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位大行家談2021古董市場:四大“重器”所揭示的收藏趨勢

與行業内的行家面對面交流,是每一位藏家和收藏愛好者難得的學習機會。2021年藝術市場有哪些令人難忘的精彩瞬間,未來的藝術品市場趨勢如何?

2022年1月7日,雅昌智庫首屆藏家論壇活動開啟,香港古玩藝術品商會會長、著名藝術品經紀人翟健民先生,佳趣雅集執行理事張志先生,佳趣雅集學術顧問、著名學者金立言博士三位行家出席論壇,暢談2021年的藝術品市場。

三位大行家談2021古董市場:四大“重器”所揭示的收藏趨勢

論壇現場

回顧2021年瓷器雜項闆塊,最大的“漏”是中國嘉德2021秋拍的明永樂釉裡紅海水錐拱蒼龍教子圖大梅瓶。這件永樂大梅瓶從3500萬元起拍,經過27口出價後以6500萬元落槌,加傭金7475萬元順利成交,重新整理了嘉德瓷器拍賣的紀錄。在中國嘉德2021年度拍賣總結中對于這件拍品專門強調“将來如果這件作品再次現身,市場必将為今天買家的魄力給予豐厚的回報。”藝術品中的“漏”并不全是中低價拍品,重磅大貨也有大“漏”。

對此,香港古玩藝術品商會會長、著名藝術品經紀人翟健民先生強調從不同時代審美的角度看待藏品,如永樂瓷器,需要用永樂時期瓷器的精美程度去分析。永樂大梅瓶在早期傳承方面有缺失,其實這隻梅瓶賣到兩個億都不算貴。拍賣市場上很多高價的拍品沒有來源,比如劉益謙的雞缸杯2.8億成交,1972年在倫敦蘇富比拍賣的時候也沒有來源。永樂大梅瓶的成交價對于買家特别友好,相當于用一個乾隆粉彩的價錢來買到了永樂的梅瓶。

激烈的競價、不斷攀升的數字是拍賣現場最直覺的感受。專業藏家怎樣買藝術品,翟健民表示可以抛開價格,隻看工藝和稀有程度,在收藏中首先要看器物美不美,好不好,不要聽太多的故事,因為什麼東西都可以有故事。

三位大行家談2021古董市場:四大“重器”所揭示的收藏趨勢

行家大佬與雅昌的不解之緣

雅昌作為藝術品行業的領軍企業,很多藝術品收藏和從業人員都是從雅昌藝術網上擷取藝術品資訊進行學習和成長,幾位嘉賓特意聊了聊各自和雅昌的情感。

著名學者金立言表示自己和雅昌緣分比較深,人生中第一次熬夜是在雅昌。

翟健民也打趣地回憶由于要幫朋友出圖錄,曾經試過一周天天來雅昌“上班”。

作為藝術品經紀人的張志認為雅昌擁有海量的資料,使得很多行家在藏家面前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北京成為最大交易中心 比香港跑得更快

2021年的拍賣市場僅瓷器雜項就出現了1件億元拍品和63件千萬級拍品,過千萬元拍品同比2020年增加了106.45%,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勢,各家拍賣行都拿出很多重器。在瓷器闆塊中,清乾隆有鳳來儀大轉心瓶領銜瓷器闆塊,爐均釉太平有象轉心瓶居于第二,明永樂釉裡紅海水錐拱蒼老教子圖大梅瓶位列第三。從地域來看,過千萬瓷器雜項拍品中大陸占46個席位,中國香港占據18個席位。無論是藏家的購買力還是高價拍品釋出的數量上,大陸均略勝一籌。關于藝術市場的地位,翟健民表示目前香港藝術市場仍有着重要地位,其藝術市場基礎有優勢,而内地近幾年的發展和紅火,比香港跑得更快。

三位大行家談2021古董市場:四大“重器”所揭示的收藏趨勢

清乾隆 禦制洋彩胭脂紅地軋道雕瓷镂空「有鳳來儀 百鳥朝鳳」圖雙螭耳大轉心瓶

高63cm

成交價:2.6565億元

北京保利拍賣

翟健民指出2021年拍賣市場上有很多精彩的器物,國内當屬北京的市場最好。歐洲、美國的藝術市場處于黑暗和低谷。香港在過去的十幾年一直以藝術品市場老大哥的地位自居,屬于國際拍賣的風向标,行業内都是把香港拍賣的成交價作為标杆。

在行情火熱的時候拿出精品,得到豐厚的回報,是每一位藏家熱衷的事情。2021年的香港市場稍顯遜色,主要原因在于旅遊不通,價格高的器物還需要親自上手,加上藏家惜售,香港大拍重磅的器物較少。縱觀2021年的瓷器市場,上半年有兩件重器:轉心瓶和鎏金佛。下半年是嘉德拍賣的梅瓶以及北京保利的爐鈞釉轉心瓶。

三位大行家談2021古董市場:四大“重器”所揭示的收藏趨勢

清乾隆 禦制胭脂紅地番蓮花卉套爐鈞釉太平有象轉心瓶

高:40.2cm

成交價:8222.5萬元

國際市場千變萬化,而國内大陸市場有其特殊性,翟健民表示内地藝術市場是不受國際市場影響的。中國大陸的收藏行情穩步上升明顯,不論是實力還是市場都有非常大的潛力,不受任何經濟、環境的影響。

