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打這一仗,我們哪怕反坦克手雷、爆破筒、火箭彈多一點,那麼也不至于打得這麼窩囊啊,用步槍去打美國鬼子的飛機坦克,戰士們實在是打不動啊!”

這是一位抗美援朝老兵的采訪時激動着描述他經曆的砥平裡之戰

砥平裡戰鬥到底是有多殘酷,讓年過花甲的老兵如此激動。

那麼

北韓戰争的轉折點

——砥平裡之戰失敗的真實原因到底什麼?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看到志願軍的北韓群眾忍不住落淚

這就必須要

從聯合國軍發動“霹靂作戰”

開始讓大家更加全面地了解砥平裡之戰失敗的真實原因。

要說砥平裡之戰,咱們就需要提到一位美國将領——李奇微

志願軍高層曾評價李奇微是值得尊敬的對手,就連彭總也曾說過:

“這一生讓他吃過大虧的人有兩位,第一位是岡村甯次,第二位是李奇微”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麥克阿瑟(前排右)和李奇微(後排右)

李奇微在北韓戰争中以穩紮穩打觀察細緻出名,他通過對志願軍的細緻觀察發現了志願軍補給上的困難總結出

“禮拜攻勢”

并且随後又根據志願軍機動能力弱的缺點總結出

“磁性戰術”

,這兩項戰術深深遏制住了志願軍的要害,讓志願軍吃了大虧,而李奇微也成為志願軍頭疼的存在。

在1951年,聯合國軍在經曆了三次戰役失敗後,決定籌備一場大規模的反擊行動。而此時的志願軍也在研究着下一步的作戰方案。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彭德懷總司令視察高炮陣地

彭德懷總司令已經意識到了志願軍暴露的一個弱點,經過前三次戰役,志願軍各部已經減員嚴重,兵源一直沒有補充到位。

由于各部減員嚴重,再加上其他原因,

導緻在砥平裡參戰的志願軍各部的組成比較雜

,這也導緻參戰各部的配合出現很大的問題,也是砥平裡戰役失敗的原因之一。

而且随着戰争不斷往南推進,志願軍的本來就脆弱的補給線也越拉越長,此時的志願軍

無論是在兵力還是補給方面都已經達到了極限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某部混編有蘇制沖鋒槍和美制m1卡賓槍

當時志願軍指揮部判斷:

聯合國軍已經沒有大規模進攻的打算

決定在一月二十五日召開中朝軍隊進階作戰會議。

部隊則全體休整兩個月,等待天氣變暖時再展開攻勢。

這期間,

志願軍團長以上幹部都回國參加聯合作戰集訓班

,來準備下一次作戰。

志願軍大部隊則北撤補給與休息,隻留下一部分部隊進行防守,以應對敵人的小規模進攻。

這個看似合理的決定,卻為以後的戰事埋下了緻命隐患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北韓人民敲鑼打鼓送别志願軍首批撤出人員

一月二十五日,李奇微經過精心謀劃發動“霹靂作戰”

,此時志願軍各部師長團長回國集訓,而主力部隊也已經北撤。

李奇微的這次作戰行動,嚴重打亂了我軍的部署,進而導緻了後續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二十三萬聯合國軍分東西兩路,全力向北進攻。

西線則以美英為主力對漢城方向進行主要突擊,東線則以韓軍為主力,以漢江以東實施輔助突擊。

此時的

李奇微深刻吸取了之前作戰的教訓

,從之前的依靠公路進攻,開始變為搶占山頭,争奪戰略制高點,實施多方位進攻,對中朝軍隊各個防守陣地同時展開進攻。

針對志願軍的看家本領——分割包圍戰術,他采用

戰線收縮,共同前進

的戰法。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跟随美軍的反功,韓軍也開始了長驅直入的進攻

在降低進攻速度後,采取穩紮穩打、互相支援、保持戰線連續不給志願軍任何穿插的機會。

同時,利用“磁性戰術”狠狠地纏住志願軍,

讓志願軍面臨打不了撤不走的尴尬局面

等到志願軍彈藥消耗殆盡,攻勢減弱,再配合優勢火力與坦克發動反擊,不給志願軍任何喘息之機,與志願軍展開消耗戰。

在戰鬥中,聯合國軍白天利用遠端火炮與志願軍作戰,臨近夜晚就坐上卡車脫離接觸。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乘坐卡車後撤的美軍

