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進攻蘇聯時寒冬将至,德軍為什麼不準備棉衣,造成士兵凍死

1941年冬,蘇聯遭遇了三十年難遇的極端天氣,莫斯科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溫度,低到零下四十度。

對于蘇聯人來說,那更是一個可怕的冬天。他們不僅需要經受嚴寒,同時,他們的國家還正遭到納粹德國的進攻。那時候,德軍的大部隊,已經兵臨莫斯科城下。

不過,其實對于德國人來說,那個冬天更是一個恐怖的噩夢。因為大量的德國士兵,甚至根本沒有過冬的棉衣,他們隻能在零下四十度的莫斯科城外,瑟瑟發抖,祈禱自己不會被凍死。

可以說,蘇德戰争中的莫斯科戰役,絕對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戰役。憑借着極嚴寒的天氣條件,蘇聯人最終戰勝了納粹侵略者,成功瓦解了德國軍隊不可戰勝的形象。

同時,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也使得蘇聯軍隊樹立了信心,為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的大反攻,埋下了伏筆。

進攻蘇聯時寒冬将至,德軍為什麼不準備棉衣,造成士兵凍死

(蘇德戰争中的德軍)

那麼,希特勒的巴巴羅薩計劃本來謀劃了多年,可以說準備十分充分。可是,他為什麼不給士兵準備過冬的棉衣呢?

其實,早在一個世紀之前,拿破侖就已經做出了一次失敗的示範,當時拿破侖的軍隊就有過受凍的經曆。而希特勒作為一名志在征服整個歐洲的獨裁者,不可能不參考拿破侖的事例。

事實上,包括希特勒在内的所有德國高層人物,都曾經考慮過這個問題。但由于德國陸軍在歐洲戰場上的表現太過優秀,德國人的自信心,已經快速膨脹。

最終,希特勒進行了一場豪賭,他斷定德國會在冬季到來之前,占領莫斯科,是以他壓根就沒有準備棉衣。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德國下了一盤很大的棋。

1939年,在德國閃擊波蘭前幾天,蘇德兩國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并且成功将波蘭瓜分。但随着德國在歐洲所向披靡,尤其是曾經的陸軍第一強國法國,在39天内就閃電淪陷後,蘇聯也開始對德國産生了提防之心。

為了迷惑蘇聯人的視野,希特勒啟動了“海獅計劃”,對英國發起了著名的不列颠空戰。

進攻蘇聯時寒冬将至,德軍為什麼不準備棉衣,造成士兵凍死

(不列颠空戰)

與此同時,蘇聯情報人員收集到了一份德國1940年到1941年上半年間的羊毛制品産量報告。報告中顯示,德國的羊毛制品産量,并沒有上升。種種迹象表明,德國暫時不會對蘇聯發動戰争。起碼在1941年,蘇聯還相對安全。

不過,這一切也正是德國人想要達到的效果。1941年6月,在英國并沒有被攻占的情況下,德國突然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集結了550萬大軍,從三個方向對蘇聯發起了閃電入侵。

由于德國的進攻過于突然,蘇聯人幾乎沒有任何防範。是以在戰争剛開始幾個月裡,蘇聯軍隊不堪一擊,隻能節節敗退。而德國也抓住機會快速向前推進,在極短的時間裡,就全線深入了蘇聯國境。

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德國還真有可能在冬季之前就拿下莫斯科。

進攻蘇聯時寒冬将至,德軍為什麼不準備棉衣,造成士兵凍死

(莫斯科戰役)

不過,縱然德國的閃電戰天下無敵,但也并不足以占領國土面積龐大的蘇聯。說起來,由于在占領西歐和中歐國家時,德國的裝甲部隊在公路上暢行無阻,這就讓德國錯誤地認為,他們在蘇聯也能複制同樣的閃擊戰術。

但現實卻時,當時蘇聯國内的交通主要以鐵路為主,公路為輔,而且公路也大部分是土公路,柏油路少得可憐。同時,蘇聯又雨季偏多,一旦下雨,土公路就泥濘不堪。這對裝甲部隊來說,簡直是災難。

也就是說,德國想要發揮閃電戰的威力,根本是不可能的。

由于戰線拉得太長,德軍的補給,又遇到了嚴重的問題。在戰争被拖入冬季之後。

希特勒發現了問題,連忙趕制了200萬套棉衣支援戰場。但等棉衣到位後,莫斯科戰役已經結束了。

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條件德軍一樣不占,希特勒在冬季之前拿下莫斯科的想法,顯然注定無法實作。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