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2022年1月14日,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館,知名編劇潘乃奇以“金融基因的戲劇表達”為題,從“舞台劇劇本與舞台劇”、“金融基因的戲劇表達”、“元宇宙與沉浸式”、“密室逃脫與劇本殺”四個方面出發,探索金融基因在戲劇創作方面的無限可能。
“多元化的戲劇表達手法與舞台表達方式,衍生出各種各樣的戲劇演繹手段。”在潘乃奇看來,舞台藝術主要包括戲劇(含戲曲)、曲藝、音樂、舞蹈、雜技、魔術、國術等藝術形式,她以舞劇《努力餐》、《茶馬古道》、《英雄》,話劇《塵埃落定》、川劇《烈火中永生》等為例,對舞台劇類别進行了詳細介紹。

談及金融基因如何用戲劇表達,潘乃奇則以昆曲《十五貫》、獨幕劇《三塊錢國币》、舞劇《努力餐》、浸入式戲劇《金錢世界》等為切入點,通過舞台劇本創作及案例分析,诠釋了藝術與金融融合所産生的另一種獨特的魅力。
随後,潘乃奇又從沉浸式概念及案例分析、劇本殺概念及案例分析三個方面進行創作分享,她認為,“優秀的戲劇創作是多種因素互相影響的結果。在當下時代脈搏的跳動中,不能僅僅隻重視戲劇的娛樂性而忽視了更深層次的精神層面的提升。”
“密室逃脫”、“劇本殺”等沉浸式戲劇創作,也為潘乃奇探索金融基因劇本創作提供了無限可能性。“劇本殺是一個集邏輯推理和角色扮演于一體的社交遊戲。劇本殺劇本和舞台劇劇本的差別,主要是在人物設定上。舞台劇,是一人,一事,明确主教,圍繞主人公講述故事;劇本殺,人人都是主角,讓每一位玩家都有獲得感。”
潘乃奇相信,“在這個更加多元化的藝術發展的時間節點上,新時代舞台藝術的發展既是一種良性循環,也是一種雙向選擇,它更加專注于舞美的和諧和精緻,也展現出對民族文化的緻敬,呼籲更多的人去關注、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