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抗美援朝名将第【十六】期:“瘋子戰将”——王近山(中将)

他是經典抗戰電視劇《亮劍》中主人公李雲龍的原型,素來以作戰勇猛著稱,人送外号——“王瘋子”。從紅軍時期開始,一直到後來的抗美援朝戰争結束,王近山皆立下了赫赫戰功,還曾被劉伯承元帥贊譽為:“一員難得的智勇雙全的猛将”……

他就是開國中将——王近山!

世人都說王近山将軍作戰勇猛,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那,事實真是如此嗎?

本期文章将帶你了解老一輩革命家王近山将軍的經典事迹,如果你也對曆史感興趣,那麼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說不定你會有所收獲!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王近山将軍

王近山,1915年10月29日出生于湖北省紅安縣高橋鎮程河村許家灣一戶貧苦農民家庭,幼年時便沒了母親,8歲就給人家放牛,13歲給地主家當長工,從小飽受地主家的欺淩。

年少的王近山深知,這樣下去,是永無出頭之日的,窮人想真正站起來,就得參加革命。

1930年4月12日,鄂豫皖邊區紅軍整編為紅一軍。同年6月,年僅15歲的王近山懷着階級義憤,毅然加入了這支紅軍勁旅,正式成為紅一軍第一師第三團第五連的一名戰士。

在軍長許繼慎,副軍長徐向前的上司下,王近山正式開始了他為人民解放而南征北戰的革命生涯。

1932年8月,黃安七裡坪戰役正式打響!

這是“土地革命戰争”時期,我紅四方面軍對國民黨軍的一次反擊戰争,同時也是當時紅四方面軍曆史上罕見的一場惡仗。

當時,在七裡坪一帶,國民黨軍陳繼承部以近20個團的兵力,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對我軍陣地發起猛烈進攻。而此時徐向前的手中僅有12個團。

盡管敵我雙方實力懸殊,但我軍将士依舊奮勇作戰,毫無懼色,趁敵人攻勢受挫之機,徐帥立即指揮軍隊實施猛烈反擊。随後,我軍将士冒着敵人的槍林彈雨,徒涉倒水河,與敵人厮殺成一團。

頓時,整個戰場上厮殺聲震耳欲聾,血肉橫飛,緻使敵軍的飛機大炮施展不開。

當時,時任副團長的王近山也率部與敵人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在戰鬥中,他撲倒了一個大個子敵人。

王近山見此人長得人高馬大,正面對抗肯定占不到便宜,于是便沖過去一把将那人抱住一同滾下山崖。敵軍士兵當場身亡,王近山頭上也被石尖戳了一個洞,但所幸沒有生命危險。

此戰過後,戰友們都稱呼他為“王瘋子”。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王近山(中将)

實際上,王近山的這種“瘋”,并非是一開始就有的,它跟徐向前元帥還有一定的關系。

因為我們知道,徐帥曆來以“帶兵有道,治軍有方”著稱,其練兵可分為五條:一練膽量,二練技術,三練戰術,四練行軍,五練作風。

而也正是在徐帥的嚴格要求和培養下,紅四方面軍部隊形成了“狠、硬、快、猛、活”的戰鬥作風。這一點,在後面的諸多戰役中都有很好的展現。

而王近山就是被這樣一種環境帶出來的一名勇敢戰士,是以戰鬥中有如此表現,也就可以了解了。

七裡坪戰役結束後,王近山被提升為團長。而對于戰友們給他的“王瘋子”稱号,徐帥曾這樣诠釋道:“那不叫瘋,那叫革命的英雄主義。”

其實,人們之是以稱王近山為“瘋子”,并非隻是他打起仗來不要命,而是因為他“敢為人所不敢為”。

1943年10月,時任太嶽軍區二分區司令員的王近山奉命率領第十六團傳回陝北保衛延安。然而,在21日,隊伍經過離臨汾城不過幾十公裡的敵占區韓略村時,突然發現了敵情。

當時,王近山完全可以率部繞開,避免與敵人交火,但是,當他環顧四周,看到周圍是打伏擊的有利地形時,便當即決定幹一仗再走。但政委堅決不同意,說此時敵情不明,且身上還有保衛延安的重大任務,萬一有個什麼閃失,這個責任誰都承擔不起。

但王近山卻堅持要打!

