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戰國末期橫掃天下的虎狼之師,秦軍 ,在經曆數代君王的勵精求治、雄才大略,終在秦王政十一年、開始滅六國、歸一統。僅十年間便戰勝了六國統一了天下,這裡除了秦王政、知人善用、還有哪些謀臣猛将、特别是那些能征善戰的大将們。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秦始皇

然而問題來了、僅僅15年間、始皇帝建立的帝國就土崩瓦解,昔日虎狼之師的秦軍甚至被項劉的雜牌軍隊打得丢盔棄甲,直徑攻入都城、秦二世亡國之際,老爹留下的大将為什麼沒有幫他征讨項劉?昔日一統天下的大将們,到底在做什麼?區區15年、不至于打不動吧。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大秦軍隊

想知道答案,就必須知道秦國的大将有哪些人?王翦 王贲 李信 蒙武 蒙恬 楊端和 内史騰等。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秦滅六國示意圖

王翦、白起、李牧、廉頗并稱為戰國四大名将。王翦年少的時候就喜歡軍事。戰力超群、更是親自率軍消滅了三個諸侯國、可謂大秦的軍事砥石。他不但懂軍事,也懂秦王的心思、他發現在秦王心中,問舍求田、安家立業、不思進取者,遠比那些、激烈雄壯、功成名就、志向遠大的要放心的多、是以在後期可以全身而退、功成名就後他選擇急流勇退、主動辭官隐居、得以善終老去。

王翦、影視形象

王贲 、王翦的兒子、做為一個“将二代”、簡直是現在二代的學習楷模、不僅沒有坑爹、簡直開挂的存在、他奪取楚國城池,滅魏國,滅燕國,之後消滅趙國殘餘勢力,又和李信一起滅齊國,他的足迹幾乎踏遍了所有六國的舊地、是絕對的赫赫戰功,最後受其父影響選擇急流勇退、辭官隐居、在随秦始皇東巡後便離開,之後便善終。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王贲、影視形象

李信、攻伐燕國、迫使燕王派人斬殺燕太子丹,并将其首級獻給秦國,興師伐楚、被楚國将領項燕率領楚軍乘機、攻入軍營、結果大敗,平定燕齊、李信和王贲攻取遼東、俘虜燕王喜、燕國滅亡、後降齊王投降、齊國亡,關于李信史書沒有明确記載後期的結局、而後世認為不外乎三種:一是老死或病死、二是賜死、三是戰死。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李信、影視形象

蒙武、是四朝老将蒙骜之子、斬将滅楚、蒙武為副将、跟随主将王翦率領六十萬大軍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斬殺楚将項燕,公元前223年再次與王翦率軍攻打楚國、俘虜楚王、滅亡楚國 、并在楚地設定楚郡,史書後事迹不詳?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蒙武、影視形象

蒙恬、出身武将之家、将門之後、爺爺蒙骜、父親蒙武、深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從小立志沖鋒陷陣、報效國家、攻打齊國、抵禦匈奴,後來秦亡之際、項劉争霸、可是匈奴始終不敢犯邊、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匈奴被蒙恬重創、若匈奴挺進中原、将對華夏文明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壞、從這點出發來看、蒙恬是保衛華夏文明的大英雄,然而趙高聯合李斯篡改秦始皇遺诏、命扶蘇和蒙恬自盡,公子扶蘇自盡前、蒙恬還在勸谏、“亦有可為”,手握重兵的蒙恬完全有能力為皇位拼一把、但是他選擇自盡、是以蒙恬是用死捍衛了自己榮耀。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蒙恬、影視形象

楊端和、此人名聲不響亮,實則是秦國的不敗戰神、兩次攻打魏國、一次攻打趙國,都取得了不俗的功績、但後期秦滅之際時、已經沒有楊端和的身影。

楊端和、影視形象

内史騰 、秦王政時任命為内史、名騰,管理京城、責任重大,秦王政十七年、内史騰率軍攻打韓、韓軍大敗、擒獲韓王、攻占南韓全境,在那個地方設定颍川郡,而南韓的滅亡,也拉開了秦滅六國之戰的序幕,之後内史騰一如以往、恪盡職守、直到老死任上。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内史騰、影視形象

秦朝最後的主力、章邯、王離, 章邯秦軍大約20萬人 王離秦軍大約20萬人、為蒙恬部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章邯、影視形象

秦二世 亡國之際、大秦名将為何不助他征讨項劉?

王離、影視形象

章邯請求秦二世赦免骊山修陵的囚徒、武裝他們迎擊義軍、第一戰便打敗了幾十萬義軍、殺死義軍将領周章,接着、攻破魏、楚、齊、聯軍,然而在遇到項羽時卻多次被擊敗,加之此時的大秦朝堂陰謀算計、趙高嫉賢妒能、最終選擇了投降項羽的楚軍,而跟随的王離則被俘虜,章邯一降天下人心分崩離析,大秦便走向了滅亡

至于、另外五十萬秦軍征戰南粵、秦始皇指令、國内不論發生什麼事情,這支軍隊不可以回來、主要是為了鞏固南方地區、防止南方叛亂、傳承華夏的文明。是以在秦亡之際,這支征戰南越的大軍都沒有出現,秦國滅亡後、秦國将領趙佗在此地建立南粵國、直到漢武帝時期才征服南粵國、至此秦始皇的所有政權根基全部消失。

謝謝點選、轉發、關注、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