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陽晚報 全媒體新聞記者 徐偉 何飛鴻
10月14日,是第九屆中國法定養老節,巴陵石化公司以"慶祝建黨一百周年,弘揚尊重老愛老的傳統"為主題的"尊重老月"系列活動。公司行政事務(退休管理)中心通過拍攝和贈送金婚照,向今年慶祝結婚50周年的近90對退休職工夫婦緻以誠摯的祝福。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裡,該公司已經拍攝了近1000對黃金夫婦的紀念照片。今天,我們與讀者和朋友分享四對黃金夫婦的故事。

互相支援,風雨相伴
黃世友、周希峰和夫人
1971年5月,黃世友與周錫豐結婚。23歲的黃世友是原越華總廠橡膠廠的勞工,20歲的周錫峰是國内農民。結婚後,兩人過着分居生活——黃世友回去上班,周錫峰留在家裡。周希峰一邊務農,一邊照顧家庭,既孝順年邁的婆婆,又拉了兩個兒子,是衆所周知的好妻子。直到1992年,周錫峰才來到月華做家務工,全家團聚。
20世紀70年代,一家人靠黃世友的工資生活,生活緊張。周錫峰到處找工作,做門衛,臨時工作,夏天頂着烈日賣冰棍。黃世友下班後從不出去玩,總是匆匆趕回家,給周錫峰做飯,然後趕回家照顧兒子吃飯。雖然當時的生活很艱難,但夫妻倆從不吵架,總有一大堆的商量、和諧,也從有限的收入中攢了一部分家,養老。
退休後,辛苦生活,黃世友怎麼可能不閑着,找個臨時工作看泵房,他說:"幹習慣,閑着。此外,如果我做點什麼,我可以減輕孩子們的負擔。"随着我們的孩子和孫子孫女長大,這對老夫婦更加照顧彼此,一起買食物做飯,散步和鍛煉,互相尊重。近年來,周錫峰患上了腦梗塞、膽結石等疾病,為了增加老伴侶的營養,黃世友按照老搭檔的口味,改變模式做出美味的飯菜。在黃世友的悉心呵護下,周錫峰的身體正在逐漸好轉。
樸素,一如既往的快樂
劉光光、彭培珍和夫人
節日前夕,劉光光和彭佩珍迎來了他們50年的金婚。手牽手走過了半個世紀的寒風和夏日,夫妻倆一直挑起眉毛,相愛相愛。
劉光光現年75歲,家中共有7個兄弟姐妹,家庭貧困,1965年複員後被介紹認識彭培珍的人,兩人在家鄉華榮結婚。當時,劉光光一直在原月華總廠的樹脂廠工作,而他的妻子則在做老農夫。随着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的出生,家庭不富裕,經濟更加捉襟見肘。彭佩珍在家照顧孩子的同時,也承擔起贍養老人的責任。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經常打零工。直到1991年,一個四口之家才終于團聚,結束了他們"半家庭"的職業生涯。
由于長期繁重的體力勞動,彭培珍留下了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重病時經常卧床不起。劉光光一邊工作,一邊承擔家務,大家庭的事情,不讓彭佩珍半手。在劉光光的悉心照料下,彭佩珍的老病再也沒有複發。
劉光光是一位"熱心人",退休後被鄰居們一緻推薦為建築總監。雖然"官"不大,但他做得不好,還被選為王家嶺社群退休7支分會的分委會。在去年新冠疫情期間,劉光光擔任社群志願者,繪制居民情況圖,檢查建築物,守衛社群入口,晚上回家報告防疫資料,經常忙到午夜。
彭佩珍對這位53歲的黨員非常了解,從不抱怨。劉光光經常接到一個電話,在風火熄滅時,她趕緊追趕告:"老劉,老了,注意安全!"有時候飯菜已經準備好了,劉光光在外面還忙着,她把食物放得又熱又熱,直到劉光光剛回家,才一起吃飯。她說:"老劉每天在外面,我都要做好一頓美餐,這樣他的營養就有保障,提高抵抗力。"
"模道尚山之夜,天色已晚,陽光明媚。從年輕到白頭,手牽手走過了人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兩個人互相體貼,互相關愛,互相呵護,這就是幸福。
老都做了點什麼繼續打餘熱
李元龍、劉鳳琴
"我沒什麼可介紹的,我主要講的就是我們家的李老師。72歲的劉鳳琴說:"我去鄉下排隊時,秘書的分部是李先生的表弟。李先生畢業于華中大學,被配置設定到西安,當他還想回湖南,找一個湖南姑娘做兒媳時,就通過表哥的介紹認識了。"
今年是他們的第51個婚慶年,10月4日,在巴林石化公司退休管理中心的安排下,老夫婦穿上西裝,穿上婚紗,拍下了甜蜜的照片。回想起當年的了解過程,劉鳳琴記憶猶新,起初他們主要是通過書信往來,雖然兩地之間分開,也沒有相遇,但兩句話之間沒有說話。無論在那個時代做什麼都要注意"出身",而李元龍一直背負着非常沉重的思想包袱,在信中也非常坦率地向劉鳳琴解釋道,怕因為他們的"出身"不好影響兩個人和下一代人的生活。
劉鳳琴是一個高幹的孩子。通過這封信,她看中了李元龍的人與人的能力,并沒有因為他的出身而切斷聯系,"我被認可了,不管他的出身對後代、人生有什麼影響。"溝通一年多,他們結婚了,從此兩份榮譽與屈辱并駕齊驅,風雨并存。
"我夫妻今年80歲,退休前是嶽華二世老師,退休後一直在社群幫助學生志願免費補習班,我也是電科大學的老師,退休後在社群擔任建築總監,也是我們金盆地社群志願者。談到退休,劉鳳琴高興地說:"現在我們的社群活動組織得特别好。非常感謝大家的組織,照顧我們的老人,讓我們有一些可以依靠的東西,我們也努力為老人做點什麼,為社會奉獻熱度。"
50年來,我們從未打過架
羅偉煌、楊仙桃夫婦
"我們于1971年結婚,至今已有50年了。多年來,我們一次也沒有吵架,家裡的一切都要讨論。現年77歲的羅偉煌不禁稱贊自己的老搭檔楊仙桃:"她是一個性格很好的人,是一個典型的家庭主婦,買菜、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喜歡種菜,節儉的家,好又能幹。"
羅偉煌,翔陰縣人,1971年從軍隊轉職,到原越華總廠行政部工作。1970年從軍隊回國探親時,他在家裡遇到了一位親戚楊仙桃。"那幾年我們很固執,我們偷偷寫信。回憶起他們倆每天,通過洪遠傳記确定戀情的情形,羅玉煌還是無法掩飾妻子的喜好,"我們知道一年,從軍軍中回來後。"
最後,在談到退休時,羅說:"公司每年都會來我們這裡度假,有組織的護理,我們晚年過得很幸福。雖然退休人員現在都已轉學到當地,但組織仍然處處為有需要的老人做實事、愛心、解決實際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