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作者:津雲

今天,是個值得銘刻的日子。

今天,天津解放73周年紀念日。

今天,天津衆志成城抗擊奧密克戎的第八天。

今天,天津開展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

今天,天津發起推進社會面“清零”的總攻!

今天,@所有天津人,你們都是英雄!

清晨,“健康”來敲門。全市各區、各街鎮、各社群,第三次全員核酸檢測如約開始。沒有大張旗鼓,滿眼雲淡風輕。看上去,是平穩、有序、心安、鼓勵、團結和一如既往的幽默風趣。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我們,就是這麼穩!

“隆園6棟可以發号啦!”聽到組長指令。“叫樓組”的從業人員開始挨家挨戶敲開6号樓居民的家門。

“大爺,您可以下樓做核酸了。”“大娘,給您号,下樓了。”

32層的樓,根本沒有時間等電梯,“叫樓組”組長,也是這個社群的志願者武健一路快走上下樓,和隊員們逐門通知大家下樓做核酸。

“這一天得爬個幾十層樓。”武健說,“叫樓組”的45個人都是社群青年居民,一直上下樓得體力好,他自己的微信步數這些天都是2萬起步。

記者看到,每一棟的居民憑号牌下樓做核酸檢測。“沒有号牌的不給做,這樣就能避免大家呼啦一下都下樓排隊,造成擁擠了。”居民王女士說,“這招太好了。第一輪檢測時候,大夥兒呼啦全下樓排隊,那天風大,棚子都給吹散了,人又多,排隊等了兩個多小時才做上。從第二次開始,就發号了,一棟一棟地發,有号的下樓做核酸,人少了,等了也就半小時,就全做完了。今天看着人好像比上次更少。”

雙街鎮柴樓隆園社群書記、居委會主任穆瑤告訴記者:“為了加快檢測速度,今天我們又增加了兩條檢測通道,檢測台從原來的6個增加到了8個。”

每條通道排隊人員不多。“隔開一米距離,别離太近啊!”“現場秩序組”的成員正在維持每條隊伍的秩序。隊首一位,隊尾一位,中間一位來回“巡邏”。這支隊伍裡都是居民志願者和社群年輕黨員。穆瑤說,這個組有30多人,也是“機動組”,哪個崗缺人就從秩序組往外調。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在湘江道台北路校區的操場上,河西區下瓦房街福建路社群的2670名居民在這裡有序地進行核酸檢測。

第三次篩查前夕,該社群對運作流程重新進行了細化。給每個居民發了一張卡片,卡上寫着家庭住址和居民姓名,居民憑卡排隊檢測,做完核酸就把小卡片投到箱子裡。如果有家庭成員沒在家,就把名字寫在背面,先做完的家人把卡片給沒有做的家人,待全家都做完核酸,再把卡片投入到箱子裡,最後從業人員清點卡片,就可以知道是否全部人員都進行了檢測。

福建路社群書記主任趙維說:“為了減少老人排隊時間,從業人員會在征求排隊居民的同意後,給老人們一張綠色的卡片,讓他們免排隊優先檢測。”

在檢測現場,一位居民發來了求助資訊,說今天早上回不去,家裡現在隻有兩位老人,下樓不放心。志願者孫穎就主動告訴這位居民:“沒關系,你放心,你告訴我位置在哪兒,我去送兩位老人下樓,再安全給他們送回家。”

今晨武清氣溫低至零下6攝氏度,第三輪全員核酸檢測正式開始。相較于前兩輪核酸檢測,第三輪核酸檢測更加順暢、高效。檢測點網絡更加通暢,居民們的配合度越來越高,社群從業人員和志願者們上手更快了,整個核酸檢測環節時間大大縮短。

第一時間做完核酸的居民禁不住感慨,“第三次核酸檢測已做完,為天津速度點贊!”“速度嗖嗖的!”“今天早上做得更快了,十分鐘!”居民們紛紛為又快、又科學精準的核酸檢測流程點贊。

看着醫護人員更為熟練地操作,居民泰然自若,完全沒有了恐慌的心态,大家越來越堅信:衆志成城,沒有跨不過的坎,所有努力,都指向勝利!

