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台積電業績亮眼,22年資本支出約2個中芯國際市值!

作者 | 昨辰

截止22年1月13日收盤,台積電21年全年漲幅為12.1%,22年至今漲幅為15.69%,大幅跑赢同期标普500指數(SPY:-2.2%)、費城半導體指數(SOXX:-3.63%)及納指100ETF(QQQ:-5.07%)的漲幅。經過21年十餘月的橫盤震蕩整理,台積電22年開門紅,在超預期财報的刺激下,昨晚股價一度漲超11%達145美元,創曆史新高。

受益于曠日持久的全球晶片供應短缺,且晶片需求依然保持強勁,台積電21Q4營收、淨利、EPS均超預期。美東時間11月13日周四盤前,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N)釋出21Q4業績報告。資料顯示,台積電Q4營收同比增21.2%至4381.89億新台币(約158.55億美元),連續六個季度創紀錄;淨利同比增16.4%至1662.32億新台币(約60.15億美元),優于預期的1614億新台币;攤薄後EPS同比增6.3%至新台币6.41元(每ADR1.15美元),高于預估的1.11美元。

台積電業績亮眼,22年資本支出約2個中芯國際市值!

同時,受益于去年8月末的全産品線提價,台積電的利率情況有所改善:台積電21Q4毛利率為52.7%(qoq+1.4%,yoy-1.3%),市場預估52%,營業利潤率為41.7%(qoq+0.2%,yoy-1.8%),淨利潤率為37.9%(qoq+0.5%,yoy-1.8%)。

台積電業績亮眼,22年資本支出約2個中芯國際市值!

按工藝制程劃分,先進制程技術(7nm及以上)為台積電本季營收貢獻了50%。其中,5nm制程占23%(qoq+5%),7nm制程占34%(qoq-7%)。

台積電業績亮眼,22年資本支出約2個中芯國際市值!

按産品類型劃分,21Q智能手機仍是最大的貢獻者,占總收入的44%,較上一季增長7%;而汽車占總收入的4%,較上一季成長10%,增長強勁。

台積電業績亮眼,22年資本支出約2個中芯國際市值!

從全年看,汽車晶片營收增速最高,同比增51%,這與台積電此前預計21年增加6成微控制器(MCU) 晶片産量以緩解汽車晶片持續緊缺相吻合。20年台積電生産了全球約 70% 的車用MCU晶片,但由于汽車晶片供應鍊長且複雜,公司隻供應15%車用晶片産能。盡管21年台積電已盡力緩解産能緊缺,但傳導至OEM廠仍需數季度時間:據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21年12月半導體元件交期拉長至25.8周,環比增加6天,創2017年以來新高,幾乎所有類别的産品交期都在拉長,其中微控制器(MCU)和電源管理晶片(PMIC)交期最長。

台積電業績亮眼,22年資本支出約2個中芯國際市值!

21年增速次高的業務是高性能計算(HPC),同比增34%。作為台積電HPC業務的主要客戶,AMD和英偉達受益于數字化經濟轉型、資料中心蓬勃發展的大背景,資料中心業務營收不斷放量,這也助推台積電HPC業務快速增長,台積電超預期Q4财報也奠定了AMD、英偉達的業績基調。

台積電業績亮眼,22年資本支出約2個中芯國際市值!

另外,AMD所有主力産品(PC+資料中心+次世代遊戲機)均以台積電 7 nm制程為主,到22年上半年,AMD資料中心CPU及其他PC産品将開展制程更新,逐漸轉為以台積電5nm制程為主。在制程更新的趨勢下,未來,台積電5nm所占營收比重會不斷提升,7nm占比随之下降。

台積電業績亮眼,22年資本支出約2個中芯國際市值!

由于5G、HPC及特殊制程的需求強勁,21年台積電資本支出創新高,達300.4億美元,其中八成用于3、5、7nm制程,一成用于先進封裝,一成用于特殊制程。

台積電業績亮眼,22年資本支出約2個中芯國際市值!

展望未來,預計台積電22Q1營收166-172億美元,高出共識預期至少5%;毛利率53%-55%,市場預估51.8%;營業利潤率42%-44%,市場預估41%。同時,台積電還表示,2022年台積電将迎來又一個增長年,預計長期淨資産收益率将高于25%,未來幾年以美元計銷售額年均CAGR為15%-20%,高于之前的測算。

另外,台積電預計2022年産能将持續緊張,供應量将保持更高的庫存,同時持續布建先進、特殊制程及先進封裝産能(大陸南京28nm廠擴建、美國亞利桑那5nm廠、日本熊本22/28nm廠、中國台灣高雄7/28nm廠、中國台灣竹科寶山3nm廠等),預計22年資本支出400-440億美元,與21年相比增加逾100億美元,也與20年宣布的三年千億美元資本支出計劃相比對,暗示引起長達數月供應鍊緊縮的旺盛晶片需求還将持續數年。而蘋果、AMD、英偉達、高通等數十家客戶為確定晶片供應,向台積電支付的巨額預付款,能夠為台積電大舉擴建産能提供較充裕的資金支援。在先進制程研發方面,台積電表示,3nm晶片的開發已步入正軌,預計下半年量産。

注:本文由美股研習社團隊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