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興衰隻在一念間,良機錯付英雄落”。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王侯将相逐鹿于中原,卻又最後難逃被黃沙掩蓋的悲慘下場。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陳勝吳廣起義,是我國曆史上發生的第一次大規模農民起義,沉重打擊了秦王朝的殘暴統治,極大的鼓舞了當時山東六國的抗秦鬥争。

發源于大澤鄉的陳勝吳廣起義,一開始就取得了轟轟烈烈的成果,在極短的時間内就在山東六國得到了巨大的反響,各地的有識之士紛紛倒戈相向,楚國的項氏一族,很快就在南方發動了新的起義鬥争,與陳勝吳廣遙相呼應。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但僅僅在六個月之後,陳勝吳廣起義就被秦朝迅速平定,主要的起義上司人也紛紛被秦軍所殺。

更令人唏噓不已的是,本來可以當王稱帝的陳勝,最終卻被殺死在了,幫自己駕車的馬夫手上。

出身底層,志向非凡

出生于戰國末期的陳勝,是楚國陳縣上一個普通農民,陳勝自小就飽嘗戰争,給人民帶來的痛苦和災難,在秦國兼并山東六國的戰争中,陳勝的家鄉一直飽受戰火摧殘。

陳勝的父親,在陳勝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人世,是以陳勝的家裡情況很不好,為了謀生陳勝隻能夠給當地的地主當佃農,陳勝雖然出生貧寒,也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但是他卻有不俗的遠見。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曾經在一次與同鄉勞動的過程中,陳勝說男兒就應該趁着大好年華建功立業,封侯奪爵。同鄉們卻笑話陳勝:你隻是個幫别人種田的人,怎麼可能建功立業?

陳勝卻笑着回答說:“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并且最後鼓勵同鄉們說:“苟富貴,勿相忘!”雖然隻是一次閑暇時的談話,但從中就可以看出陳勝的非凡志向和過人的謀略。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秦國統一全國之後,為了抗擊北方匈奴,發動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東起遼東西至隴西一帶的漫長邊境上開始修建長城,作為抵抗匈奴等少數民族入侵的防禦戰線。

在當時生産力不發達的條件下,要修建這麼一條漫長的邊境防禦戰線,無疑需要巨大的人力。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為此,秦朝的統治者不顧人民渴望安定的意願,強制在全國範圍内征發壯丁,陳勝是以被征發到北邊漁陽長城戍邊,也正是從這開始,陳勝開始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王侯将相甯有種乎?

公元前209年,陳勝等900餘名壯丁被派遣到漁陽戍邊。在當時,全國的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還十分不完善,從陳勝的老家到漁陽的道路很多都不完善,而且一路上還缺少補給,陳勝等人經常風餐露宿,甚至有些人在半道上就因為疾病死去了。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等陳勝衆人行走到大澤鄉的時候,又遭遇到了連日暴雨,衆人根本無法行走前進,但是距離規定到漁陽的日子又越來越近,按照當時秦朝的法律規定,凡是不能在規定日期到達目的地的戍卒,一律處死。

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下,隊伍裡的人都非常的惶恐,害怕因為耽誤了日期而被處死,面對這樣的情況,陳勝卻有了新的想法。

因為見識不凡和愛護關心朋友,陳勝成為了隊伍中的領頭人,當時陳勝内心,其實也非常緊張,因為秦朝的法律非常嚴酷無情,如果真的不能夠按期到達,真的有可能遭到非常嚴厲的處罰。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是以,陳勝便和隊伍中的吳廣等人商量,最後陳勝決定冒一冒險,陳勝等人設計殺掉了押送的官兵。然後告訴戍卒們說:“按照秦朝的法律,如果不能按規定的日期到達漁陽,就要斬頭,如今盡管繼續前進,也一定會失期。是以,繼續前進是死路一條,不繼續前進也是死路一條,不如放手一搏,看看能不能絕境求生”。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同時,陳勝又補充說:“天下百姓受秦朝的暴政,已經越來越久了,早就不滿秦人的統治,如果我們今天能夠率先做出反擊,一定能夠吸引更多不滿秦國人暴政的百姓,我們自己也能獲得成功,王侯将相難道就一定是天生的貴種?我們窮人就一定天生就要受壓迫?兄弟們,反擊秦朝暴政吧”!

于是,在陳勝的帶領下,戍卒們斬木揭竿,在大澤鄉發動驚天動地的起義運動,陳勝也被公舉為首領。

當王稱帝,下場悲涼

陳勝成為起義軍首領之後,很快就确定了大緻的進軍方略。針對起義軍弱小的現狀,陳勝決定首先攻取敵人防禦薄弱的地方,擷取武器和補給,陳勝帶着起義軍,先後攻取了以陳縣為核心的地區。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其次,陳勝打着光複楚國的号召,積極聯絡各地的反秦人士,取得他們的支援,并自立為張楚王。是以,陳勝吸引了一大批心懷楚國,緻力于複興楚國的人才的支援。

最後,陳勝整合兵力,派遣出一支十分精銳的先遣軍向關中進軍,一路掃蕩秦朝在山東駐守的據點,并威脅秦王朝的統治核心關中地區。

這一些舉措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有力地鞏固了陳勝在陳縣的統治。取得了巨大勝利之後的陳勝,也逐漸放松了對自己的要求,開始追求奢侈的生活,并且不再輕易接受部下的建議,同時變得十分倨傲。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有一次,陳勝的同鄉來到他的王宮,想要來拜訪他,因為陳勝曾經和他的同鄉們說過“苟富貴,勿相忘”的豪邁誓言。他的同鄉們雖然不以為真,但還是想見見這位昔日的好友。

陳勝剛開始還十分熱情地接納了他們,并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老鄉宴會,但是在宴會上陳勝居然因為無法忍受老鄉們談論他以前的事情,還有叫他的小名,一氣之下處死了好幾個同鄉。

通過這場宴會,讓很多人看清了陳勝的真面目,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疏遠陳勝,并主動離開他。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以至于,在最後陳勝被秦軍包圍的最後關頭,隻有一個馬夫拉着他突圍,并且那個馬夫也不是真心幫他突圍,隻是想要把陳勝獻給秦軍,最後因為在路上兩人起了争執,馬夫失手殺了陳勝。

結語

曾經距離稱帝僅有一步之遙的陳勝,因為自身的缺陷失去了民心。所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陳勝的失敗,從老鄉會上對昔日的好友同鄉的态度,就可以看出,連自己的家鄉親人都不能夠接受容納,别人又怎麼能夠相信陳勝會相信他們。

陳勝本來可以滅秦稱帝,卻因為一場老鄉會,死在自己馬夫手裡

很多人盲目信奉着“做大事者不拘小節”這個道理,殊不知,成大事者往往成敗就取決于能否處理好這些細節的事情,哪怕是一次德行的偏頗,都極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後果,曾經的陳勝、項羽等等政治悲劇,原因皆在于此。

與其說陳勝死在了馬夫的手中,不如說他恰恰因為自身的弱點而跌落神壇,陳勝當年得以擁有颠覆秦朝的必然性,也具備了毀滅自我的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