“5号樓的居民,請攜帶身份證,下樓做核酸……”在紅橋區鹹陽北路街團結社群泉富家園小區,社群志願者洪烨正在爬樓挨家挨戶地敲門,通知居民朋友們做核酸檢測,從第一次核酸檢測開始,洪烨就一直在小區裡面做志願服務。

“辛苦各位從業人員了!他們提供的服務很貼心,我很滿意!”剛剛做完核酸檢測的泉富家園小區76歲居民張紅說:“我做了三次核酸了,真是一回比一回強!逐漸精細化的服務減少了我們排隊等候的時間,從我下樓到做完核酸檢測,隻用了不到十分鐘!為所有從業人員點贊!”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在河東區常州道街道紅城社群,2個采樣場所,8個采樣點核酸檢測工作順利進行中。截至上午10點30分,這裡已經完成了90%居民的核酸采樣工作。“太牛氣了!好一個暢快了得!厲害了中國速度。”剛做完核酸檢測的社群居民常鑫說,“這次速度更快了,服務更好了,我們真的要為社群服務點贊!”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南開區體育中心街時代奧城社群的胡先生對記者說:“我覺得核酸檢測的流程越來越簡化。二篩和三篩都是掃一下身份證就可以了。今天我八點多下來的,排隊10分鐘就做完了。而且現場志願者給大家服務,秩序非常好。”胡先生是湖北人,他和家人說了天津的抗疫情況,家裡人非常放心。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我們,就是這麼暖!

“周大娘,慢點啊。”為了讓身體不便和年幼的居民能夠減少排隊等候,雙街鎮柴樓隆園社群檢測點開啟了愛心通道。武健推着坐輪椅的周大娘用最短時間完成了核酸檢測。對于一次次享受這樣的照顧,周大娘特别感謝從業人員。“我們老兩口身體都不好,我這腿也不跟勁兒,虧了有志願者們幫忙,要不你說我們這老兩口怎麼辦呢。”周大娘握着志願者的手,連聲道謝。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8歲孩子自己來做核酸?這是怎麼回事。原來,這位小朋友的媽媽朱女士也報名加入了志願者隊伍,這次核酸檢測被派到了其他社群工作,而“三篩”這天隻剩孩子獨自在家。

“他媽媽昨天晚上就給我們打電話把孩子托付給我們了。希望我們能帶着孩子做核酸,這肯定沒問題。”穆瑤說,“我們安排了專人志願者到家裡接孩子,走愛心通道做檢測,再将孩子送回家中,全程有人盯。家長做志願者為大篩作貢獻,我們必須要讓志願者放心。”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社群從業人員和志願者的辛勞付出,也赢得市民群衆的愛戴。

“我們一早就過來做志願服務,引導居民排隊做核酸,現在身上都凍透了,居民一早就拿來了姜糖水讓我們暖身子,真是太感動了!”1月15日,天津市正式開始第三次核酸檢測。在河北區鴻順裡街道團結裡社群,十四中教職工志願者劉秋蔚告訴記者。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最讓劉秋蔚感動的是,早上一家三口拿着暖寶寶給志願者送過來。“這社群的居民真是太好了!平時,我們主要是教書育人,通過這次志願活動也是給學生們做表率,大家一起抗擊疫情。”劉秋蔚表示。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河東區紅城社群裡,一位穿着鮮亮顔色防寒服,帶着鴨舌帽的“潮人”朱于中大爺,正拿着他的照相機記錄着一幕幕齊心協力的抗疫瞬間。平時喜愛攝影的朱大爺将拍攝的畫面做成視訊,成為永恒的記憶留存下來。“這次核酸篩查,我看到了從業人員的辛苦,看到了小區群衆的配合,看到了天津這座城市的擔當。作為小區的一員,希望通過鏡頭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支援這些抗疫英雄們!”朱大爺說。

“來來來,把這暖寶寶貼上!出太陽之前最冷了!”早上天還不亮,北辰區瞰景園社群居民田野來到檢測點,撕開暖寶寶包裝,遞給從業人員。“貼在腳踝上,這樣腿腳都更暖和一些!”他的“經驗之談”讓大家都紛紛效仿!

10箱友善面、14個噴壺、3盒手套、8包暖寶、10包火腿腸,田野給社群從業人員送來了不少“補給”。

“社群從業人員忙着核酸檢測,連飯都顧不上吃,挺不易的。咱也幫不上别的忙,隻能做點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送點吃的和用的。”田野說,“咱大天津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真不錯!相信疫情很快就能過去,全民抗疫,有你有我!天津加油!”

我們,就是這麼飒!

在天津“三篩”的現場,有一個身影與衆不同,她就是奧運冠軍、天津市舉重摔跤柔道拳擊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書記佟文,作為天津家喻戶曉的體育明星,佟文像普通的志願者一樣,在社群核酸檢測、居民服務的現場忙碌着。

視訊加載中...