聯合國軍的突然進攻,完全出乎了彭德懷總司令的預料

志願軍此時一線兵力隻有不到二十一萬,聯合國軍則有二十三萬。

人數方面弱于敵軍,裝備更是劣于敵人,

後勤更是被敵人所牽制

。局勢對志願軍來說已經是十分危急。

一月二十七日,彭德懷總司令下令部隊停止休整準備作戰。

此時的彭德懷總司令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如果志願軍不派主力出擊,那麼根本擋不住敵人的這次反攻。

但如果派主力出擊,就會破壞整體的休整計劃,原定的春季攻勢也會受到影響。

而且,部隊目前準備不足,如果志願軍主力受阻,那麼整個北韓戰場就會陷入被動局面。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彭總和金日成在北韓戰場上

于是彭德懷總司令對中央發報,

請求将部隊後撤三十公裡,并且擁護限期停戰

中央拒絕了彭德懷總司令的建議,中央認為現在如果選擇停戰那麼中朝兩國将會受制于敵人。

現在應該立刻準備四次戰役,将戰線繼續向北延伸。

随後部隊再進行休整,兩個月以後準備第五次戰役,為和平談判奠定基礎。

此時,彭德懷總司令已經徹底了解了中央的思路,于是全面準備第四次戰役。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在前線指揮作戰的志願軍進階将領

針對聯合國軍西主東輔的進攻陣型,彭德懷總司令制定了

西阻擊東伏擊的戰略。

西線派遣志願軍兩個軍和人民軍一個軍在漢城和漢江南岸一帶阻擋敵人主力。

東線則将敵人放進來,在其薄弱部位發動突襲,然後分割殲滅。進而威脅西線敵人的進攻,迫使其停止戰鬥。

這樣的部署,雖然已經是當時志願軍最好的選擇,

但執行起來仍然十分艱難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戰鬥在前線的志願軍官兵經常是一把炒面一把雪

西線要以三個軍抵擋美軍精銳

,一旦抵擋不住,聯合國軍将會獲得戰争的主動權。

東線情況也不容樂觀,志願軍距離伏擊地點十分遠,這就意味着還沒休整過來的志願軍又要進行長距離行軍。

志願軍五十軍接到了負責防守

漢江的南岸陣地

,這支部隊在抗美援朝的三次戰鬥中都表現得十分出色。

尤其是在第三次戰役,更是将英軍引以為傲的皇家坦克營全部殲滅,随後又參加了進攻漢城的戰役,

是志願軍南部最遠的部隊之一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第50軍戰士在修理山陣地上打擊敵人

五十軍背面就是漢江,防禦的範圍有幾十公裡,處境十分的被動。

帽落山、修理山、白雲山正是防守的重點

帽落山位于漢江以南,依靠着直通漢城的公路與鐵路,是一處關鍵的戰略要點。

堅守在帽落山的部隊是五十軍443團,自戰鬥開始,美25師就向帽落山發起了多次猛烈的進攻。

八連在所防守的高地下打退敵人六次進攻,

彈藥全部打光了

,就用鏟子打,用石頭砸

最後全連包括後勤人員在内僅剩八人

,陣地最終陷落。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第50軍戰士堅守白雲山

七連在陣地前以白刃戰的方式與敵人來回拉鋸

八次

機槍手田文富為了隐蔽自己,把自己的随身衣物放在另一側吸引火力。

在周圍隊友都犧牲的情況下,孤身一人打退了美軍多次沖鋒,殺敵五十多名。

戰後,

田文富的軍大衣被發現

上面共有五十三處彈孔

,這件大衣現在存放在博物館中,田文富則被評為

“英勇機槍射手”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在使用重機槍堅守陣地

二月三日,443團成功打退了敵人多次的進攻,成功堅守了八天,擊斃擊傷敵人一千五百多人。

就在帽落山激戰時,

修理山的志願軍面臨的情況也十分嚴峻

駐守在這裡的是五十軍444團,一月二十七日,美二十七師向修理山發動進攻。

鋪天蓋地的炮火襲擊超出了志願軍陣地的承受範圍

,美軍僅僅一個營就有二十多輛坦克和數輛防空車以及十幾門火炮。

僅僅炮轟一個小時

就将志願軍所有地表工事全部摧毀,陣地上如同火山爆炸一樣,一片火海。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美軍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向北韓投擲炸彈,炸彈如同下雨

八連、二連防守的250高地多次被美軍奪下但最終又被奪回來,八連也犧牲了一半以上,

二連的情況更為糟糕,隻有十幾名戰士幸存

在敵人馬上奪得陣地時,年僅二十五歲的王英拿起炸藥包就與敵人同歸于盡,而

王英後來也成為了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的

原型之一

在被多處進攻,補給和彈藥快要用完的情況下,444團最終以極為慘重的代價守住了陣地,

殺敵一千八百多人

,成功阻擋了敵人北進的步伐。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英雄兒女》中的志願軍戰士王成