22日晚,王近山便帶領部隊進入了伏擊陣地!次日上午8時左右,由臨汾方向傳來了汽車發動機的聲音,王近山趕緊拿出望遠鏡觀察。緊接着,3輛小汽車和13輛運兵卡車出現在了王近山的視野裡。

據估計,這支日軍總數大約有200人左右,這對于準備“包餃子”的十六團的120多名将士來說,“餃子皮”和“餃子餡”的比例,似乎再合适不過了!

這支日軍部隊,是應岡村甯次所邀,前往太嶽區觀摩“鐵滾式掃蕩”新戰法的,由岡村甯次的親信旅團長“服部直臣”少将帶隊的一批骨幹級軍官,其中包括有一個旅團長,6個大佐聯隊長、180個中佐和少佐大隊長和中隊長。

如果能順利拿下,那麼這将是一場豐盛的“餃子盛宴”,反之,如果拿不下,王近山不僅會損兵折将,還會遭到來自上級的責罰。

但此刻的王近山,信心滿滿!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敵軍進入到我軍設定的伏擊圈内後,王近山一聲令下,擔任截尾任務的六連率先開火,緊接着,事先埋在日軍行進公路上的地雷也開始接二連三響了起來,日軍的汽車被掀翻在路旁,日軍士兵也被炸得人仰馬翻。

由于事發突然,日軍完全沒有準備,在遭到襲擊後隻能是倉皇應戰,頓時分寸大亂,而我軍居高臨下,對日軍展開了猛烈地打擊。

随後,王近山見日軍驚慌失措,根本組織不起有效的反擊,于是便索性指令司号員吹響沖鋒号,向敵人發起沖鋒。這一點,在《亮劍》中就有很好的展現,李雲龍打仗,喜歡吹沖鋒号,動不動就“全團上刺刀”,豪邁性格可見一斑!

最後,經過近三個小時的血戰,這近200名的日軍全部被我軍殲滅,而這其中大部分是日軍的骨幹級軍官。正因如此,當時八路軍中還傳有“王瘋子笑,岡村甯次跳”的笑話。

十六團在韓略村的這一戰,有力地牽制了敵人,配合了腹地的“反掃蕩”作戰,是粉碎日軍對太嶽根據地“鐵滾掃蕩”的一次決定性戰鬥。

爾後,滿懷欣喜的王近山便率軍一路趕到延安,之後還受到了毛主席的專門接見,當時,毛澤東緊握着他的手說:

“我早就聽說過紅四方面軍有個‘王瘋子’,現在成了吳下阿蒙了,了不起啊!”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在抗日戰争期間,王近山先後出任八路軍第129師772團副團長、769團團長、385旅副政治委員、386旅旅長等職,參加了神頭嶺戰鬥、響堂鋪戰鬥等諸多著名戰役,并立下赫赫功勳。

解放戰争時期,王近山先後出任太嶽縱隊副司令員,晉冀魯豫野戰軍第6縱隊司令員等職,并率部參加了上黨戰役、邯鄲戰役、定陶戰役、淮海戰役等。

特别是在1946年9月的定陶戰役中,王近山率領第六縱隊一舉殲滅了蔣介石嫡系整三師,對當時的整個解放軍南方前線,起到了扭轉局面之重要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該場戰役中,面對國民黨軍大兵壓境,為了表示抗戰決心,王近山還向劉鄧立下了激情豪邁的軍令狀:

“我們6縱堅決打!打得剩下一個旅我當旅長!剩一個團我當團長!剩一個連我當連長!全縱打光,我們對得起黨,對得起哺育我們的太行山父老鄉親!”

