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的大學路
坊友們去過嗎?
這條“網紅街”之是以特别,
是因為連接配接着财大和複旦
這兩所上海知名院校。

大學路全長雖隻有700米,
店鋪卻特别多,
最高峰時達到了300家小店。
能在如此短的空間裡
擠下這麼多的店鋪,
源自它特殊的街區生态。
就像建築師柯布西耶在法國建造的馬賽較高價的電梯大廈那樣,大學路也試圖打造一個垂直的生活天地。幾乎可以不用下樓,就能不同樓層找到所有滿足你需求的小店。
如今的年輕人都在玩寫啥?
一起和《下一站》去看看吧!
年輕人都在玩啥?
"一起搞毛線~"
簇絨毛線工坊,
是目前大學路上
最受歡迎的小店之一,
在這裡,
可以用地毯工廠裡的毛線槍
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個性圖案。
說到毛線槍,
你是不是和小坊一樣一頭霧水?
這和打毛線有啥兩樣?
進來看了就知道了!
要完成一幅地毯,
創作者至少需要在畫布前
站上四到五個小時,
不停地對着畫闆“沖鋒”。
來看看這些獨一無二的作品,
還是年輕人會玩兒啊
"兼職老闆"?
年輕老闆們有自己的想法!
大學路上不光有垂直的樓上空間,
也有一個地下的通道廣場。
在地下街的空間中有一對孿生的雙子實驗室——AM lab和PM lab。就像時下年輕人流行早C晚A一樣,AM/PM lab展示的是年輕人早晚不同的斜杠狀态。
在AM lab中,你可以體驗時下最潮的音樂氛圍,與DJ一起體驗音樂帶給人的能量。
而PM lab則是一個安靜的畫展,
藝術家用低飽和度的顔色,
搭配獨創的大鵝形象,
營造了看似夢幻的的空間。
而這兩個空間裡的音樂人、藝術家都是兼職工作,藝術創作,是他們為自己保留的情緒出口。本職工作,卻也讓愛好不至于成為謀生的手段。這份微妙的距離,現在的年輕人們還在努力拿捏。
其實這裡最有特色的
不是各種小店,
而是這些充滿活力的“掌櫃”們,
這裡是青年人的主場,
獨特的創業
成為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
大學路的掌櫃集中在80-95後,不少是初次創業者。對年輕老闆來說,開店或許是興趣使然,也有可能是為了探索另一種職業發展的可能性,甚至有人隻是為了平衡枯燥和有壓力的工作而找到一個個人自由的支撐點。
看到當下年輕人們
自由自在、無畏選擇的生活方式
你有沒有一絲向往?
更多背後的故事,
不妨在今晚十點半打開電視
收看上海新聞綜合頻道
《下一站》
(也可以登陸看看新聞App網上收看)
來源 | 《下一站》
編輯 | 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