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作者:怪咖侃曆史

裡約熱内盧,據傳上帝花了6天的時間創造世界,而第七天,他創造了裡約熱内盧。各種膚色、種族的人聚集在一起,極端奢華和過度貧困混雜在一起,遊行示威和狂歡嘉年華碰撞在一起,正如它的名字“非凡之城”,巴西人用桑巴舞創造了裡約熱内盧,他們的腳步不曾停止,裡約也在征服世界的過程中向世人展示了真實的自己。

天堂和地獄是這座城市的AB面,上帝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建造的城市絕不是那麼簡單,她的魅力在哪?她的傷痕在哪?穿越時空的限制,從文字中去探尋這個獨一無二的世界,來一場真正的裡約大冒險。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城市風情

巴西每年的狂歡節都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作為巴西最大的節日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尤其以奔放而著稱,國内外數百萬人參與到狂歡派對中,而最久負盛名的莫過于裡約熱内盧狂歡節,它是最令人神往的地方。

這得益于當地人不希望狂歡節受到資本的侵蝕,于是保持了最傳統的習俗,用原汁原味的表演展示巴西最真實的狂歡精神。

節日期間,不管男女老少全部出動,大家沒有身份的高低貴賤,所有人走上街頭盡情舞蹈,用肢體語言宣洩生活的壓力,桑巴遊行意味着整個狂歡節的氣氛達到頂點,“國王”和“王後”乘坐華麗的大型彩車在城裡穿梭,前後簇擁着許多俊男靓女,拉丁女郎穿着比基尼甚至上半身裸體,特意展示讓人噴火的絕美身材,男舞者用最奔放的舞姿把氣氛拉到了最高處,遊客們很難拒絕陷入這種氛圍當中,大家不自覺地加入到遊行的隊伍中,從早到晚沒有時間觀念,這就是狂歡節的真谛。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在巴西,沒有人不會桑巴舞,這是巴西精神的寫照,很多年前桑巴從非洲引進巴西,得到拉美人的癡迷,絢麗的服裝和奔放的舞姿就是能讓人沉醉,而葡萄牙人又帶來了狂歡節,巴西人将這兩者結合,在狂歡節跳桑巴、看桑巴成為所有巴西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裡約熱内盧是“狂歡之都”,最吸引人的當屬桑巴化妝遊行,超過15萬演員同時在場演繹,經曆整整5個夜晚,每到夜幕降臨就是狂歡的開始,人們擠在街頭一睹桑巴舞的美妙。

在平時如果想觀看的話,城裡有很多桑巴舞俱樂部提供表演,讓人們時時刻刻都能欣賞到這種舞蹈。

嘉年華會一般持續三天,人們裝扮成各種角色的樣子,以男扮女裝最多,還有人用油漆把自己弄髒,扮成印第安人或者無賴的樣子,嘉年華的另一高潮就是服裝比賽。

中古時期的遊吟詩人,就連羅馬教堂的大主教們也出現了,而在這些角色後面就是遊行隊伍的核心—森巴舞校遊行。

這種雜糅了歐洲和非洲風格的舞蹈在巴西大放異彩,如果說用什麼可以形容巴西人的話,桑巴最合适不過,似乎從出生後他們就已經學會了跳桑巴,對巴西人來說桑巴和說話一樣重要。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衆所周知巴西人和足球有天然的聯系,他們對足球的熱愛超過所有地方,而裡約熱内盧又是巴西足球文化的首都,在街上随處可見一群足球少年,在他們中就誕生了羅納爾多、小羅納爾多、裡瓦爾多、羅馬裡奧等等頂級球星,他們将桑巴舞的華麗融入到足球技術中,在綠茵場上給球迷表演桑巴足球的精髓,他們的風格是常人無法模仿的,踢球時的靈動和自由盡顯桑巴的真谛。在如此盛大的足球氛圍中,裡約熱内盧打造了全世界最大的足球場——馬拉卡納體育場。