這期間,駐守白雲山的五十軍447團同樣遭受到了人數超過十倍敵人的進攻。

在敵軍瘋狂轟炸中,使得陣地旁的樹木全部炸倒,而工事也已經被炸得七零八落。

放眼望去陣地上隻剩下大大小小的彈坑

,志願軍戰士頂着炮火一次次的端起槍發起反沖鋒,白雲山就這樣依舊屹立在敵人眼前。

白雲山阻擊戰,447團堅守十一晝夜,擊斃敵人一千四百多人,被授予“白雲山團”榮譽稱号。

至此,五十軍已經艱苦阻擋敵軍十晝夜,此時

漢江的局部河段已經開始解凍,南岸能夠防禦的地方也在不斷縮小。

為了避免被敵人包圍,五十軍奉命撤至北岸進行防禦。

此時的南岸,隻有三十八軍在堅守陣地。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第38軍官兵以“人在陣地戰,誓與陣地共存亡”的堅強決心堅守在漢江的南岸

聯合國軍經過前幾天的進攻,決定将戰術變成了穩紮穩打,齊頭并進。力圖切斷志願軍各陣地之間的聯系。

志願軍防守的陣地随時都爆發着慘烈的戰鬥,駐守泰華山主陣地前沿的三十八軍336團5連,

以幾乎全體陣亡的代價打退了敵人十三次的進攻

成功堅守陣地三天,殲敵五百多人,被評為集體一等功

334團九連九班戰士潘天岩,在周圍戰友都犧牲以後,将手榴彈全都連在一起,孤身一人打退了敵人三十多個人的沖鋒,

這才是真正的孤膽英雄

在戰鬥期間,美軍還準備以牙還牙,想要利用夜戰對志願軍發動突襲。想要在晚上組織一支特遣隊,進攻三十八軍的側翼。

可惜,美軍的做法實在是班門弄斧,志願軍發現後很快就将敵人擊潰。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第66軍戰士在漢江南岸五音山高地阻擊敵人

自從五十軍在北岸進行防禦後,聯合國軍的工事就變得越來越猛烈。

往往志願軍趁着夜色抓緊搶修的工事,在天亮之後美軍利用火炮一個小時就摧毀完畢。

三十八軍342團一營的陣地上,營長曹玉海指揮一營打退了敵人在坦克飛機以及大炮攻擊下五次進攻。

而這位剛剛結婚沒多久的營長卻倒在了陣地前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某部戰士穆新和兩次負傷不下火線

該營的指導員方星海更是左手抱起炮彈,右手拿起對講機說道:

“我向黨保證,全營一定血戰到底!”

随後扔下對講機,沖向敵人與敵人同歸于盡。

一營一共打退了敵人七次進攻,

全營僅剩下兩名戰士

。一營用他們的血性和精神震撼了戰場上每一個敵人,

面對他們的對手

現在已經後悔來到北韓半島

他們後悔

遇到了這樣一個可怕的對手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一名聯合國軍士兵,戰鬥結束後,冰冷,絕望,恐懼,對和平的渴望,寫在他的臉上

就在西線志願軍拼死抵抗的時候,東線志願軍也基本到達了自己的戰位。

聯合國軍很快占領了砥平裡一帶

,逐漸在整個隊伍中突出出來。

見到聯合國軍暴露出弱點,彭德懷總司令立馬準備要将東線的聯合國軍好好“收拾一下”。

首個收拾目标放在了

橫城附近的韓軍

,“可憐”的韓軍再一次成為了美軍的

替罪羔羊

于是指令志願軍兩個軍切斷南韓師的後路,然後三十九軍負責牽制砥平裡的敵人,随後志願軍派遣一個軍向南韓師發動進攻。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南韓的第一步兵師炮兵正在操作105毫米榴彈

