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農村俗話:“家中有三空,子孫輩輩窮”,是什麼意思?還受用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包羅萬千,其中的一個分支,便是俗話,俗話是人們對于日常生産生活的一種總結,是經過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口口相傳流傳至今的,是以,很多俗話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其存在是有一定的道理。

例如,今天要講的這句俗話:“家中有三空,子孫輩輩窮”,這句俗話是什麼意思?時至今日,這句俗話還受用嗎?

農村俗話:“家中有三空,子孫輩輩窮”,是什麼意思?還受用嗎?

從字面上看,這句俗話的意思,非常淺顯,符合俗話“通俗易懂,言簡意赅”的特性。這句俗話可以簡單地解釋為“如果家中出現了‘三空’,則會導緻子孫後代處于貧窮當中”

當然,俗話的後半句,往往有誇張的成分,這是俗話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是為了引起人們對俗話前半句的重視,是以,無可厚非。

從以上解釋可知,這句俗話的關鍵,在于對“三空”的了解,那麼,家中有三空,是哪三空呢?

關于“三空”,坊間有兩種解釋,一種指的是實指,一種是虛指。先來看看第一種解釋。

農村俗話:“家中有三空,子孫輩輩窮”,是什麼意思?還受用嗎?

第一種解釋認為,是家中的三個地方出現了“空”,一是廚房,廚房沒有足夠的食物和充足的餐具工具。二是書房,書房沒有足夠的書籍和文具。三是廳堂,廳堂沒有足夠的陳設和家具。

如果以上三種空,空到了極緻,可以用一個成語來形容,叫“家徒四壁”

第二種解釋認為,這裡所說的空,是虛指,并不是實物,筆者認為,這一種解釋更加合理,是以側重講一下。

第一、聲音空。

農村俗話:“家中有三空,子孫輩輩窮”,是什麼意思?還受用嗎?

在之前的俗話中,就曾提及到一句“家無三聲不算家”,這裡所說的“三聲”,指的是家中孩子嬉戲的打鬧聲、女人的唠叨聲和廚房鍋碗瓢盆的撞擊聲,以上三種聲音,都反映了人間煙火氣,是一個家中比較常見的三種聲音。

第二、家風空。

古人非常注重家風的建設,一個家庭的家風,需要幾代人的堅守和努力,才能建立起來。擁有一個好的家風,能夠規範子孫後代的行為,培養良好的習慣,不說讓一個家庭興旺發達,也能夠避免走向落魄。

農村俗話:“家中有三空,子孫輩輩窮”,是什麼意思?還受用嗎?

關于家風建設的古訓,不在少數,例如“傳家二字曰耕與讀興家二字曰勤與儉”、“一勤二儉三節約,全家老少幸福多”、“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等等、關于家風建設的古籍,也不在少數,例如《曾國藩家書》、《誡子書》、《顔氏家訓》等等,古人留下的有關家風建設的智慧,值得後人學習,進而避免“家風空”

第三、家脈空。

農村俗話:“家中有三空,子孫輩輩窮”,是什麼意思?還受用嗎?

人有人脈,家有家脈。所謂的“家脈”,指的是一個家庭與外界之間的聯系和交往,例如與鄰裡之間的關系、與親朋好友的關系等等,古人認為,家和萬事興,不僅僅是家庭内部的和,也指代家庭與外界的和,是以,家中成員擁有好的人脈,家有好的家脈,則非常重要。

以上,便是“家中有三空,子孫輩輩窮”的解釋,你覺得有道理嗎?歡迎評論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