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清官回鄉,卻連回家路費都湊不齊,朱元璋怒道:将這個賊人閹了

在1368年朱元璋成功當上了皇帝,因為小的時候出身比較低微,是以他品嘗了人間的冷暖,對于那些貪官可謂是深惡痛絕。當上皇帝之後,他就喜歡用那種比較嚴厲的懲罰去懲治這些貪官們,就算是你隻A錢了幾十兩銀子也會被砍頭,而那些情節特别惡劣的人就會把它剝皮。

明朝清官回鄉,卻連回家路費都湊不齊,朱元璋怒道:将這個賊人閹了

當然這些貪官不論死得有多慘,其實他們就是罪有應得,并沒有多少人會給予他們同情。曆史上面有這樣一個清官,因為當官太過于清廉,沒有了太多油水,最後因為一些事情被朱元璋處以極刑,這個人就是曾秉正洪武初年,曾秉正入仕為官,不過他的當官之路有點不同,并不是一般人的路子,因為他沒有走正規路子。

是通過朋友的推薦才成為官員,完全就是因為當年的大明王朝剛剛開創沒有多久,是以迫切的需要這種人才。如果開科舉制度錄取人才的話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是以朝廷在選擇官員的時候,一般都是采用推薦的制度,曾秉正就成功獲得了這個制度的利益,這種通過推薦進入的官員位置非常低。

明朝清官回鄉,卻連回家路費都湊不齊,朱元璋怒道:将這個賊人閹了

而且上位的可能也比較小,那一些真正的掌握要權的官員,基本上都是通過正規的科舉來擔任的。曾秉正在入職期間,隻是擔任一個小官,因為他在海州非常偏僻,放在現在就是在一個貧困縣當教育局長罷了,對于那些普通的老百姓來說肯定是不錯的。但是對于記錄在曆史上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綠豆粒兒大小的小官。

不過還讓他抓住了機會。當時朱元璋發聖旨,讓所有的人都去給自己提建議,他就寫了一封很長的建議信,就從地方官變成了京城官員。其實這信上也沒什麼實質性的内容,大多數都是誇贊皇帝,和拍馬屁的話。一開始,朱元璋還很受用,但是聽的多了肯定就不耐煩了,直接讓他退休。

明朝清官回鄉,卻連回家路費都湊不齊,朱元璋怒道:将這個賊人閹了

曾秉正對于這個意見肯定無法訴說,說我要告老回鄉收拾好自己的東西就準備回家了,結果發現自己當官太過于清廉,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曾秉正為了湊齊路費,就将自己4歲的女兒賣掉了,這在當時可是一個比較爆炸性的行為。虎毒不食子。這個新聞就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面,據史料記載“秉正在位疏言事,帝頗優容之。

明朝清官回鄉,卻連回家路費都湊不齊,朱元璋怒道:将這個賊人閹了

尋竟以忤旨罷。貧不能歸,鬻其四歲女。帝聞大怒,置腐刑,不知所終”,朱元璋是貧苦人家出生,自幼父母雙亡,後又四處流浪,是以非常重視親情,而曾秉正這一做法,顯然是惹怒了朱元璋,說既然他不懂得做父親,那以後就不要做了,随後把他抓回來之後就處于極刑。

明朝清官回鄉,卻連回家路費都湊不齊,朱元璋怒道:将這個賊人閹了

之後的曆史上面就再也沒有這個人的記載了,人們都說就算老虎再狠毒也不會吃自己的孩子,但是它卻因為一些小小的路費就把小女兒直接賣掉了,朱元璋的這種行為有些殘酷了,但是卻得到了衆多人的了解,其實朱元璋也隻不過是找個借口,除了他罷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