馬拉卡納剛完工就能容納15萬人,後來為了安全考慮隻允許進入10.5萬名觀衆,而這根本擋不住球迷們的熱情,每到比賽日裡約全城都是看球的地方,人們像過節一般聚在一起,用啤酒和舞蹈度過這美妙的一天。

馬拉卡納球場是裡約足球的縮影,這塊綠茵場上留下了很多球星的腳印,他們都是從這裡實作自己征服世界的夢想。

同時,球場見證了無數足壇的重要時刻,球王貝利在這裡達成了第1000個進球的成就。也見證這支桑巴軍團一次次征服世界球迷,讓巴西與足球牢牢綁在一起。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城市疤痕

一半天堂,一半地獄,裡約的另一面就是貧民窟,這裡有全世界最大的貧民窟,當地人戲稱這是一個魔鬼來了都會轉身離開的地方。沒有秩序是唯一的規則,犯罪率居高不下,毒品交易泛濫,在一些角落時常能看到警察與黑幫暗中勾結,少女們用身體換取毒品,窮人們從垃圾堆中翻找食物。

貧民窟與富人區僅一街之隔,但完全是兩個世紀,美國媒體曾經做過調查, 每年死于幫派火拼的人高達4000人,而這個數字還在上升,已經超過了戰亂國家的死亡人數。

在這裡,毒品是最大的赢家,巴西黑幫掌控着毒品販賣,而大量未成年人和少女就成了他們下手的目标。

貧民窟的女人,似乎生下來就要為這個毒販服務,她們被迫吸毒後,隻能出賣肉體換毒品,經過巴西警方的統計,貧民窟内吸毒和提供特殊服務的女性超過了七成,這還隻是能查到的人數,還有更多無法看到的真相。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貧民窟裡所有規則都是黑幫制定的,政府年年打壓都沒有一點效果,其中自然是發生了腐敗,很多警察不會真正去剿匪,而是和黑幫做了肮髒的交易,他們也想插手毒品交易分這塊蛋糕,一邊領着政府的資金,一邊在貧民窟做生意,利潤比大毒枭還要高很多,這才是貧民窟存在的最大問題吧。

至于黑幫的軍火,都來自于軍方的支援,警方和軍方都想在這裡争地盤,而這已經是一個人盡皆知的秘密,可誰能改變這種現狀呢?曆任巴西總統躊躇滿志,希望自己能徹底改變官匪勾結的情況,可哪一個不是灰溜溜下台的。

最讓人無語的是,貧民窟的群眾已經對政府徹底失望,他們反而會支援那些黑幫,因為黑幫為了維持毒品交易,會很用心地管理貧民窟。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有一位貧民窟居民面對媒體這麼說道:“本地毒販會免費資助社群的醫療事業,他們希望獲得當地人的接納,同時政府的影響力幾乎沒有,就替代政府做了這些事情。我們不納稅,政府也逐漸放棄了我們。”

本應納稅的錢都成為毒資進入黑幫的口袋,有了這些錢黑幫主動管理社群,特别是當疫情發生以來,貧民窟得不到政府的幫助,反而需要黑幫維持秩序,他們擔心疫情破壞毒品交易,警告居民不許擅自出門,所有人都待在家中。

甚至有的黑幫還會給自己的地盤上分發生活用品,這個現象太過詭異,然而這就是裡約熱内盧的現實。牆内牆外俨然兩個世界,在警察的眼皮底下黑幫用武器管理着貧民窟,而誰是警察誰是匪,沒人能說得清楚。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如果真要說的話,應該是制度缺陷,政府拿不到錢就不會給貧民窟提供服務,黑幫收了保護費自然想維持當地的管理,貧民越窮政府越不想管,這種惡性循環持續了近半個世紀,全世界最大的貧民窟就是這樣誕生的。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需要從漫長的曆史中找到答案。裡約熱内盧能被稱為上帝之城,自然離不開光輝的過去,而罪惡之城的烙印深深地刻在城市的基因中,讀懂這個地方就應該了解它的曆史。

