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1月12日,紐約揚基宣布隊内的大聯盟打擊教練瑞秋-巴爾特維克(Rachel Balkovec)被任命為下屬低階1A小聯盟球隊坦帕海鲢的主教練。就此,小聯盟曆史上第一位女性主教練誕生了。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棒壘球長久以來存在一種概念:男棒女壘。某種程度上這麼概括有據可循,大多數有組織的棒壘球賽事确實是按照男子棒球、女子壘球來區分的。但事實上,很多壘球比賽并不排斥男性參與,作為從棒球發展出來的親緣項目,最初的壘球參與者也是男性居多。

同理,棒球絕非男性專屬,不論是職業、國際、校園、業餘還是青少兒,各類棒球比賽往往都不存在性别限制。那些放眼望去盡是男選手的棒球比賽,理論上女選手亦能參加。

尤其是青少兒階段,部分資質優異、發育較早的女孩競技能力完全不遜色于同年齡段的男孩,曆史上一共有20位女孩在少兒世界大賽(Little League Baseball World Series)中登場,2014年14歲的莫妮-戴維斯(Mo'ne Davis)更是投出一場完封勝,在當時的美國社會一度傳為佳話。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圖源:CNN

而這次刷屏的巴爾特維克(34歲)已經有10年的棒球職業執教經曆,2019年她從揚基在佛羅裡達的新秀小聯盟球隊被提拔到大聯盟,成為第一位MLB的全職女性打擊教練。為了表彰她的突出貢獻,2021年MLB全明星周末的未來之星賽,她受邀加入美國隊教練組。

大學時代巴爾特維克是校壘球隊的捕手,拿到運動科學和人體運動學的學位後,她從體能教練開始做起,先後在休斯敦太空人、聖路易斯紅雀的系統下工作過,還曾到荷蘭進修生物力學。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到了職業層面,男性選手面對女性教練時可能會有一些來自于刻闆印象的懷疑——她能教好我嗎?畢竟在一位職業選手的成長曆程中,哪怕在幼教時期都很少接觸過女教練。

棒球是一項比拼智力、講究科學的運動,天賦再優異的球員也會缺乏相關的科學知識,離不開高水準的指導。誠然,女性無法在力量上匹敵男性,但這不妨礙女教練告訴男選手,他的動作還能有怎樣的改進。如今的職業棒球教練越來越講究科學化,不再依賴似是而非的球員經驗,像巴爾特維克這樣專業履曆過硬的教練會起到更大的作用。

但對于職業棒球選手來說,男女畢竟生理條件存在差異,不可避免的,進入成年階段女性選手便漸漸喪失了和男性選手同台的競争力。不過凡事都有例外,1月8日在一場澳洲職業棒球聯盟(ABL)的比賽中,17歲的女性投手熱納維耶芙-比科姆(Genevieve Beacom)于第六局登闆救援,拿下三個出局數無失分。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圖源:Melbourme Aces社媒

身高6尺2寸的比科姆直球球速上探到85英裡,搭配變速球,讓她在面對職業選手時也能鬥得有來有回。從10歲左右接觸棒球開始,比科姆一直與男生們競争,三年前她就入選了維多利亞州的U16棒球隊,曾經一個賽季自責分率挂零,還有5局14次三振的優異表現。

對于自己的職業棒球選手前景,比科姆非常務實,她希望能一步一個腳印,看看自己究竟能走多遠。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圖源:New York Times

既然女性能勝任職業棒球的教練,也能在球場上獨擋一面,其他一些與棒球相關的工作就更不存在性别障礙了。2020賽季結束後,邁阿密馬林魚宣布伍佩琴(Kim Ng)成為球隊的總經理,一舉開創兩個首例:第一位北美四大的女性總經理和第一位華裔總經理。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圖源:UChicago Athletics

學生時代是一位明星遊擊手的伍佩琴1990年大學畢業後就進入大聯盟工作,從項目分析師做起,1995年升任棒球營運助理總監,那一年她成為MLB曆史上第一位女性、同時也是最年輕的薪資仲裁球隊代表。

1998年伍佩琴29歲時,揚基聘用她擔任助理總經理,是當時大聯盟同職位最年輕的,也是第二位達到這一級别的女性。從2005年開始,據可查的公開記錄,伍佩琴至少五次面試總經理職務,卻連續失之交臂。她從37歲等到了52歲,終于在馬林魚創造了曆史。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2021賽季MLB迎來了另一座裡程碑,7月20日巴爾的摩金莺和坦帕灣光芒的比賽首度由全女性陣容擔任比賽解說團隊,金莺地方轉播機關的梅勒尼-紐曼(Melanie Newman)和MLB官網作者薩拉-朗斯(Sarah Langs)擔任實時解說組合,場邊記者是阿蘭娜-裡佐(Alana Rizzo),海蒂-沃特尼(Heidi Watney)和勞倫-加德納(Lauren Gardner)參加賽前和賽後評述。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圖源:Getty Images

這五位女性解說、記者都有長期的MLB工作經驗,隻是像這樣一下子集齊五人的全女性團隊不但在MLB是首次,在全球的職業運動轉播史也開創風氣之先。裡佐在采訪中表示:“我一直在耳機裡聽到男解說的聲音,是以這樣一場由梅勒尼和薩拉解說的比賽會有獨特的感覺、帶來獨特的視角,我很高興能加入這場比賽。”

從2018年開始,MLB便創設了一項旨在促進女性在棒球領域就業的項目“Take the Field”,自那時起,MLB便大力推動對女性雇員的聘用,截至目前已經有40名項目參與者進入業内。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MLB進階棒球營運協調員伊麗莎白-本(Elizabeth Benn)表示:“球隊明白該項目的價值,并利用其作為招賢納士的管道。如今我們已經有了女性的總經理、主教練和管理層擔任輔助角色的人員,這個項目成為了優質的人才通道。”

克服成見、突破觀念也是棒球的優點,就像棒球資料學對這項百年運動的革新一樣,隻要我們破除不必要的陳舊觀念,相信女性會令今後的棒球更加多姿多彩。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Take the Field活動現場

聽聞日本在21年也首次舉辦了屬于女選手的甲子園,越來越多的女性走向了球場的台前。你對于球場中女性力量是怎麼看的呢?

她力量:不必等風來,向前自有微風迎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