2月21日,戰鬥正式打響,志願軍依舊使用了熟練度爆表的迂回穿插分割包圍的戰術,

而且在這一戰術上進行了

改進

從以前的小股穿插變為了團級規模的穿插,這一改進使得志願軍很快突破了南韓師的防線。

最後經過三十多小時的激戰,志願軍共殲敵一萬兩千多人,使得聯合國軍撤退二十多公裡。

打走南韓師,

下一個首要目标就是

砥平裡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某部在橫城以北地區修築工事

砥平裡在戰略位置上極為重要,他處于美軍防線的突出部分,而且又恰巧在志願軍防線的中心位置。

一旦志願軍發起反攻,那砥平裡機會像釘子一樣,狠狠地紮進志願軍的側後防線。

而志願軍如果攻下砥平裡,

那将會極大撼動聯合國軍的防線

李奇微自然深知此地的重要性,是以他并沒有安排人數衆多

戰鬥堪憂

的南韓軍隊。

而是讓

美軍加強團

法國營

共計六千人在砥平裡駐守。

而且還指令美軍一個團前往砥平裡,而面對精銳鎮守的砥平裡,

志願軍的情報卻出現了漏洞,這将是砥平裡失敗的緻命原因之一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某部指戰員在陣地前沿視察敵情、地形

根據當時志願軍掌握的情報是這樣的:

原來防守砥平裡的敵軍已經逃走了許多,而且僅剩的敵人也依靠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事防守。

志願軍指揮部一聽,那砥平裡就像是到嘴的肥肉,必須要過去“一口拿下”。

從情報的錯誤就已經給志願軍的失敗埋下了伏筆,因為得知砥平裡兵力不多,是以志願軍并沒有投入過多的兵力。

而是從志願軍三個軍中抽調了八個團整合成一個師

,交給119師師長徐國夫指揮。這裡也是前文提到的進攻砥平裡的志願軍部隊是從各部隊抽調的。

這就讓徐國夫一籌莫展

,先不說對這些部隊不熟悉,而且這些部隊來自于各個軍,統一排程都成為問題。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某部翻山越嶺執行阻擊向橫城進援的‘’聯合國軍‘’

同時炮兵團在趕來途中又被美軍飛機空襲

,根本無法在戰鬥中使用。

而且為了讓砥平裡的戰鬥快速結束,志願軍在沒有炮火支援的情況下,隻能采用步兵沖鋒的方法進攻。

最為緻命的是

,負責攻擊的幾個團因為中途被敵軍阻擊的原因,導緻在戰鬥開始時,仍然沒到達戰場。

整個砥平裡淪落到了來的先打,沒來的一會再打的尴尬局面。

2月13日夜晚,志願軍在夜色的掩護下對砥平裡發動進攻,可是敵人的火力并沒有志願軍預想的那樣弱,而且要比以往的火力還要密集。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砥平裡戰鬥中的美軍炮兵

經過整整一晚的厮殺,

徐國夫指揮的兩個團付出了重大犧牲後仍然沒占領一塊砥平裡陣地。

另外343、376團雖然進展比較順利,

甚至認為自己已經占領砥平裡

,可是拿出地圖核對才發現才

僅僅是攻占了砥平裡前沿防線

随着太陽的升起,志願軍隻好由攻擊轉變為防守,而343團三營防守的陣地需要面對五路敵人的進攻,

空中美軍飛機更是入朝以來第一次見到過最多的

在步兵和飛機的狂轟濫炸之下,志願軍的建制被打亂,陣地也已經被炸的基本成為平地。可

是就是在這種艱難的條件下,

343團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美軍戰鬥機群

359團的團部的電話線被炮彈炸斷,無法與前線取得聯系。

為了連接配接電話線,七名戰士在明知九死一生的情況下,毅然請纓出戰,最後全部犧牲!

到了14日晚上,美軍的攻擊勢頭逐漸變緩,而負責進攻砥平裡的部隊也全部到達前線,已經對砥平裡實施三面包圍留缺口的戰法。

為什麼不采用四面包圍呢?

因為一旦四面包圍,包圍圈内的敵軍就會認為自己後路一斷,唯有拼死抵抗。

可如果留開一個口子,那麼敵人就會因為還有生路,便不會拼死抵抗,一旦打不過就會從生路撤退。

原本這套戰法在北韓戰場前幾次戰役中十分奏效,

可是這次防守砥平裡的美軍,在遭到包圍以後并沒有選擇撤退

反而收縮兵力以砥平裡為中心點,在四周構築環形防禦陣地準備堅守砥平裡。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堅守陣地的美軍士兵

這也是李奇微

美軍的架勢注定這是一場慘絕人寰的戰鬥,夜晚志願軍再一次發動進攻,美軍此時好像早有防備一樣,依托着環形工事對敵人展開反擊。

坦克火炮在發現志願軍進攻後立馬開火,而且天空中不斷升起美軍發射的照明彈。

志願軍戰士們

每人都拿着一個綁在木棍上的炸藥包

來炸美軍零散的散兵坑

最前方的志願軍更是拿着爆破筒,頂着敵人兇猛的火力,将阻擋志願軍的路障全部炸掉。

在所有進攻隊伍中,

進攻最為悲壯的就是突擊連

,他們要在敵人的眼皮底下,将鐵絲網和地雷帶清除出一條進攻的路來,而這條路注定要布滿鮮血。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志願軍向美軍陣地發起沖擊

