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近代中國,内憂不斷的情況下,邊疆地區面臨着三大強鄰(或惡鄰)的威脅。它們有的是世界強國新貴,有的是老牌西方列強。它們投向中國目光中閃爍着同樣的色彩:

貪婪。

它們的侵略行為,是中國近代邊疆民族問題的總根源所在。英國通過殖民地印度對中國西藏施加影響,日本和俄國則是在中國的北部、東北部、西北部有莫大的直接交集。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我們現在提及的蒙古,與過去清朝時期說的蒙古有很大的不同。清朝時期,

清廷根據統治需要,将蒙古分為内屬蒙古和外藩蒙古;到如今,蒙古已徹底分為内

蒙古和外蒙古(或稱蒙古國)。而其中的原因,除開清朝積貧積弱的曆史遺留問題外,蔣介石此人的選擇至關重要。

外蒙古的獨立,勢頭起于辛亥革命,先是得到沙皇俄國的支援,後又得到蘇聯暗地裡的幫助。先後崛起于亞歐大陸最北端土地的兩個國家——沙俄與蘇聯,對外蒙古有着相同的态度,原因不外乎擔心中國如此大體量的國家強大起來,威脅到他們的國家安全,遂采取這種方法使絆子、搞麻煩。

北洋政府投鼠忌器,是以很難對外蒙古使用軍事手段解決獨立的問題,隻得“繞道而行”,試圖通過外交談判的形式,尋找合适的機會收回主權。北洋政府的努力并非沒有用處,曾經一度讓外蒙古宣布取消自治、重新歸屬中華民國的領土。但由于軍閥混戰的成王敗寇,促成此事的皖系軍閥倒台,徐樹铮敗走地方,所有努力一朝喪盡。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外蒙古成立蒙古人民政府,蒙古人民黨掌握外蒙古政權。蒙古人民黨遵奉藏傳佛教活佛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為立憲君主,并與蘇聯訂立《蘇蒙修好條約》,蘇聯承認它們是合法政府。北洋政府忙于第一次直奉戰争,無暇顧及太多,隻是發表了不承認外蒙古獨立合法性的聲明,頻頻要求蘇聯從外蒙古撤軍,不要幹涉中國内政。

蘇聯強詞奪理,狡辯外蒙古問題是按照1915年《中俄蒙協約》辦理的,外蒙古一日不實作完全自治,蘇軍一日不撤。可問題是,蘇聯是在1922年正式成立的,簽訂這一協約的沙俄在1917年被徹底推翻,

這不是拿前朝的尚方寶劍斬本朝的官嗎?

1924年5月31日,北洋政府代表中國與蘇聯簽署《中俄解決懸案大綱協定》。内容是蘇聯承認外蒙古是中國的一部分,重新确定中國對外蒙古的主權。但這更像是一個表面形式,沒有細則,協定也沒有完全落實。1924年11月26日,外蒙古當局借着蘇聯和哲布尊丹巴突然逝世的大勢,宣布廢除君主立憲,成立

“蒙古人民當家作主”

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與蘇聯的交往也愈發密切。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1926年,北洋政府再談此事,蘇聯再度狡辯。北洋政府明知是假,但由于缺乏制裁蘇聯的軍事實力,隻能徒呼奈何,惹來國民的憤懑、國際的同情。外蒙古獨立變為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問題,南京國民政府執行“拖字訣”的政策,不管外面怎麼說,就是不承認其合法性。

1931年經

國民會議通過、全國範圍内實行的具有憲法性質的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專門寫有這麼一句話:

“中華民國領土為各省及蒙古、西藏。”

不斷強調

“蒙古和西藏”

屬中華民國所有,他們同屬于“中華民族”。這相當于咱們先說着,待到後面有實力了,再奪回外蒙古的主權。

可是由于日軍全面侵華的戰争拖累,南京國民政府根本騰不出手來處理外蒙古事宜;而且他們當時正氣勢洶洶、秣馬厲兵、一遍又一遍地圍剿中國共産黨的工農紅軍,直到1936年西安事變後才稍作停下。蒙古人民共和國與蘇聯簽訂不符合國際條例的《蘇蒙協定》,南京國民政府隻是幾聲無關痛癢的抗議,再一次重申

“中國擁有外蒙古主權”

的老話。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看這段曆史,有時真擔心蘇聯不要臉面地把外蒙古直接納入到自己的聯邦内。相比較已失去很多年、拿回也沒什麼實際用處的外蒙古,蔣介石更擔心自己的言語過于激烈,影響到南京國民政府與蘇聯締結的同盟關系。是以,南京國民政府抗議蘇聯無視中國對外蒙古的主權時,都不敢說稍微嚴重點的抗議之語,詞句往往留有一些餘地。

