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為何殺胡惟庸,難道他真的意圖謀反?其實這一點才是關鍵

胡惟庸是明朝的開國功臣,同時也是中國曆史上最後一任丞相,但最終卻被朱元璋以謀不軌為理由将其誅滅九族,同時又有很多大臣為其陪葬。難道胡惟庸真的膽大包天,意圖篡奪老朱家的天下,還是别有原因所在。

朱元璋為何殺胡惟庸,難道他真的意圖謀反?其實這一點才是關鍵

洪武六年,同為明朝開國功臣的李善長,向朱元璋推薦其同鄉兼有姻親關系存在的胡惟庸擔任丞相,這一擔就足足擔任了七年之久。但在這七年的為相期間裡,胡惟庸表現得不盡如人意,他不斷地在朝中安插親信,排除異己,使得其黨派勢力遍及整個朝野。

除了喜歡排除異己之外,胡惟庸最大的問題還是其為人過于專橫獨斷,很多關于生殺的案件,他都是擅自處理了,對于那些不利于自己的奏章,也都悉數自行扣下,這讓權力欲極強的朱元璋深感不快,他隐約地覺得,胡惟庸手中的相權,已經威脅到自己手中的皇權了。

朱元璋為何殺胡惟庸,難道他真的意圖謀反?其實這一點才是關鍵

在洪武十三年的這一天,胡惟庸家中的一口舊宅井突然憑空湧現出了醴泉,他認為這是祥瑞之兆,并邀請朱元璋前來觀賞。朱元璋聞之,很快欣然前往,然而走到半路時,太監雲奇突然自作主張地拉住缰繩,緊張得都說不出話來,隻是拼命地用手指着胡家。

朱元璋深感事态不對勁,便趕緊原路傳回,等上城樓一看,方才發現,胡惟庸家的上空塵土飛揚,牆道的後邊都藏滿了士兵。

朱元璋為何殺胡惟庸,難道他真的意圖謀反?其實這一點才是關鍵

朱元璋當即大怒,并以此為借口斷定胡惟庸存在不臣之心,有意圖謀反之舉動,當天将胡惟庸逮捕并處死,與此同時大量同胡惟庸關系緊密的人,都受到了牽連,就連舉薦他當丞相的李善長也避免不了,前前後後一共有三萬餘人被處死,這就是明朝曆史上著名的胡惟庸案。

從上面的叙述我們就可以知道,整件事情發展太過于蹊跷,已經可以用玄學來形容了。事實上,根據後世曆史學家的考證,根本就不存在着太監拉缰繩這件事情,就連太監雲奇這号人物,也大機率是由正史杜撰的。

朱元璋為何殺胡惟庸,難道他真的意圖謀反?其實這一點才是關鍵

明朝很多史書典籍對于此事的記載多有沖突之處,胡惟庸是否真的有謀反之實,也遭到了諸多學者的質疑。甚至在官方史書《明史》中記載道:“胡惟庸既死,其反狀猶未盡露也!”

朱元璋為何殺胡惟庸,難道他真的意圖謀反?其實這一點才是關鍵

由此見得,胡惟庸是一個冤案。事實上,作為明朝的宰相究竟要如何作為是一件難事,擅權專權不行,屍位素餐也不行,無論胡惟庸怎麼做都無法解除朱元璋對于相權的忌諱,他的擅權專權無疑加重了這一點,使得朱元璋大感大權旁落的危機,便趕緊找個借口,迅速把胡惟庸等一幹人馬除掉,便順勢廢掉了相權,将大權集于自己一身。

由此見得,胡惟庸案件的關鍵,所展現出來的就是相權同皇權之間的沖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