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朝猛将中的猛将,隻要出戰,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滅國命運

王翦、王贲父子是秦國的雙雄,秦國統一六國之戰多是由這父子倆完成的,沒有王翦、王贲,秦國很難在十年之内統一全國。那麼,作為秦國骁勇善戰的名将,王贲又有什麼樣的功績呢?他最後的結局如何?

王贲對于秦國統一六國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和他的父親王翦一樣,王贲也是名聲在外。王贲出生于戰國晚期,這一時期,秦國統一大勢已定,而王翦、王贲父子也成為了秦國的首選滅國統帥。

秦朝猛将中的猛将,隻要出戰,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滅國命運

史書上對于王贲的記載很簡略,但這并不能隐去王贲的功勞,他的首次出場就在伐楚戰役。長平之戰後,若論六國實力,唯有楚國尚可與秦國一戰,故而,秦始皇為了盡快滅亡楚國,遂派王贲率領十萬大軍南伐楚國。

公元前226年,王贲被秦始皇嬴政提拔為主将,為了完成秦始皇弱楚的戰略,王贲親率十萬大軍南伐楚國。當然,這一次的目标并非是滅楚,而是弱楚。這次戰争,王贲發揮的很出色,他不僅大敗楚國的主力,還攻破了楚國的十幾座城池。

秦朝猛将中的猛将,隻要出戰,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滅國命運

伐楚戰役是王贲的成名之戰,此後,他便正式開始了對六國的滅國之戰。六國之中,魏國、燕國、齊國是被王贲滅掉的。

公元前225年,王贲率軍攻打魏國,當時,魏國所築都城大梁非常堅固,秦軍一時無法攻入城内,無奈之下,王贲隻好放開黃河之水水灌大梁,魏王魏假惶恐不已,為了魏國大梁百姓的安危,魏假隻好舉城投降,這算是王贲第一次滅國之戰。

秦朝猛将中的猛将,隻要出戰,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滅國命運

王贲第二次滅國之戰是對燕戰役,此前,他的父親已經率領大軍滅亡了趙國,遼東就剩一個燕國苟延殘喘。荊轲刺秦王失敗後,秦始皇惱羞成怒,他以王贲為主将,李信為副将,再次統帥大軍攻打燕國。燕國本身國力衰微,其兵戰鬥力更不能和秦軍相提并論,是以秦軍一進遼東,燕軍就遭到了大敗。王贲俘獲燕王姬喜,終于滅亡燕國。

王贲在滅燕的同時,順便又消滅了趙國最後一支反抗勢力代王趙嘉。公元前221年,王贲、李信再次率領秦軍遠征齊國,齊王田建早已惶恐不已,在佞臣後勝的勸說下,齊王田建隻好率領臨淄百姓歸降秦國,齊國滅亡。

秦朝猛将中的猛将,隻要出戰,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滅國命運

滅亡六國之戰,王贲獨領三個國家,足見王贲之功勳。那麼,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主将,其最後的結局如何呢?

史書上并沒有記載王贲最後的結局,按照秦始皇對于功臣的一般做法,王贲應該是善終。王贲的父親王翦曾在滅楚之前有意避嫌,這也就足以說明了王翦、王贲父子政治上的聰慧,這樣一個識時務的大将,秦始皇自然不會将其處死。王贲的兒子王離後來跟随蒙恬一起鎮守北疆,他曾在對付匈奴的戰役中立下大功,秦朝滅亡的前幾個月,王離在巨鹿之戰中敗給了項羽。

秦朝猛将中的猛将,隻要出戰,沒有任何國家能逃脫滅國命運

王翦、王贲、王離父子三代效力于秦國,他們都是秦國英勇善戰的名将,沒有他們,秦國很難在短時間内統一六國。王翦、王贲父子是秦始皇所倚重的秦國柱石,六國之中有五個國家先後被其父子二人所滅亡,他們就是六國的克星。

秦始皇對于王氏父子是非常信任的,不然他也不會将王贲的兒子王離提拔為秦軍主帥。從王贲之子王離後來的表現來看,王贲應該得到了善終,試想,王贲之子都如此受到秦始皇的信任,秦始皇怎麼可能對王贲直接下手呢,六國滅亡後,王贲很有可能隐退于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