蔣介石認為,自己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哪能不從蘇聯這得到一些實質好處呢,便在暗地裡指令陳立夫推動

“聯蘇和共”

(“共”不是說中國共産黨)的計劃,希望能與蘇聯攜手合作,一同抗日。為什麼是暗地裡呢?是因為中國人都知道蘇聯“搶走了”咱們的外蒙古,那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啊。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沒收複外蒙古之前,就和切斷中國與外蒙古聯系的蘇聯眉來眼去,惹來罵名是一定的。

可蘇聯哪是那麼好忽悠、好相與的,國與國之間往往是利益至上,蔣介石還以為抗議小聲點、抗議言語收斂點,這點“

小恩小惠”

施下,蘇聯就會與南京國民政府同盟抗日?癡人說夢,異想天開。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1941年4月13日《蘇日中立條約》簽訂,直接甩了蔣介石一個大嘴巴子。

的計劃全盤落空,惱羞成怒的蔣介石向日本和蘇聯開

“炮”

——南京國民政府外交部态度強硬地聲明:

“東北四省及外蒙古均為中華民國領土,中國政府與人民不能承認第三國之間損害中國領土與行政政權完整的任何限制。中國必将收複失地,恢複中國在東北與外蒙古的主權。”

五個字形容:

毫無威懾力。

蔣介石不如采取點實際行動,少花點心思在中國共産黨身上。聲明發出的同時,蔣介石緻電美國總統羅斯福,表示:

中國絕不放棄恢複東北的決心,誓要收回外蒙古主權。

效果還是有的,1943年的開羅會議,蔣介石在國際上得到各種軍事支援和物資援助,及《開羅宣言》的

“日本所竊取于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 、台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國”

一句話。

實際上,當時這些地方還是被日本占據,并沒有因為這個宣言回到南京國民政府手中。而外蒙古的問題,開羅會議為之提供了一個談判的平台。很長一段時間裡,南京國民政府對外蒙古的情況消息,都是來自于蘇聯的,蘇聯已成為外蒙古的保護國。外蒙古主權的恢複,必須要有蘇聯同意。蔣介石提出以大連成自由港為條件,以作中國恢複外蒙古主權的交換。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南京國民政府在蘇聯面前是不夠格的,蔣介石在斯大林面前也是不夠格的。是以,斯大林沒有回應。直到開羅會議結束數月之後的德黑蘭會議,美國總統羅斯福詢問斯大林關于外蒙古的态度。斯大林表示,

外蒙古是遊牧民族,與蘇聯國情不同,管理有些不友善,蘇軍不會久占的。

得知這一消息的蔣介石,備受鼓舞,認為外蒙古收複有望了,自己的聲望将在國内到達頂峰。

可是再不好管理,那也是

上百萬公裡、數十萬人口

的地區啊,哪能你蔣介石和羅斯福嘴唇上下一碰我就還吧。1944年,

“新疆事件”

引發中蘇沖突,外蒙古問題再次争執起來;

“史迪威事件”

又使中美關系陷入低潮。收複外蒙古的一事又黃了。1945年2月的雅爾塔會議,美方對外蒙古現狀問題采取保留态度,但希望蘇聯方面可以先征求蔣介石的意見,再作談判。

雅爾塔會議召開前,宋子文受蔣介石派遣即将通路蘇聯。拟定訪蘇提案時,不确定是否要提起外蒙古問題,擔心提起了會惹得蘇聯方面不快,蔣介石不斷權衡利弊,始終下不定決心。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之後蘇聯對日作戰推遲的消息傳來,才使得蔣介石不再糾結這件事,轉向擔心

“羅斯福與英俄協以謀我乎”

,于是委托美國駐華大使、中國駐美大使和中國駐英大使打探美英兩國的态度,欲知雅爾塔會議的密談交易内容。沒能得到具體情報,傳回的模棱兩可的消息讓蔣介石感到非常焦慮,不再糾結外蒙古主權問題了,而是在想第三次世界大戰。

中國駐美大使魏道明于1945年3月12日會晤羅斯福,開門見山地詢問雅爾塔會議中關于中國的事項。羅斯福多有隐瞞,對外蒙古主權問題亦是過于樂觀。認為中國收複其主權問題不大。這番言論讓蔣介石對外蒙古問題不再放在心上,認為外蒙古保持現狀就是主權仍屬中國。