而中國香港的優勢在未來還是面向國際和内地的買家,此外香港還是國際重磅藝術品展示的空間,如美國、歐洲、日本的精品會在香港進行巡展。

收藏需要量力而為,大藏家買封面作品

怎樣專業地收藏,一直都是收藏界的重要話題。2021年的藝術市場上,“新藏家”這個詞屢屢出現在各大拍行的拍後總結中。多元化的競投方式和藝術品類已經越來越多地吸引着新一代年輕藏家們參與其中,他們更加關注于對藝術品本身的熱愛,遵從自己的興趣進行研究和收藏。成為“新藏家”後怎樣更好地收藏,對此翟健民有着自己的建議,他認為就瓷器闆塊來看,最重要的是興趣,不要以投資為主。對于收藏品量力而為,如果是經濟情況比較富裕,可以買拍賣圖錄封面封底封二的拍品,如果是小藏家,最好是以器物的完整性入手。

翟健民認為瓷器收藏需要領路人,首先需要練好自己的審美眼光,然後選擇幾家好的拍賣公司,或者是業内的朋友作為領路人或者是導師,逐漸進入收藏領域。

三位大行家談2021古董市場:四大“重器”所揭示的收藏趨勢

明永樂 釉裡紅海水錐拱蒼龍教子圖大梅瓶

高41.3cm

成交價:7475萬元

中國嘉德拍賣

對于藝術品而言“流傳有序”屬于額外的加分項,但是不能一味地去追求。金立言以2021年下半年嘉德拍賣的釉裡紅大梅瓶為例,分析了收藏的标準。他認為這件釉裡紅大梅瓶符合老派行家通常所說的“真、精、新、”的首選标準,最近這二十年加上兩條标準:稀有和流傳有序。而永樂梅瓶欠缺的地方就是沒有早期的出版和著錄。2021年,中國嘉德專門為這件梅瓶舉辦了學術座談會,從工藝特征、藝術風格、類似作品等等相關不同的角度來進行求證讨論。

藝術品老照片也可以作為實物材料來佐證。例如,佳趣雅集在2021年做了“東吳遺珠”展覽,這個展覽把近代以來流傳到日本的以山中商會為主的這些重要的瓷器加以梳理,整理出來168張老照片。這些老照片都有山本照相館的水印,山本照相館當年在北京屬于日本人經營的照相館。當時這家照相館受山中商會的委托對藝術品進行拍攝,這些老照片近年在日本市場上出現并被中貿聖佳拍賣收購。對此,金立言整理出200張老照片,大部分是宋瓷、清三代的官窯還有一部分明代萬曆五彩等高端藝術品。這些老照片就屬于一百年前流傳有序的老資料。歐美山中商會的老圖錄中有朗窯紅、朗窯綠,有一些康熙沒有款的單色釉,并且價格昂貴。可見,流行的品位和追求,随着時代的不同,出現了不同的審美取向。

稀世珍寶 山中商會舊藏的清乾隆窯變釉荸荠瓶

在拍賣市場上,“名家舊藏”對于拍品本身來說就是加分項,在拍賣詳情中但凡是有“山中商會舊藏”字樣,必定引起藏家們的關注。20世紀初期,山中定次郎在中國進行了大量的古董藝術品收購,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恭王府的一次大型收購事件。山中商會的經營範圍遍布歐美和日本,近年來很多山中商會的舊藏出現在藝術市場并回流到中國,為國内藝術品帶來了大量重磅拍品。金立言表示陶瓷闆塊有不少出自山中商會的舊藏。近年來通過海外回流的途徑,回到華人收藏家手裡,有1/4左右的器物已經在藝術市場上露面。

在論壇現場,金立言帶來了一件出自山中商會舊藏的清乾隆窯變釉荸荠瓶,光彩奪目。

三位大行家談2021古董市場:四大“重器”所揭示的收藏趨勢

清乾隆窯變釉荸荠瓶

金立言對這件清乾隆窯變釉荸荠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他表示窯變釉的魅力在于窯火天成。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專門有一道奏折給乾隆皇帝,主要内容是:最近燒制紅釉,偶然燒出來多件窯變釉,這個變化數都十年沒有見過,這是祥瑞之兆。在當時,禦窯廠燒制出了窯變釉,這是需要彙報給乾隆皇帝的一件大事。在日本鑒賞陶瓷也有自己的一套審美,他們主要注重欣賞釉色的變換,茶道裡用的茶碗就可以作為人們的談資。這件瓷器的窯變釉像淩峰積雪的富士山一樣,1934年山中商會在展覽的時候别稱叫富士山瓶,有吉祥的寓意。

三位大行家談2021古董市場:四大“重器”所揭示的收藏趨勢

論壇現場行家們賞玩清乾隆窯變釉荸荠瓶

翟健民對這件窯變釉荸荠瓶大加贊賞,他認為這件窯變釉荸荠瓶就符合“真、精、新”的标準,從任何一個角度來看,器形穩重,釉色變換流淌如騰雲流水一般。

三位大行家談2021古董市場:四大“重器”所揭示的收藏趨勢

論壇現場嘉賓和觀衆合影

有态度的藝術公衆号

【雅昌藝術網】

推薦熱愛藝術的你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