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家百姓健身房更新2.0版!家門口的健康驿站你去了麼?

作者:上觀新聞

2021年中國健身行業報告顯示,疫情暴發後,全民健身熱情高漲:2020年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數達到4.35億,比2019年增加了2700萬。

滿足健身需求,要有場地的配合。家門口有塊健身的地方,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願望。老西門街道的15分鐘社群生活圈中,就有這樣一個老少鹹宜的百姓健身房2.0,又稱健身驿站。

愛與小姐妹一起來

記者與劉女士第一次見面是在健身驿站樓内的電梯裡。她穿着緊身運動服,留着棕色的精幹短發,精氣神十足。我很難通過外表猜測到她已到花甲年齡。

健身驿站門口設定了閘機,辦卡者通過微信掃一掃就能進門。劉女士進入後便與健身房經理閑談起來,一看就知道她是常客。談到為何來此,劉女士告訴記者:“有些人喜歡和小姐妹逛商場,我喜歡運動,更喜歡約小姐妹一起來健身。原來我每天早上去南浦大橋晨練,但是室外運動受到天氣制約,是以就選中了健身房。”劉女士認為,這裡與外面的健身房不一樣,教練看到健身者使用器材的姿勢不正确就會上前指導;最主要的是健身房離她家很近,隻需步行4分鐘,這是她選擇健身驿站的原因。

接近中午12點,白領午休時間,健身房的人越來越多。章女士剛換好運動服,頭發高高紮起,步履輕快。這間健身房就在章女士辦公室樓下,友善程度不言而喻。章女士正是利用午休時間抽空來健身。她說:“運動貴在堅持,而一個就近的健身房有助于我堅持。”她表示自己對健身房的要求不是很高,這個健身房完全可以滿足她的需求。章女士對健身教練十分信任:“目前我在做一些有助身體機能的運動,等狀态恢複以後會跟教練一起聊一聊,定制一個較長期的計劃。

這家百姓健身房更新2.0版!家門口的健康驿站你去了麼?

從地下室搬上商務樓

健身驿站開業以來,共注冊了近100位顧客,其中大部分人是原先百姓健身房的老顧客。原先的百姓健身房設在老西門街道辦事處的地下室,空氣品質欠佳。加上街道緻力于提升健身驿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準,這裡便更新為2.0版。從地理位置上,健身驿站搬至蓬萊商務樓6樓,視野較開闊,空氣品質也提升不少;在器材方面,添置了數字化和智能化的器材;在運動空間上,更新後新增了長者運動區、少年兒童活動區和體操房,還配備了淋浴房。

更新後的健身驿站運用“網際網路+健康”的理念,為每位辦理會員的顧客都設立一份健康檔案。檔案内的名額是顧客完成靜态和動态測試後得出的,靜态測試包括測量體脂、手臂圍度、身高等資料;而1分鐘可以做幾個俯卧撐則是動态測試。每個人的健康檔案将在2-3個月更新一次。健身驿站管理者說,所有測試是顧客自願進行的,因為有些人認為資料比較隐私,是以不會強求每位顧客一定要測。此外,每個會員賬号還可以用在健身器材上。部分健身器材是聯網的,如跑步機、功率自行車和橢圓機。這意味着會員掃描器材上的二維碼後,可以看到自己使用器材的所有健身記錄。聯網器材的另一妙用,是使用者可以與别的省市的健身愛好者一起進行虛拟競賽,比如記者在跑步機器材的顯示屏上看到:正在運動的王先生與外省同樣使用器材跑步的李先生圍着故宮賽跑。在驿站門口的顯示屏上,也會實時顯示每位會員的健身時間。

成為這裡的會員并不難,據管理人員介紹,隻需要辦理年卡即可。年卡有兩種收費方式,根據時間段來決定。工作日的早上9點到下午5點為公益時間段,辦理公益時間的年卡每人需要500元,而其他全時間段的年卡為800元。

除此之外,長者運動區和少年兒童運動區考慮到特殊的運動群體,定制了獨特的運動空間。在長者運動區内,記者看到健身器械為輕運動型,如醫療康複級别的無障礙器械、下卧式健身車、氣動大師、無障礙垂直率動機等等。這些輕運動器材可以幫助年長者促進下肢血液流通,增強肌肉力量;而少年兒童運動區面向8-16歲的青少年,針對中國小體測開設一些專業課程,幫助他們增強爆發力。新開設的體操房也安排了一些課程,類似帕梅拉、女團舞蹈、健身操,等等。

據健身驿站管理者介紹,目前黃浦區大大小小有近180多個百姓健身房,這次老西門街道更新後的百姓健身房2.0是區裡第一家數字化、智能化健身房試點。在老西門街道和黃浦區體育局的支援下,健身驿站得到了一個環境更好的場地,這也展現出街道努力打造15分鐘體育生活圈的決心。

這家健身驿站2021年8月13日正式開放,至今營運5個月,管理人員說,希望在留住老顧客的同時,吸收更多健身愛好者加入。運動健身是民生中重要的一環,關乎大衆的健康,在“15分鐘社群生活圈”規劃中,“宜養”應該是适宜養生,為老百姓全時健康的狀态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健身驿站新增的長者運動區無疑是對老年人“老有所養”的一種诠釋。

記者 /袁文馨

編輯 / 孫超慧

圖檔 /受訪者提供

繼續閱讀