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上将

前 言

韓先楚是一員虎将,一直以來以勇猛果敢、敢打硬仗惡仗著稱。在對手眼中,他是令人聞風喪膽的“旋風司令”;在戰友眼中,他是有勇有謀的“勇敢分子”。

有人問許世友:“在中國衆多的将領中,你最欽佩的人是誰?”

許世友說:“韓先楚。”

又問到許世友為什麼這樣說,許世友說:“老韓的膽子,大若雞蛋!”

可見,韓先楚的威名,絕對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憑借實力打出來的!

參加北韓戰争

1950年6月25日,北韓戰争爆發。7月13日,中央軍委作出《關于保衛東北邊防的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和鄧華等在海南島上

在東北邊防軍中,包含着第40軍,是第13兵團的主力部隊之一,韓先楚便是第40軍的首任軍長。

25日,中央軍委決定,任命韓先楚為第13兵團副司令員,和洪學智一起,成為司令員鄧華的副手。

後來,東北邊防軍改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彭德懷為司令員,鄧華為第一副司令,洪學智、韓先楚、宋時輪和陳赓為副司令。

10月,在彭德懷的同意下,韓先楚随四十軍進入北韓,向北韓球場、德川、甯遠地區進發。

進入北韓後,利用敵人未察覺到志願軍已經進入北韓的機會,彭德懷決定發動第一次戰役。

對此,彭德懷指令:

第42軍主力占領東線黃草嶺、赴戰嶺地區,全力阻止南北韓軍向北推進,保護西線志願軍主力的側後安全;調集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42軍1個師于西線一帶,将南北韓軍第1師、第6師、第8師,各個殲滅在雲山、溫井、熙川地區。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彭德懷在北韓

彭德懷要求跟随40軍行動的韓先楚,組織一個精幹的前線指揮所,就近直接指揮志願軍西線部隊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及第42軍1個師對敵作戰。

看到彭德懷如此信任,韓先楚感覺壓力不小,對第40軍軍長溫玉成說:“40軍一定要打好,打出個樣子來!不然,我這個‘老軍長’的面子上,可是有些不好看啊!”

10月25日,第40軍第118師積極向目标推進,在溫井以北兩水洞地區設伏隐蔽,等待戰機來臨。

到了上午10時左右,南北韓軍第6師第2團一直向鴨綠江畔推進,對志願軍的埋伏沒有任何察覺,先頭營進入志願軍伏擊圈後,竟渾然不知。

對此,第118師主力按照韓先楚提出的“攔頭、截尾、斬腰”,迅速對進入包圍圈的敵人發起攻擊,很快便消滅了南北韓軍第6師第2團先頭營及1個炮兵中隊,取得了志願軍進入北韓後的第一個殲滅戰的勝利。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聽到彙報後,高興地說:“118師打得好,打出了樣子!”

為了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北韓後的首戰勝利,中國人民把

10月25日,作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這份殊榮落在了第四十軍的頭上,當然也是韓先楚的光榮。

由于第38軍在第一次戰役中,沒有達到彭德懷的要求,彭德懷決定,把剛從東線調到西線第42軍和第38軍,統一由韓先楚指揮。

後來,第40軍部隊連戰皆捷,取得了兩水洞戰鬥、龍谷洞戰鬥等的勝利,受到志願軍司令部的通令嘉獎。

随後,第40軍與美軍第24師激戰于清川江北岸,迫使美軍第24師主力撤至清川江南岸地區,打破了美國人在感恩節前占領北韓半島的幻想。

至此,第一次戰役勝利結束。

不久後,韓先楚來到第三十八軍,召開作戰會議,在聽取了敵人在德川和甯遠的情況彙報後,與三十八軍梁興初等人一起,研究了第二次戰役的任務和軍事部署。

由于第38軍在首戰中,未能取得理想戰果,受到了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的批評。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和彭德懷在北韓

在接到第二次戰役的任務後,全軍上下鬥志昂揚,下定決心把這一仗打好。為此,梁興初代表30軍的全體指戰員,向韓先楚請示,把原本屬于38軍和42軍的配合作戰,改為由38軍獨家完成。

對此,韓先楚了解38軍指戰員的心情,同意了梁興初的請求。

據《抗美援朝戰争史》記載:“本來,志願軍首長決定以該軍在第42軍一部配合下殲滅德川之敵,但該軍主動請戰,獨自包攬了打德川,得到志願軍首長的準許。”