蘇聯廢除《蘇日中立條約》,對國民政府頻頻示好,又多次邀請蔣經國秘密赴蘇通路。蔣介石感到興奮,對蘇政策亦進行調整。也是從這裡,蔣介石一步步賣掉外蒙古。蔣介石訓示南京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自治。不僅如此,蔣介石派出專員進入外蒙古,進行接洽交談,再由南京國民政府宣布其為自治區。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這隻是第一步。不久後,為了在國共鬥争中獲勝,蔣介石認為自己必須争取到蘇聯不支援中國共産黨,而外蒙古是蔣介石争取斯大林承諾的一大籌碼。在此期間,蔣介石為了提高己方勝利機率,還想盡辦法擷取美國的援助。外蒙古,蔣介石可給予高度自治權,自治政府在中國宗主權下成立,權限可與俄國憲法上所規定之各蘇維埃權限相同。

1945年6月、7月的談判異常激烈,斯大林在外蒙古獨立的問題上極度堅決,隻能同意日本戰敗後再公布外蒙古獨立之事,否則免談。其實在這時候,蔣介石還在想的是蘇聯出兵打日本。他認為不這樣的話,國民黨政府即使最後趕走了日本侵略者,也會因耗費時間過長而處理不了中國共産黨。

進行談判的蔣經國都以為此次中蘇談判會終止,沒曾想緻電詢問蔣介石意見後,得到的結果卻是

“徹底放棄外蒙古主權,謀求其他方面的利益”

。《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簽訂,蔣介石代表的南京國民政府也同意

“日本戰敗後,外蒙古公投,決定是否獨立”

。到這一步,外蒙古獨立勢不可擋,已成事實。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什麼公投不公投。蘇聯在外蒙古駐軍數十年,會允許

“外蒙古公投不獨立”

的結果出現嗎?蔣介石成功賣掉外蒙古,換來大量有利于國民黨統治的好處。另外,此次外蒙古獨立公投頗為有趣。1945年10月20日,外蒙古當局舉行公民投票,采取的是記名投票法,選票須寫上姓名,再填寫贊成獨立或反對獨立。投票人有494074位,483291張贊成獨立,無1張票反對獨立,其他皆為廢票。

這樣的結果,要說沒有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國中生都不信。1946年1月5日,蔣介石訓示南京國民政府釋出文告,

承認外蒙古之獨立

。自此以後,中國徹徹底底地失去了外蒙古的主權和領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也被迫承認了

“蒙古人民共和國之獨立地位”

。這是打碎了牙齒往肚子裡咽。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是于1950年2月14日簽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毛澤東在條約簽訂之前,數次向斯大林說起将外蒙古重新納入中國版圖的要求,均被拒絕,還表示不願再談下去。

蔣介石簽訂的條約,讓新中國喪失了收回外蒙古的理由和權利。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而《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的最大意義,就是廢除1945年8月中華民國政府代表王世傑和蘇聯政府在莫斯科簽訂的屈辱且不平等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你要說1949年的新中國解放軍比1945年的國民黨軍強多少,恐怕不見得,起碼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方面比不上,另外國民黨還有美國這個拉偏架的外援。

可毛主席的新中國就是比蔣介石的南京國民政府硬氣!大家不要以為廢除國民黨的條約、簽訂新中國的條約是件很簡單的事,是斯大林看在新中國同為社會主義國家面子上的廢、簽的;絕對不是。國與國之間的關系紐帶是各種利益,重新簽訂條約也是,何況蘇聯是廢除過去非常符合本國利益的舊條約,再簽一個新平等條約。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經過89天才簽下。毛主席與周總理等新中國上司人與蘇聯高層進行了許多不見血、卻異常激烈的博弈,最終我們獲勝了,才有新條約的出爐。要說毛主席、周總理等人,沒有抱着視死如歸的心态踏上遠赴蘇聯談判的火車,恐怕沒人相信。因為誰也不确定會不會談崩,進而招來殺身之禍或其他危險事情。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蔣介石敗退台灣後,1952年10月10日,國民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台北陽明山召開,蔣介石在大會開幕上緻詞,以外蒙古問題為切口進行檢討:

外蒙問題的決策,是我的責任,亦是我的罪過。可我們對外交的方針,始終一貫,信賴美國,我認為并沒有錯誤。

蔣介石從來不覺得信賴他國、依仗他國有錯。他出賣

外蒙古、旅順軍港、中東鐵路、南滿鐵路、大連商港

等國家利益,換來蘇聯和美國的支援,有用嗎?一點用沒有,還增加了成立後的新中國政府的困難和負擔,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經過更多的曲折,才能拿回一部分國家利益,但有部分卻永遠拿不回了。

蔣介石為何要賣掉外蒙古?蔣敗退台灣後:我有罪,但我不認為有錯

即使敗退台灣,蔣介石也還認為依賴美國能夠幫助自己重回大陸;蔣介石之後的台灣高層亦是這樣想。

隻想送一句話給他們:

打鐵還需自身硬!

少做白日夢。

世間之事,各人觀點,皆在評論處見分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