1950年6月25日,北韓戰争爆發!次年3月,王近山出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與司令員兼政委陳赓大将一起,率軍趕赴北韓戰場,并先後參加了第五次戰役和上甘嶺戰役,揚威異域。

尤其是在“上甘嶺戰役”中,王近山的“瘋”更是被表現得淋漓盡緻!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上甘嶺戰役

1952年10月14日淩晨3時左右,時任“聯合國軍”第八集團軍司令,美軍四星上将範弗利特發動了所謂的“金化攻勢”。

美第七師與南北韓軍第二師集中了40多架飛機,320多門大口徑重炮、以及127輛坦克和戰車,對我志願軍第十五軍駐守的上甘嶺陣地發起了猛烈進攻!

當時,“聯合國軍”每天都要向上甘嶺高地傾瀉幾十萬發炮彈和成百上千噸炸彈,秦基偉将軍率領的第十五軍在給敵人大量殺傷的同時,自己也傷亡慘重。

而戰役打到第七天的時候,十五軍的第四十五師幾乎都已經打光了。以至于多年以後,時任四十五師師長的崔建功将軍在回憶當年的慘況時,心疼得直搖頭:

連日的苦戰,換來了大量的犧牲,但即便如此,秦基偉仍死戰不退。到了10月18日,敵軍又開始發動進攻,死戰一天後,四十五師的前沿部隊因傷亡慘重而不得不退守坑道。這是上甘嶺表面陣地第一次全部失守。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秦基偉将軍

當晚,崔建功緊急召開作戰會議,并将原來王近山給劉鄧兩位首長立的軍令狀,又重新對将士們“複述”了一遍:“打剩下一個連,我當連長……”

10月19日17時,我軍的“喀秋莎”火箭炮營在進行一輪齊射後,103門山野、榴彈炮立即進行阻攔射擊。接着,崔建功便開始指揮部隊向丢失的兩處陣地發起反擊。

最終,經過一晝夜的激戰,終于将丢失的陣地重新給奪了回來。

然而沒過多久,敵人對丢失陣地感到極為惱火,于是又開始投入大量兵力,并配合強大的地空火力向我軍陣地發起猛攻。在經過七晝夜的連續苦戰,連軍預備隊都上去了,但終因傷亡太大,不得不重新退回坑道。兩處陣地,得而複失!

此時,王近山心急如焚,在他的指揮部裡來回踱步,苦思良策。王近山不飲酒、不抽煙,感到壓力特别大的時候,就喜歡來回踱步。

終于,在王近山的一番苦思冥想後,一連串的對策出現在了他的腦海中。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王近山叫來秦基偉,對他說:“你要是不行,我就讓十二軍頂上去。”秦基偉一聽,趕緊站起來,對着王近山吼道:“我不下,不下,我死也要死在上甘嶺。”

其實,王近山隻是随口一說而已,并沒有真的要秦基偉從上甘嶺陣地上撤下來!因為沒有人比王近山更清楚,想要打好這場仗,非這個敢打敢拼的“秦大刀”不可!

随後,王近山便指令正在換防去後方休整的李德生的十二軍兩個師四個團緊急傳回前線,投入戰鬥,并全權交由秦基偉指揮,此外,再增調一個“喀秋莎”炮團,支援戰鬥!

秦基偉聽後,高興極了,随即便向王近山表态:

“隻要兵團上司信任我,我就咬牙打下去,保不住上甘嶺,我提頭來見!”

10月30日晚10點左右,15軍集中了100多門火炮,開始向597.9高地實施炮火準備,四十五師内部調整後,王近山又東拼西湊将12軍31師調了過來,一同參加戰鬥。

今夜,他們将與美國佬一決高下!