根據彭德懷的部署,和第38軍的實際情況,韓先楚決定:第38軍殲滅德川地區南北韓軍第7師;第42軍殲滅甯遠地區南北韓軍第8師。

在得到志願軍司令部的準許後,韓先楚指令部隊迅速開到指定位置。

11月25日,晚上,第38軍、第42軍閃擊了在德川和甯遠的敵人。26日,天剛黑,韓先楚便指揮第38軍、第42軍,将駐守在德川、甯遠之敵全部殲滅。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楊得志和劉震

至11月28日,第38軍完成了作戰任務,切斷了“聯合國軍”南退北援之路,打亂了敵人整個攻勢。

很快,志願軍的正面部隊,便抓住這一有利戰機,向“聯合國軍”發動攻擊。

12月24日,志願軍東線部隊,順利收複了興南地區和東線沿海各港口,幾乎收複“三八線”以北全部地區,取得了第二次戰役的勝利。

在這次戰役中,第38軍出色地完成了作戰任務,對整個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受到彭德懷的表彰。

在嘉獎令中,第38軍被彭德懷稱為“萬歲軍”。

在12月31日發起的第三次戰役中,韓先楚向彭德懷建議,将作戰目标定為臨津江東岸到北漢江西岸地區守敵南北韓軍。

這一次,韓先楚受命指揮了第38軍、第39軍、第40軍和第50軍4個軍和6個炮兵團,向敵人發起進攻。很快便打到了北韓的漢城以北的議政府。

1951年1月2日,韓先楚拿下議政府,并向漢城方向攻擊前進。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劉震、韓先楚、陳先瑞

3日,李奇微下令,部隊向漢城以南撤退。韓先楚指令各部隊,乘勝向漢城追擊前進,擴大戰果。

4日,漢城被志願軍占領。8日,彭德懷決定結束第三次戰役。

漢城落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手中,打出了中國軍隊的威風。從此,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威名,傳遍世界各地。

2月,為了适應戰争局勢的發展,加強對前線部隊的指揮,中朝聯合司令部決定,在“聯司”統一指揮下,組成3個前方指揮所:

由鄧華負責指揮第39軍、第40軍、第42軍、第66軍,簡稱“鄧指”;由韓先楚負責指揮第38軍、第50軍和北韓人民軍第1軍團,簡稱“韓指”;由中朝聯合司令部副司令員金雄(朝方将領)指揮人民軍第2、3、5軍團,簡稱“金指”。

不久後,韓先楚便帶着指揮所出發。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彭德懷

臨别時,彭德懷對韓先楚說,部隊展開後,不要着急收縮,要盡量多争取一些時間,為志願軍補充戰略物資。

韓先楚當即表示,絕不辜負彭德懷對他的信任。

在第四次戰役結束後韓先楚回到志願軍總部,協助彭德懷和鄧華進行作戰指揮。

4月6日,為了開展第五次戰役,彭德懷主持召開志願軍黨委第五次擴大會議。

4月7日,韓先楚參與指揮志願軍和北韓人民軍,對“聯合國軍”展開全線反擊,第五次戰役正式打響。

6月10日,志願軍和北韓人民軍,殲滅了“聯合國軍”8.2萬餘人,取得了第五次戰役的勝利。

9月下旬,志願軍總部決定分别成立東西海岸聯合指揮所。韓先楚任西海岸指揮所司令員,統一指揮志願軍第38軍、第39軍、第40軍、第50軍和北韓人民軍第1軍團、第4軍團,負責安州至海州段海岸的防禦任務。

1952年7月11日,韓先楚調任第19兵團司令員,指揮第63軍、第65軍、第40軍、第39軍,在西線承擔正面防禦作戰任務,正式成為獨當一面的兵團級指揮員。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 (中)和北韓人民軍進階将領在前線

9月中旬,韓先楚和政委李志民,指揮部隊對預先標明的美軍和南北韓軍防守陣地,展開攻擊,殲滅了大量守軍,在達到戰役目的後,主動撤回到指定地點。

1953年初,韓先楚因過度勞累而病倒,隻好回國對身體進行治療。

在病情剛剛有所好轉的時候,韓先楚便堅決要求重回北韓戰場,指揮部隊作戰。然而,在韓先楚到達安東時,再次病倒,不得已從北韓戰場回到祖國,再次進行治療。

為了表彰在抗美援朝戰争中的重大貢獻,韓先楚被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授予1枚一級國旗勳章和2枚一級自由獨立勳章。