“疫情來臨了我第一時間就想到自己是黨員,不能在家待着,就想着趕緊看看小區有什麼需要幹的。”佟文第一時間到了社群的大門位置,看到核酸檢測現場人手不足,就在群裡讓黨員、志願者集結,把他們分為了不同的組,對應社群不同的分區,選好組長。

随後,佟文和志願者一起去“掃樓”,挨家挨戶地敲門、加微信、建群,把小區居民分不同的群裡邊,同時,他們還制作了電子表格,讓大家“接龍”填寫,誰做核酸誰沒做核酸一目了然,提高了篩查效率。“遇到不會使用手機的老年人,我們就去家裡告訴他們去做核酸。有的老人需要高血壓、糖尿病的藥,我們就幫助他們去指定醫院的門特取藥。還有一位39周的孕産婦,我們也給她做好了與相關機關的對接。我們還建立了食品物資供應群,對接食品集團及時進行物資供給。”這些天佟文幹的活兒一件接一件,忙得不可開交。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在和平區核酸檢測現場,志願者中隐藏了不少文藝圈兒的“高手”,吹拉彈唱、能歌能舞,在寒冷的冬天為排隊等候的居民群衆解壓打氣,疏導情緒。他們積極向上、樂觀熱情的态度感染了現場的群衆,獲得了大家的點贊。

在和平區新華南路國小采樣點,因為“把抗疫弄成了曲苑雜壇”而火了的街舞“大白”再次現身。他們是CHUC天津街舞聯盟戰疫志願者服務隊的志願者們。服務隊召集人吉順告訴記者,1月9日聯盟發出《街舞青年戰疫請願書》,緊急号召全市街舞從業青年組建志願者服務隊。僅僅4天,就有200多人參加。

“最開始,我們隻是在舞蹈圈子裡召集志願者,報名的都是舞蹈從業者和愛好者。後來在網上火了之後,很多圈外的年輕人受到感染,聯系我們也想要加入進來。比如昨天有幾個DJ新加入進來,還有樂隊樂手、飯店老闆、花店老闆等,很多都是年輕的自由職業者。大家覺得,這是一種傳播正能量的行為,他們也從中收獲了社會的認同與贊賞。”吉順說。

因為一段街舞而在網上火出圈的“大白”也在現場,她叫王調霞,是一名街舞教師。15日在檢測現場,她和從業人員一起組織大家排隊,維持秩序。王調霞告訴記者,之前篩查的時候因為檢測通道錄資訊,是以穿着防護服,網友就這樣認識了街舞“大白”。她希望能用自己的專業特長,為天津抗疫加油。

“身強體壯,拒絕紅碼,下樓核酸,利利麻麻!”在開封裡小區,喊話居民下樓做核酸的志願者因為語言幽默,讓下樓來的居民笑聲陣陣。他也是一名街舞教師,他叫陳浩男,負責到各樓門通知居民下樓。

“太有才了,這種方式挺好,排隊也不煩了。”居民張先生笑着說。

“今天喊了七八棟樓,嗓子加大喇叭,讓大夥兒都能聽得見。”陳浩男說,自己喊的詞兒,大部分都是現想的,包括網上火了的“123做核酸”都是臨場發揮的。“相聲沒學過。這是天津人與生俱來的天分。”

“這些年輕人真棒!這才是咱天津人的精氣神兒,測個核酸不叫嘛事兒,什麼病毒咱都不怕!天津人就是這麼樂觀!”一名掏出手機錄視訊的天津伯伯忍不住給小夥子們點贊。

吉順告訴記者,剛開始參與志願服務時,大家也沒想到要跳街舞。但是,在工作中他們發現,在寒風中排隊等候檢測,有些居民難免會産生急躁、不耐煩等情緒。這時候,有人提出來,咱們來一段兒給大夥兒解解乏,轉移一下“注意力”,自個兒也能活動活動、驅驅寒。沒想到,一舞之下,效果特别好。很多居民連連叫好,還把視訊發到了網上。會跳舞的“大白”一下子火了!

對此,吉順表示:“我們的主要精力還是在志願服務上,成為‘哏兒都網紅’那是順帶手的收獲。”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1.15”津城大篩:更快,更“白”,更“Sunshine”

此時此刻,全員三篩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此時此刻,我們都是天津的守衛者!

此時此刻,我們都應該豎起大拇指,

為所有從業人員和志願者點贊,

為你我和身邊人點贊,為天津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