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肖冠平
有很多以狗為主題的經典電影,我最喜歡的是這樣的:
1 中狗八公仔(美國)豆莢 9.4分
2 忠狗八公語(日)豆瓣 9.2分
3 狗和我的十個約定(日)豆莢 8.1 分
4 導盲犬小Q(日)艙8.5分
5 獨犬任務(美國) 吊艙 7.7 分
狗的家道6号(美國) 6.9分

日版《鐘狗八公料》是87年前的電影,當時還是電影,因為電影價格昂貴,拍攝過程更嚴謹,導演和演員也比較認真。現在用數字技術制作電影,成本降低了,導演對電影的品質要求沒有那麼高,有很多爛片。
小時候,我曾經用單口相聲或老式的相機拍照,因為膠卷貴,洗一洗,不用拍不起照片。現在用單反相機或手機拍照,成本降低了不少,還用了濾鏡和後期複刻,導緻拍攝過程中随意出現,再也找不到珍貴、溫暖、精緻的感覺。
影片中有一句有趣的台詞:
一隻狗會對你忠誠三天,但一隻貓會被養三年;
貓和狗确實有不同的習慣,電影《貓狗大戰》就是貓狗性格的差異,寵物主人,會在這樣的動物電影中發現一種替代感,看完電影後會更愛自己的寵物。
影片整體基調雖然悲傷,但前半部分劇情卻很幽默。即使把故事情節放在一邊,我們也可以從這部電影中學到很多關于日本文化的知識。
因為剛讀完原版,我覺得無論是美版還是日版,影片的視角都比小說更多,影像比文字更生動,尤其是狗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
人與狗和諧相處的畫面,讓我不禁思考一個問題,狗和人的關系到底更好,還是和同類的關系更好?
我認為狗和人比同齡人更親密。隻有當你想玩耍或交配時,狗才會去尋找同一種狗,大多數時候,狗仍然會在主人的陪同下回到主人身邊。
為此,我特意在網上查找了一些狗狗關系的溯源資訊:
自從20多萬年前人類在地球上建造家園以來,狗就一直在我們身邊。
數千年的共同進化使狗能夠了解我們的感受和肢體語言,當人們與狗互動時,我們的身體會釋放催産素,這是一種與愛和保護相關的激素。
這個話題還在繼續,你可以寫一本書出來,這裡就不多說了。
小八經常舔自己的主人,看來小狗舔的不算什麼!看完電影後,我讓我的狗邢寶舔我。電影往往能教會我們很多生活中的常識,讀小說、電影、動漫都有助于讓生活更美好,我們要學會把幻想與現實結合起來。
這是87年的電影,當時很多演員應該還活着,但電影中的小狗演員,可能畢竟在30年後就不見了。想想這裡,再看劇的狗,突然陷入了哀悼。
狗與人類的年齡不成比例,成為古希臘情感上人類狗的悲劇。人們可以陪伴許多小狗度過一生,但小狗很難陪伴主人到老年。
《一條狗的使命》則反其道而行之,讓狗轉世,以不同的身份找到它的主人,陪伴他走過自己的一生,正是在這個古希臘的命運挑戰中。這是一個人類善良而美麗的願望。
這種具有一定時代背景和多年曆史的電影看起來很舒服。原本是一部30年前的電影,影片是20、30年代的故事,整部電影充滿了複古的色彩,懷舊感很強。
雖然我第一次看的是《八條狗的故事》(美國版),但是日版的味道不同,基調與原版更加一緻。
原版是萊斯利·紐曼(Leslie Newman)在日本寫的美國故事,是以兩個版本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文化特征。
無論是烈日還是風雨,小八都曾到站前去見教授,一年又一年。兩個版本都從這裡一直到最後。
日文版比美國版教授對小八号的呵護更細緻入微,更注重生活:
幫助小八抓身上的虱子,導緻手指穿刺;
用小八洗個澡;
随着暴風雨的到來,雨水把小八人帶進了屋裡。
這些細節折射出人與狗之間簡單而深刻的感情,給觀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沒有寵物,觀看這些片段,也能感受到這種情感的真誠簡單。情感存在于萬物之間,并不是人類獨有的。