1955年,韓先楚被授予上将軍銜。 1957年9月,韓先楚被任命為福州軍區司令員。

按照之前毛主席講過的,支援中東人民的解放事業,不能僅限于道義上的支援,而且要有實際行動的支援,中央決定“炮擊金門”。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毛主席接見韓先楚

韓先楚來到福建後,便帶着指揮員和機關參謀人員,對福建沿海的各個戰略要地,進行實地察看。

在實地察看的基礎上,韓先楚主持制定了福州軍區的防禦計劃和“炮擊金門”的具體實施方案。

在抗擊自然災害方面,韓先楚要求部隊健全各級應急救援方案,在台風登陸福建時,福州軍區的部隊都能夠有效地開展搶險救災。

這一舉措減少了台風對當地人民造成的損失,受到了當地百姓的一緻好評。

1962年,大陸遭受了嚴重自然災害,祖國人民的生活品質出現了下降。

此時,在台灣的國民黨當局,趁機向大陸叫嚣“

行動不受美國的制約,獨立反攻大陸

”。

對此,韓先楚經過認真分析後,說:“這是他們自己往臉上貼金,如台風一樣,一陣子就會過去。但他們如果利用金馬防衛部隊和海匪,趁夜間襲擾沿海前線,打一下就走的戰術,對這些就不得不防。”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中年時期的韓先楚

後來,事實的發展證明了韓先楚判斷的正确,國民黨僅僅是派出小股部隊,對福建沿海的一些地方進行襲擾,根本不敢向他們宣稱的那樣,派部隊大規模反動大陸。

根據統計,在當時,福州軍區部隊在韓先楚的指揮下,對國民黨的行動,進行了90多次打擊,總共殲滅了國民黨的小股部隊和一些特務,累計達1000多人。

1973年12月,為了加強軍隊建設,毛主席下令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

此時,作為福州軍區司令員的韓先楚,被調往蘭州,擔任蘭州軍區的司令員。

在到達蘭州,擔任了蘭州軍區司令員的第二天,韓先楚聽取了蘭州軍區機關從業人員,對戰區設防情況的彙報後,前往邊防部隊,進行實地調研。

然而不巧的是,就在調研過程中,韓先楚便趕上了蘭州上空刮起的黑風。

剛剛離開台風常常登陸的福建,就趕上了蘭州的黑風,這讓韓先楚有些無奈。他開玩笑地說:“老天爺是不是要考驗我這個新司令的意志,才刮得這黑風啊?”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

随行的蘭州軍區作戰部部長尹志超,由于和剛剛上任的韓先楚不熟悉,便沒有接話。

見沒人搭話,韓先楚指着黑風說:“我連海上的台風,都能戰勝,難道還怕你這陸地上的黑風嗎?”

1976年初夏,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圍繞要不要在部隊點名批判鄧小平的問題,同志們的意見不能統一,有人認為要批,有人認為不能批。

兩方人員都有自己的看法,争論後,也沒能達成一緻,隻好把目光投向軍區司令員韓先楚,期待他能作出最終的決斷。

韓先楚說:“中央撤銷了鄧小平黨内外一切職務,但是保留了黨籍。難道還有反革命修正主義的共産黨員嗎?”

對于韓先楚的态度,大家表示支援。是以,蘭州軍區便沒有開展批鄧的活動。

1981年10月29日,韓先楚回到故鄉,看望家鄉的父老。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在故鄉紅安

就在車停在路旁,韓先楚下車的時候,一個戴着一頂破氈帽,披一件破舊棉襖,穿着一雙破草鞋的老漢,喊了一聲:“祖寶(韓先楚的小名),你小子還知道回來呀!”

聽到喊聲後,韓先楚走上前去,一拳輕輕地砸在老漢的胸口,大笑着說:“陳尊友,你還沒死啊!”

陳友尊也笑着說:“你小子官當大了,不認人了。”

韓先楚仔細打量了一下兒時好友,開玩笑地說:“你小子,怎麼搞的,都幾十年了,還是這個老樣子,一點都沒變!”