然而,此戰并沒有那麼輕易就結束了,敵我雙方在上甘嶺血拼了七天七夜,戰到最後,隻剩下意志了。

當時,“聯合國軍”先後總計投入了十七個營的兵力,但傷亡已多達7000餘人。而秦基偉也很清楚,雖然他投入的兵力比敵人少,但傷亡的機關比例更大。

是以早在21日的時候,秦基偉經過反複斟酌,向志願軍副司令員鄧華将軍建議:先暫時停止反擊,前沿部隊轉入坑道,以小分隊活動和敵人周旋,将敵人牽制住,并同時調整作戰部署,補充部隊,研究戰術,以策劃決定性的大反擊。

志司準許了秦基偉的設想,王近山對此也表示支援。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但是,目前沿部隊轉入到坑道作戰後,戰士們的處境相當艱苦。由于坑道越打越短,能容納人的地方越來越小,是以烈士的遺體也隻能暫時被停放在坑道裡。

此外,由于敵軍封鎖得太過嚴密,坑道内缺糧斷水,難以為繼,很多戰士隻能舔吮坑道壁上的水珠,甚至是以人尿來解渴。雖然當時總部派了很多運輸員帶着糧食和淡水出去,但大都躺在了封鎖線上。

一直到第九天,也就是28日當夜,運輸連指導員宋德興和兩個火線運輸員才成功沖過敵人的封鎖線,将三袋蘿蔔和一些慰問品送進了一号坑道。但蘿蔔吃多了燒心,是以坑道部隊便建議送蘋果。

随後,十五軍團後勤部派出人員,星夜兼程到平壤一帶緊急采購了3萬多個蘋果。當時,為了能夠采購到更多的蘋果,秦基偉等軍首長也紛紛掏出了自己為數不多的“私房錢”。

但是,敵人的封鎖實在太過嚴密,一大堆蘋果一個都送不出去。當時,四十五師黨委随即發出号召:“凡是送上去一簍蘋果,記二等功。”

然而,還是沒有一簍蘋果能沖破封鎖線。最後,隻有一個蘋果進入了一号坑道。

在電影《上甘嶺》中,曾描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場景:那個唯一進入坑道的蘋果,雖然很小,但卻在戰士們手中轉了好幾圈才吃完。

這一幕,很好地展現了一個民族偉大的堅韌精神和團結互助精神!是以試問,這樣的部隊,是架設了幾台大炮就能打敗的嗎?

對此,我隻能說四個字——癡心妄想。

上甘嶺戰役,從1952年10月14日開始,一直戰至11月25日結束,總共曆時43天。在此期間,敵我雙方在面積僅為3.7平方公裡的兩個高地上進行了激烈的戰鬥,且投入的兵力、武器裝備都在不斷增加。

據記載,當時“聯合國軍”總計投入兵力60000餘人,我軍投入了4.3萬餘人。最終聯合國軍以損失飛機270多架、大口徑火炮60餘門、坦克14輛的慘敗告終。

在此戰役中,我志願軍部隊依托坑道與敵人反複争奪陣地29次,擊退敵營以上規模的沖鋒25次,擊退營以下的沖鋒就多達653次。

王近山:亮劍中李雲龍的原型,打起仗來不要命,就像一個“瘋子”

上甘嶺英雄陣地

然而,此次戰役雖然打勝了,但王近山的臉上卻絲毫沒有表現出大捷的喜悅。因為在他的眼裡,沉澱了太多的硝煙和生命,以數萬将士犧牲換來的這場“慘勝”,是無論如何也不會讓這個身經百戰的将軍高興起來的。

以緻于在多年以後,電影《上甘嶺》上映時,王近山将軍看了還不到一半,就已經淚流滿面,不得不中途退場。

上甘嶺戰役結束後,美軍元氣大傷,再也沒有向我志願軍發動過營以上規模的進攻,其北韓戰局從此穩定在了“三八線”附近。

此戰,不僅奠定了北韓半島南北疆域的劃分,還換來了東亞地區幾十年的和平。

以至于很多人都說:“美國人真正認識中國人,是從上甘嶺開始的。”

1953年秋,王近山将軍從北韓戰場回國,曆任山東軍區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員,公安部副部長,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等職。

1955年9月,王近山被授予中将軍銜,并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将軍在南京病逝,享年63歲!然猛将雖逝,雄風永存,王近山将軍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