曾經的首都

巴西不是拉美的原始國家,當年大航海時代讓歐洲人發現了新大陸,葡萄牙人率先占領了巴西東南沿海,因為淘金熱和甘蔗種植的巨大誘惑力,越來越多的探險家來到此地并定居,于是在接下來的三百年裡巴西的雛形開始出現,葡萄牙牢牢掌控着殖民地的生殺大權,直到1822年9月7日,葡萄牙王室佩德羅一世決定宣布獨立,成立主權國家——巴西帝國,這是巴西以國家的形式首次出現,并且将裡約熱内盧選為首都。

巴西建國後經曆了幾次動蕩,最終進入共和時期,這才讓國家穩定下來,裡約熱内盧從此開始了高速發展。

巴西生産力非常落後,長期都是作為歐洲的種植園存在,開發曆史空白預示着有巨大的市場前景。

20世紀30年代資本世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資本家把目光瞄向了這裡,一個充滿機遇的熱土。

東南沿海便利的天然港口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在技術和資金的湧入下,裡約熱内盧的城市建設迎來新生,在短短幾十年時間裡城市中心就接近飽和,政府不得不向南和西轉移,一個超大規模的都市就此形成。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在工業化過程中,裡約熱内盧被打造成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世界各大城市都開辟了到這裡的航線,嘗到甜頭的巴西人決定舉全國之力讓裡約變身為世界之都,這個目标似乎不那麼遙遠。

在裡約到處是忙碌的工廠,全國的人都在這裡彙聚,擁擠是這個城市最大的标簽。巴西人怎麼也沒有想到,就是因為擁擠讓裡約熱内盧徹底墜落。

過度城市化的問題開始凸顯,裡約的資源承載力根本容納不了這麼多人,在那一刻城市崩潰了。1900年城市人口不到50萬人,可半個世紀後就高達250萬,80年代更是增長到1千萬,短短三十年人口翻了四倍,不得不說裡約已經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這樣的畸形發展表面上提高了城市的競争力,即便在國際上裡約也很有地位。

可人口不停地向裡約湧入,大量農村人口扔下農田想成為白領,幾乎所有年輕人都不再從事農業生産,給這個國家的根基造成了傷害,貧富差距以不可阻止的速度拉大,城市問題越來越嚴重。

當身無分文的年輕人在城市找不到夢想,那一切都變了味道,他們開始想方設法發洩心中的不滿,犯罪率陡然上升。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最有意思的事情出去了,在巴西創造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迹過程中,貧民窟也以每年超7%的速度在增長,這個問題讓裡約感到擔憂,可誰也舍不得給這座集全國之力、快速發展的城市按下暫停鍵,面對如此困境巴西該何去何從?

在利益的博弈下遷都的方案擺在決策者桌子上,眼看着貧民窟的蔓延無法阻止,裡約的衰落也不可避免,巴西終于痛下決心,在中部高原上標明巴西利亞作為新首都,這是個工業不曾沾染的地方,基礎設施非常落後,可改造的空間也相當大。

從1956年第一座建築落成,到1960年政府正式遷都,巴西用4年時間離開了裡約,當他們以為裡約可以擺脫苦難時,裡約在世紀末還是擴張成上千萬人的大都市,763個貧民窟裡住着近三百萬貧民,他們過着和外界不同的生活。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電視上美麗的沙灘和舞蹈似乎不屬于這裡,夜幕降臨後貧民窟才開始了真正的生活,多少年來無數探險家想去揭開貧民窟的傷疤,但這塊遺留在上帝之城的疤痕無論用什麼方法都根除不了。

或許這就是裡約熱内盧的魅力所在吧,巴西人的靈魂困在桑巴舞中,桑巴的包容天生注定了财富與貧窮并存,光明與黑暗同在。

科科瓦山的聖像耶稣護佑着下方的信徒,可山腳下的貧民窟一邊仰望着它,一邊發生着各種罪惡,似乎一切都那麼的和諧與融洽,這可以是一種諷刺,也可以是一種現實,巴西的未來之國,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當第一縷陽光落在聖像耶稣的身上,這座城市的悲傷與歡樂就開始了。

巴西裡約熱内盧,上帝之城的悲傷,一半天堂一半地獄的未來之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