陳友尊也開玩笑地說:“你這個官是怎麼當的,都幾十年過去了,還讓我這個樣!”

聽了陳友尊開玩笑的話,韓先楚臉上的笑容逐漸散去,一整天都沒有說話。

後來,韓先楚在家鄉裡走了走,仔細地看了每一戶人家的生活情況,心裡越來越沉重,他在心裡想:“是呀,都這麼多年過去了,鄉親們的日子怎麼還沒有過好呀!”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和秘書

回到縣城後,韓先楚坐立不安,當即讓秘書打通了蘭州軍區的電話,向蘭州軍區傳達他的的指令,要求蘭州軍區馬上給紅安調撥五萬件舊軍大衣。

秘書聽了韓先楚的話,按照制度,小心地問:“司令員,這筆錢......從哪裡開支......”

韓先楚想着還在受苦的鄉親們,心裡特别難受,把手裡的手杖往地上一甩,大吼道:“沒地方開支,從我的工資裡扣,我死了以後,再扣我兒子的,孫子的,子子孫孫扣下去!”

秘書看到韓先楚的情緒激動,沒敢再問,立即給蘭州軍區打電話,傳達韓先楚的指令。

電話打完後,韓先楚的情緒也慢慢地平複下來,望着一臉不安的秘書,心平氣和地說:

“你曉得不?在革命戰争中,紅安死了多少人?大革命時,紅安是‘銅鑼一響,四十八萬’。1949年解放後,統計人數是33萬,在戰争中有14萬人犧牲。過去,紅安叫做黃安,紅安的‘紅’字,是這裡的無數革命烈士,用鮮血染紅的。在革命戰争年代,紅安人民把最後的一碗米,最後的一尺布,最後的一雙鞋,最小的伢子,都奉獻給了革命。給他們拿出五萬件舊軍大衣,算什麼呀?紅安的人民早就有權得到,甚至比這更好的衣、食、住都應該得到。然而,到現在,他們都還沒有得到,我真是愧對父老鄉親啊!”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和夫人劉芷

每次回鄉視察,韓先楚都深入到農戶、工廠、水庫、電站,進行調查研究,傾聽人民群衆的聲音,關心他們的生産和生活。

這一點,讓紅安的父老鄉親們,都時刻銘記。

根據在實地走訪中調查到的一些實際情況,韓先楚對縣委上司說:

“你們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的作風,不要說假話,不能忘記過去的教訓。說假話,一害人民,二害黨。”

在縣委上司的陪同下,韓先楚還視察了上新集鎮高劉村的杉樹基地。

在這裡,韓先楚看到滿山遍野都是綠油油的杉樹,認為這是造福紅安的一個好辦法,心裡非常高興。

對此,韓先楚鼓勵了縣委的負責同志,他說:“辦杉樹基地好,能栽杉樹的山要多栽杉樹。 ”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在離開家鄉的時候,韓先楚流着淚對鄉親們說:“真沒想到,都解放30多年了,鄉親們的日子,還是這個樣子,我韓先楚對不住你們,共産黨對不住你們啊!”

1986年3月,已是人大副委員長的韓先楚病重,在武漢住院治療。

病床上,他又想起了家鄉的植樹造林:“現在是植樹的季節了,你們給我弄些雪松、桂花之類的風景樹,送到紅安去,叫縣委的同志把它栽在城關的街道上,美化美化街上的環境。”

他把秘書和夫人叫到病床前叮囑着。不久,韓先楚的夫人劉芷和秘書将雪松、桂花、紫玉蘭等10多棵珍貴的樹苗送回了故鄉紅安,并轉達了将軍的囑托……

這年10月3日,韓先楚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3歲。

聽到韓先楚去世後,徐向前元帥非常心痛地說:

“我和他相處多年,深感他為人坦率、正直,敢于堅持真理,正氣凜然。”

1976年很多地方開展批鄧,韓先楚在蘭州軍區黨委會上,一錘定音

韓先楚和家人

1987年5月18日,韓先楚的骨灰,由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辦公廳上司和夫人劉芷及其子女護送回到紅安,讓韓先楚将軍魂歸故裡。

在此借用一段評價韓先楚将軍的話,來結束此文:

韓先楚把畢生精力獻給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他的功績将永遠載入中華民族史冊,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永遠值得我們懷念和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