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馬合作夥伴愛爾蘭著名馬衣品牌荷斯威爾horseware精彩推薦:馬匹負磅,簡單而言是讓越有優勢的賽駒背上越多的重量參賽,不同程度影響他們的速度,以平衡馬與馬之間實力的差距,不少人将之視為營造公平競賽的方法,不過"公平"僅指取勝機會而非對馬匹本身。而配磅則指各賽駒在比賽中該背負的重量,概括來說配磅方式有二,一為讓磅配磅,二為條件配磅。
讓磅賽
使用第一種配磅方式的讓磅賽(Handicap Race),馬匹根據評分安排負磅,評分由專業評磅員根據每一匹賽駒過往的表現給出,綜合考慮因素包含賽中負磅、比賽距離、參賽間隔、場地狀态、步速、閘位、名次和勝負距離等,評分可增可減可維持,确定後馬匹在接下來的讓磅賽中,每比他駒高(低)出一分便需多(少)負一個既定機關的重量,比如說在澳洲 1 分便等于 0.5 公斤的差異。
當一場讓磅賽配磅完畢,原則上是假定所有賽駒因受負磅影響不同而能夠同時抵達終點,當然那純屬理論,因為一方面賽場上影響賽果的變數極多,負重并非唯一,另一方面評分雖有條條框框但仍存主觀判斷,是以各地對評磅員評分亦設有異議提出和申訴的機制。

圖:墨爾本杯
根據各地主管機構規定不同,除了讓磅标準不同外,賽中的負磅上下限亦存在差異,同樣以澳洲為例,一般讓磅賽評分最高賽駒的負磅不得低于 60 公斤,評分最低的則不得低于 54 公斤,但這個規定亦會因比賽個别規定、級别及年齡類别而異。
正因讓磅賽能最大程度平衡比賽中所有賽駒的勝出機會,其應用主要集中在實力比較參差的低水準賽事之上,但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世界知名的墨爾本杯便是一場讓磅比賽,此外所謂低水準其實亦代表着數量最龐大的底層比賽,是以讓磅賽制度在賽馬世界中可謂至關重要。
條件賽
而另一個有着不同配磅方法的條件賽(Conditions Race),在華語世界中常常被稱為平磅賽,不過籠統用"平磅"二字值得商榷,因為容易給到人們負磅皆相同的錯覺,而絕對的平磅賽在現實中并不常見,隻有在單一年齡和單一性别的比賽中才會出現,比如說僅限三歲雌駒參加的英國橡樹大賽,所有賽駒按規定統一負磅 9 英石(約 57 公斤),由于有規定負磅,該類比賽一般被稱作為定磅賽(Set Weights),不過定磅與絕對平磅并不能畫上等号,因為定磅賽也有讓磅情況,比如說英國橡樹雄駒版本的英國德比大賽,在三歲雌雄駒皆可參賽的情況下,雌駒可以在規定負磅 9 英石(約 57 公斤)的基礎上比雄駒少負 3 磅(約 1.5 公斤)。
此外,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分齡讓磅賽(Weight for Age),千萬别被讓磅兩字所誤導,實則亦屬條件賽類别,它的應用主要在不同年齡賽駒混合的比賽場合,馬匹負磅多少根據既定的分齡讓磅賽比例(Weight for Age Scale),比例的變數包括馬匹年齡、馬匹性别、比賽途程和比賽舉辦月份,主旨是通過差别負磅抵消賽駒由于性别和成熟度(比賽距離越長,越成熟的馬匹越占優勢)不同構成的能力差距。
以下是澳洲維省賽馬會對分齡讓磅的相關負磅比例(雌駒及母馬在此基礎上再獲額外 2 公斤的減磅):
各地主管機構均會對各自的比例定期回顧,根據資料和趨勢進行調整,故此并非一成不變。我們來舉個比賽例子,擁有歐洲平地賽馬最高水準美譽的法國凱旋門大賽(2400 米),它便是一場分齡讓磅賽,比賽負磅具體為:三歲 56.5 公斤;四歲或以上 59.5 公斤;雌駒及母馬減磅 1.5 公斤。
但無論定磅亦或是分齡讓磅,為了更好平衡實力差距,使比賽擁有更多的變化和彈性,制度中還存在一些可供比賽選用的加減磅特殊條件,比如說見習騎師策騎、女性騎師策騎、馬匹南北半球出生不同、特定賽績達成及累計獎金達成等。
世界上距離最長的平地賽事——英國女皇亞曆山德拉錦标(4355 米),它便是一場擁有懲罰性加磅條件的分齡讓磅賽,具體負磅條件為:四歲 9 英石(約 57 公斤);五歲或以上 9 英石 2 磅(約 58 公斤);雌駒及母馬減磅 5 磅(約 2.5 公斤);一年内每勝出一場一班賽加磅 5 磅(約 2.5 公斤)、每勝出一場二班或三班賽加磅 3 磅(約 1.5 公斤),讓磅賽成績不計,加磅 10 磅(約 5 公斤)封頂。
分齡讓磅比例以及一些特殊條件加減磅,也時會混合應用在讓磅賽之上。
綜合而言條件賽負磅相對客觀,排除了每場比賽後人為評分的繁瑣和主觀因素,所有負磅根據比賽既定規則确定,馬匹符合什麼樣的條件便負什麼樣的重量參賽,但注意的是它的負磅不同是為了縮窄賽駒之間某些方面的實力差距,而不是像讓磅賽般讓他們擁有理論上同等的取勝機會,故要勝出條件賽,賽駒自身實力始終是關鍵,亦正因如此進階别比賽便一直是由條件賽來唱主調。(Marty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