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牛!高密市夏莊鎮的紅紙對聯……

聚焦|牛!高密市夏莊鎮的紅紙對聯……

走進有着“江北紅紙第一村”美譽的高密市夏莊鎮東李家村,隻見沿街商鋪裡挂滿了紅彤彤的春聯、福帖,春節未到卻感到一股濃濃的佳節味道。“眼下生産已經進入尾聲,主要是經銷商們前來進貨。”有着幾十年加工經曆的村民李兆成說,每戶都有自己的銷售地點,基本上是供不應求。

如今,高密市夏莊鎮的紅紙對聯加工已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純手工印刷發展到機械印刷,全鎮有4000多人從事紅紙對聯刷制經營,年印對聯8000多噸。近幾年,為适應市場需求,當地商戶除不斷提高生産效率外,還在對聯的設計、材料、形式上不斷推陳出新,由原來單一的紅紙黑字,變成現在的金星大紅紙、立體燙金、植絨貼紙等幾十個品種。

聚焦|牛!高密市夏莊鎮的紅紙對聯……

“隻有不斷創新,才能做好、做大。”2014年才接過父輩衣缽、從事紅紙對聯加工的王剛告訴記者,他成立了高密市上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每年總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推陳出新,除大批量生産的紅紙對聯産品外,他還将對聯、福帖、紅包、生肖窗花等組合為禮盒套裝,進行定制化生産、銷售。

作為一名年輕的從業者,王剛的公司年生産紅紙對聯等産品1000多噸,已經成為當地的龍頭企業。随着生産規模的擴大,王剛在開發線下市場的基礎上,近兩年也在不斷探索線上市場。“前兩年,我們在淘寶開設了店鋪,生意忙時每天将近6000單。我們又開始組建團隊在抖音開設直播,吸引更多的人從線上選購産品。”王剛說,企業專門組建了15人的電商團隊,在銷售産品的同時,也向網友推介“江北紅紙第一村”。

記者了解到,高密市夏莊鎮的紅紙對聯已入選省級非遺項目,成為高密的一張非遺名片。在王剛等從業者及當地黨委政府看來,希望以紅紙對聯入選省級非遺為支點,深入挖掘紅紙對聯的傳統文化,從文化産業入手,進而帶動當地紅紙對聯産業的發展。

“要從産品思維轉向文化思維,我們在2021年成立了高密市紅紙對聯文化發展研究會,已經發展了40多個會員。我還計劃今年将老廠改建成紅紙對聯博物館,複原非遺工藝、重制紅紙曆史,并增加一些非遺體驗項目。”王剛對今年充滿了期望。

來稿:大衆日報

聲明:尊重原創,轉發請注明出處,并不得删改内容。

總編:王鏡濤 編審:孫炜炜 編輯:趙風傑

他們都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