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滅亡,百萬清軍哪裡去了?軍隊幾乎全成了擺設,新軍卻管不了。

清朝滅亡,百萬清軍哪裡去了?軍隊幾乎全成了擺設,新軍卻管不了。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次年2月隆裕太後揮淚簽下了清帝退位書。至此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被徹底推翻,宣統皇帝讓出了江山,但是他手下本來還有百萬大軍,這些大清的軍隊到哪裡去了呢?

在這裡我們先介紹一下清朝軍隊的類型。清朝最早的正規軍是八旗軍,他們被視為清朝建立王朝的基石,到清末的時候八旗軍依然存在,可以說見證了整個王朝的興衰。八旗軍剛到中原的時候,戰鬥力是非常強悍的。讓李自成的大順軍和明朝的軍隊紛紛投降。

清朝滅亡,百萬清軍哪裡去了?軍隊幾乎全成了擺設,新軍卻管不了。

八旗軍

明朝軍隊投降以後,被清軍收編,稱之為綠營,綠營一共有60萬軍隊駐紮在全國各地,是清朝的另一支正規軍。但是八旗軍的戰鬥力逐漸下降,等到康熙平定三藩之亂的時候,八旗軍已經沒有什麼太強的實力了,綠營的地位已經超越了他。

但是到乾隆時期,綠營的戰鬥力也開始大幅度下降了。朝廷開始鼓勵各省發展勇營武裝。但是綠營跟八旗的軍隊都還沒有解散,一直到清朝末期還有七八十萬的軍力,但是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參與戰鬥了,清朝皇帝隻能夠重用勇營。勇營主要是曾國藩的湘軍和李鴻章建立的淮軍。

清朝滅亡,百萬清軍哪裡去了?軍隊幾乎全成了擺設,新軍卻管不了。

曾國藩的湘軍

勇營的性質比較特殊,朝廷要依靠這一支武裝力量,又要提防軍隊發展的壯大,威脅清朝的統治。甲午戰争時期,光緒皇帝想要加強中央集權,寫了一紙诏令:“前因各省制兵防勇,甚為疲弱,業經通谕各省督撫認真裁汰,另練有用之兵。”這一紙诏令将勇營進行裁軍,保留了最為精銳的隊伍。勇營在清代末期的時候多次參與戰鬥,保衛了大清的國土。

其實這個時候光緒帝還下了“另練有用之兵”的诏令。是以袁世凱在天津的小站操練了一部分兵馬,手裡很快有了7000人的軍隊,這就是清末新軍的雛形。接着袁世凱借着鎮壓義和團的名義繼續招兵買馬,新軍的規模很快擴大到了2萬人。清末新軍可以說是清王朝新的軍事支柱。

清朝滅亡,百萬清軍哪裡去了?軍隊幾乎全成了擺設,新軍卻管不了。

清朝老照片:宣統皇帝時期的北洋新軍

到宣統帝退位的時候,清朝的兵力基本4種,八旗,綠營,勇營軍和新軍,再加上各地的地方武裝,算下來不少于百萬。是清王朝的部隊數量雖然多,真正能夠打仗的并不多,主要軍隊力量就是聽命于袁世凱的北洋新軍。

但是袁世凱所率領的軍隊,是忠于袁世凱并不忠于清朝皇帝的,清朝皇帝管不了。是以清王朝雖然有着百萬大軍,但是沒有軍力可用,最終被迫簽下了退位诏書。

清朝滅亡,百萬清軍哪裡去了?軍隊幾乎全成了擺設,新軍卻管不了。

清帝退位

當時百萬大軍中絕大都是擺設,真正有實力的軍隊是直接被袁世凱所掌控的。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新軍都豎起了民國的大旗,而八旗軍、綠營軍和勇營軍則在辛亥革命的過程中大部分都潰散了。剩下來的精幹力量,也被收歸到了民國軍隊中,或者是變為了其他的地方警察,這就是清朝滅亡時百萬大軍的去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