人們尊敬的對象

,然而随着曆史的發展,衍聖公的形象在人們心中悄然發生改變,從原來的聖人變成了如今的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輝煌的孔子後人為何被千夫所指?

趨炎附勢

正直與忠貞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倘若失去了道德,人們便難以在社會上立足。衍聖公享受着各個朝代帶給他們的福利,卻在趨炎附勢、見風使舵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南宋時期,中原大地社會動蕩

,衍聖公作為中華思想的核心推廣者有着極其重要的使命

,然而他卻同時接受着南宋、金、蒙元等多方勢力的封賞,理所當然地在各種政權之間周旋。

元末,衍聖公向元朝的皇帝上書,請求剿滅明朝的起義分子,卻暗地裡将自己的兒子派出,為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謀劃策。在衍聖公的眼中,不論是元朝當權還是明朝掌權,

他的利益與地位并不會産生任何的動搖

,同時選擇支援兩方才不會讓自己陷入被動的境地中。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輝煌的孔子後人為何被千夫所指?

元朝大勢已去,當時的衍聖公則親自前往南京朝拜朱元璋,以此來獲得新主人賦予的榮光。明朝末年,清軍準備入關,距離尚遠之時,衍聖公家族的族人已準備就緒,馬匹、錢财妥善備好,全然不顧自己舊時的主人。

明朝末年,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意圖違逆大勢稱帝,而衍聖公再一次為了自己家族的榮光倒行逆施,

公然發電請求袁世凱登基

自衍聖公這一官職确立起來,見風使舵、首鼠兩端、一樁樁、一件件無不昭示着衍聖公家族的卑鄙,良禽擇木而栖一直是衍聖公的行事準則,是以

他們失去了骨氣

,失去了判斷是非的标準,更失去了最基本道德。

在權力、榮譽的這條道路上,衍聖公已經走的太遠,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絕非空穴來風。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輝煌的孔子後人為何被千夫所指?

喪失骨氣

習慣看人眼色行事、趨利避害一直是衍聖公的拿手好戲,而這樣的行事風格在中國近代尤為顯著。衍聖公家族已經做了二十五朝貳臣,

盡管行為卑劣,卻始終沒有傷及中國的根脈

。然而在近代破敗的局勢中,衍聖公更加無法無天。

光緒年間,德國強占膠州灣,身為大清王朝冊封的衍聖公,他本應該進言皇帝,要求全國上下同仇敵忾,然而衍聖公的做法卻再次讓人大跌眼鏡。

衍聖公主動将德國皇帝的畫像放進了自己的府邸之中

,以此來表達自己的歸順之意。

不久之後,英國再次侵占了中國的領土,衍聖公再次将英國皇帝的畫像放在府邸之中供起來。在大清王朝本應該維護國家主權、共禦外侮的情況下,衍聖公再次為自己尋找退路,随時準備換掉自己乘涼的大樹。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輝煌的孔子後人為何被千夫所指?

這絲毫沒有骨氣的嘴臉再一次被人們所不齒,普通之人尚且知道在外國侵略者面前昂起高傲的頭顱,

飽讀聖賢書的衍聖公卻卑躬屈膝,将尊嚴抛諸腦後

。對外國侵略者奴顔婢膝還不是衍聖公喪失道德的終點,敵軍侵華之時,衍聖公繼續發揮着自己獨特的生存能力。

敵軍攻占山東曲阜,瀕臨衍聖公的宗廟之時,衍聖公卻在家中大辦酒席,而宴請的對象全部都是敵軍侵華的頭目。衍聖公再一次對侵華的敵軍展開了笑顔,妄想用自己的尊嚴來換取安甯。

從衍聖公到72代家奴、25朝貳臣,輝煌的孔子後人為何被千夫所指?

自衍聖公這一職位确立以來,世世代代傳承,他們已經走過了72年的光陰,卻做了72年毫無尊嚴的家奴;即便如此,

他們還在25個朝代中懷有異心

,成為25朝的貳臣。72代家奴,25朝貳臣是衍聖公的真實寫照,更是後人對他們趨炎附勢的最深憎惡。

漫長的人生之中,人們總要經曆高峰與低谷,人生起起落落乃是尋常之事,尋找出路才是當務之急。世上沒有永遠存在的高山,如果真能尋找到,那自己便是那座最高的山峰。

古往今來,

能夠始終依靠的隻有自己而已

。生活不易,人們卻需要生活地明明白白。願每個人都能堅守自己心中的道德準則,成為一個表裡如一,名副其實的人生赢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