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辨別閃閃發光!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等十家劇場挂上演藝大世界“勳章”

作者:文彙網
辨別閃閃發光!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等十家劇場挂上演藝大世界“勳章”

演藝大世界推出演出場所“勳章”了!這意味着這個全國劇場密度最高的演藝聚集區辨別度更加清晰。今天,由演藝大世界上司小組辦公室主辦的“演藝大世界·今朝更好看——2022新年有戲”特别活動在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南廳舉辦,活動現場,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等10家機關首批獲得演藝大世界銘牌和證書。

演藝大世界銘牌的頒發,是演藝大世界品牌成立三年來對固定演出場所身份的認同,也是為進一步提升演藝大世界品牌的影響力和傳播力,打造亞洲演藝制度的核心示範區形成發展共識。銘牌并非“終身制”,被授予銘牌的固定場所需将其挂在醒目位置,積極主動參與演藝大世界各項活動,提升演藝大世界美譽度和影響力。

“演藝大世界是什麼?它是一個演藝文化品牌,更确切地說它是一種市民百姓的文化體驗。”黃浦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化和旅遊局長許豔卿說,演藝大世界是通過劇場、空間、劇目、觀衆把連接配接在一起的,那麼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這些劇場和空間,“提升它們的辨別度,能夠讓我們市民百姓更容易、便捷地接觸到劇場空間,也讓演藝大世界的空間主體,更踴躍地參與到其中,提供給市民更豐富的供給。”

辨別閃閃發光!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等十家劇場挂上演藝大世界“勳章”

亞洲大廈營運方、亞華湖公司總經理阮豪介紹說,上海“星空間”數量已達到22個,其中亞洲大廈16個,每月演出超過500場,瞬時人流最高峰可以達到2000人次。“40%-50%”的觀衆都是沖着演藝大世界來的,在資源共享,觀衆聚集方面,演藝大世界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平台作用。”

一名拖着拉杆箱來看演出的觀衆,串起演員、編劇、劇場人、營運者,通過平劇《智取威虎山》、舞劇《朱鹮》、國風音樂現場《海上生國樂》、歌曲《我們的時代》等優秀演出片段,生動講述了演藝大世界的故事,呈現了“有戲可看、有物可購、有景可賞、有友可聚”的活力藝街區場景。

2022年,全市演出精彩紛呈。經市委宣傳部在全市層面統籌協調,按照名家名團、首演首發和市場口碑标準,從900餘項3000餘場演出中,遴選394個重點項目,形成上海2022年度全年“演出月曆”,提前按月向公衆釋出檔期。其中,演藝大世界區域内的演出約占70%,演藝大世界·上海國際音樂劇節等大型節展活動助力演藝行業的高品質發展。

春節即将到來,海上京韻“瑞虎鬧春”賀歲聯合演出季上海平劇院新春平劇演唱會、獨腳戲《石庫門的笑聲》、上海芭蕾舞團經典版芭蕾舞劇《天鵝湖》、上海木偶劇團海派多媒體皮影戲《九色鹿》、上海民族樂團《元宵節音樂會》等将于假日期間在演藝大世界内上演,更多優秀作品也将陸續呈現,天天有戲,全年有戲。

辨別閃閃發光!上海大劇院、上海音樂廳等十家劇場挂上演藝大世界“勳章”

活動展示了第一屆演藝大世界文創品設計大賽、2021演藝大世界短視訊大賽的優秀作品并進行了頒獎。第一屆演藝大世界文創品設計大賽共收到參賽作品120件,分别來自專業劇場、設計公司、熱心觀衆等,部分設計作品已經成為真實的産品出現在觀衆面前。2021演藝大世界短視訊大賽共征集作品58件,有劇場生活的豐富記錄,有娓娓道來的觀演故事,更有對舞台和演出無盡熱愛的真實經曆。獲獎者中,來自濟南的一位熱心觀衆将自己在演藝大世界觀演的真實經曆做成兩段短視訊進行投稿,雖然因疫情不能來現場領獎,但她表示,希望盡快回到演藝大世界與心愛的演出重逢。短視訊未來将在各線上管道和戶外螢幕進行播放。

作者:童薇菁

攝影:葉辰亮

編輯:郭超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