許多突擊連戰士為了盡快地将道路清除出來,

許多戰士都倒在了地雷帶中的鐵絲網旁

在突擊連清除出來以後,後方進攻的戰士們踏着這條用鮮血染成的路繼續進攻,

不少戰士在戰鬥中多次被戰友的屍體絆倒

在這場戰鬥中随時随地就會有戰士為了能讓部隊繼續進攻,而舍身堵槍眼或者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

就在這不利的情況下,志願軍為了戰役的勝利仍然勇敢沖鋒,前方戰士倒下了,後方戰士接着不上,攻勢一波接一波的打向防線。

此刻志願軍戰士們的心中并沒有個人的安危,隻有崇高的信念!這一刻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人!是無論何時都不應該忘記的人!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美軍坦克在不停的開炮

在戰鬥中,美軍一個連的陣地馬上就要失守了,負責指揮的美軍團長也深受重傷,可就在這最關鍵的時刻,

天亮了

志願軍隻能又轉攻為守,防禦着浩浩蕩蕩前來增援的美軍部隊。

此時戰場上,

志願軍已經與聯合國軍人數相當

,在裝備懸殊的情況下,人數相當如同敵衆我寡。

況且志願軍來自各個部隊,指揮起來十分混亂而且武器要遠遠劣于美軍。

如果再打下去不要說原定十六日拿下砥平裡的戰鬥目标無法實作,而且部隊現在已經有被美軍包圍的風險。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夜晚匍匐前進的志願軍戰戰士

2月25日,志願軍指揮部決定停止對砥平裡的進攻,在當天下午志願軍退出砥平裡戰場。

這場戰鬥志願軍受到了慘痛的損失,

僅僅四十軍派出的三個團就犧牲了将近兩千人

這場戰鬥也讓美軍真正認識到了志願軍的進攻特點,也發現了美軍自身上的弱點。

例如在之前美軍的傳統觀裡面,一旦被敵軍包圍,

那麼首先要考慮的事情就是突圍與

撤退。

因為他們認為如果一支部隊在包圍圈内死守,那麼将會加速這支部隊的滅亡。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被包圍的美軍芬頓上尉在得知他的部隊已經彈盡援絕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了絕望。

而砥平裡一戰讓美軍發現其實志願軍并沒有太強的陣地攻堅能力,在以後的戰鬥中,每次美軍被包圍都會選擇利用自身強大的火力進行死守。

而志願軍在這次戰鬥中也認識到要改變進攻思路,

從原來的以美軍一兩個師為殲滅目标轉變為類似于遊擊戰的殲滅營、連級目标。

筆者在逛論壇查資料時,看到一位網友這樣評價

"四次戰役要是不打就好了"

,四次戰役其實并不是我們想打。

而是聯合國軍方面已經打了出來,四次戰役中暴露了我軍大量問題,為五次戰役以及鐵原阻擊戰提供了寶貴經驗.

其一,四次戰役打消了大部分官兵的"速勝",輕敵心理;

其二,進一步突出了我軍後勤問題;

其三,暴露了我軍對多層堅固陣地攻堅能力的缺乏;

其四,讓軍隊意識到了在陣地戰中進行大規模殲敵(尤其是美軍)的難度過大,使得其後的進攻目标發生了變化。

砥平裡失敗的真正原因,為何在于李奇微?彭總:他讓我吃了大虧

圖丨匍匐前進的志願軍戰士

從漢江南岸的防禦戰到砥平裡戰鬥的詳細經過講完後,筆者總結一下導緻砥平裡戰鬥失敗的真實原因:

首先就是李奇微的“霹靂作戰”使得我軍匆忙地投入戰鬥,而導緻的戰前準備不足。前幾次戰役導緻我軍減員嚴重,而又因為李奇微的“霹靂作戰”導緻無法得到補充的情況下再次投入戰鬥。導緻從各部抽調軍隊,沒有過多投入兵力。

歸結失敗的原因:李奇微的霹靂作戰而導緻後續失敗原因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其次自然是李奇微的戰術使得美軍在被包圍的時候并沒有選擇撤退和投降,也是砥平裡失敗重要原因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