我也跟着教授妻子心态的變化,她最初是反對狗的,因為夫妻倆養了一隻狗,她害怕教授重蹈覆轍,再次傷心,如此強烈地反對她丈夫的狗。正是因為她的女兒堅持認為教授沒有異議,她才放手。
當教授把狗帶回來,她的女兒再次結婚時,她想讓她的丈夫在八歲時把它送人。但教授漸漸地和小八有了感情,也沒有聽從妻子的話。
緊接着,教授和小八的感覺越來越好,小狗的專注力甚至超過了孫子。
女兒對媽媽說:"小八可能會奪走你父親對你的愛。當時,妻子隻是面帶微笑,并不擔心,但後來看到丈夫整天抱着小狗,給它洗澡抓虱子,小狗進房間,抱着八人睡覺,漸漸感到不滿和悲傷。
丈夫對自己的愛,确實被小八人占據了。
人與寵物之間的感情會侵占和傷害夫妻之間的感情嗎?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
我認為,當一對夫婦或一對夫婦有一隻寵物(或孩子)時,我們都應該傾注對狗和孩子的愛,它們可以共存。隻要你知道夫妻關系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愛就可以一起給予别人。
當你看到别人分享你伴侶的感受時,你想得到你所有的愛的想法是傷害你夫妻的感情,而不考慮把它傳給别人,無論是孩子還是寵物。
是以研究教授妻子的心境,是看電影的一個新奇的角度。
最悲傷的時刻已經到來。當電影達到三分之二時,教授已經死了,與美國版的情節結構完全相同。
這個時候我最關心的是八人的顔值和心理,知道教授死了嗎?究竟是什麼樣的意志力,讓它如此執着,以至于等了十年的教授?
随着故事進展到後面,劇情和美國版有一些不同。美國版很少描述家庭成員與鄰裡鄰居的關系,即靠着溫暖的家庭支援,後者基本上以催人淚下為主,音效、畫面和剪輯比較感人,節奏也比較鮮豔。
日版延續了日式電影溫暖細膩的風格,後半部分劇情依然是緩慢的抒情節奏,小八下描述過程的方式。
有一個很好的細節,女主人把房子賣給别人,那個人怕狗,小八小姐老主人,想念前世,回到老房子,卻被這個人用石頭砸死了。它甚至不能進入房子,更不用說回到它的小狗巢穴了,它聞不到那種熟悉的氣味。
我看到的這一段特别悲傷,這一段又一段對比鮮明的諷刺和心痛。原本人們看到了小八的愛情,老了後想回家看看卻被趕走了。
狗狗和流浪狗的待遇不一樣,家養狗有主人的保護,怎麼沒人敢欺負,而失去主人的小八在外面遊蕩,無處可看,也受到傷害。
是以,狗主人永遠不應該失去狗,丢失或遺棄的流浪狗真的很窮。
在人類主宰地球的世界裡,小狗還是依靠人類生存的動物,一方面可以說狗自古以來就對人類忠誠,另一方面也說明狗不夠獨立,過于依賴人類動物。
沒想到竟然遭到了狗教授老婆的反對,搬家照顧一隻新小狗後,卻是一個悲哀的命運。
其實,人之間總是在互動,教授的妻子是她丈夫的愛,更有愛心,也像小動物一樣。愛一個人往往會變成那個人的樣子,這或許就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而那些街區,包括餐廳老闆,在教授的催促下,一直對蕭八打理不絕。
雖然我們知道結局,但我們還是會感動,日版不像美國版那樣用音樂和剪輯來挑起感情,而是更現實,更殘酷。
看到小八的最後一幕,無論哪個版本,都會無比感動和苦惱。
一隻老狗在等主人,不知道多少年了,在生命的盡頭,腦海中不斷出現主人和它以前生活的各種畫面,或者幻覺,看到主人從車站出來......看到小八終于等到主人的興奮和興奮,真是太美了,催人淚下。
果然,一隻狗,一輩子隻會愛上一個主人!
2020/5/14 初稿 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