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帶着期盼的心情,在這個烈日炎炎的夏天,我閱讀了《三國演義》,其中,赤壁之戰令我時常回味起那氣勢磅礴、叱咤風雲的古戰場,是我最喜歡的橋段。
赤壁之戰是三國中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當時曹操勢力強大,親率80萬大軍,南下奪取荊州,孫權和劉備聯合抗曹。曹操軍隊初到南方,不習水性,此時,龐統獻計曹操鐵索連環之計,就是用鐵索把大船連起來,形成了像陸地一樣的船面。龐統為何要獻此計?讀到最後我才明白,這是一個連環計,龐統來曹營,便為破曹而來。然而看似天衣無縫的計謀卻有個天大漏洞——懼怕火攻。善于用兵、生性多疑的曹操同樣發現了這個漏洞,可是,在沒有更好應對之策時,他還是抱着僥幸心理,應用了此計。最終,諸葛亮巧借東風,曹軍大敗,劉備趁此巧借荊州,自此三國鼎立的格局正式形成。
知天時,曉地利,識人心,這是戰役勝利的關鍵。諸葛亮觀天相、借東風、金蟬脫殼,縱觀全局;龐統獻妙計、識曹操、才華橫溢,令我欽佩。這也讓我深刻體會到——辦法總比困難多,遇到事情不能隻用蠻力,要多觀察、多用心、多思考。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讀古詩,讀史書,讓我收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